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经典文言文赏析 | 人情厚薄

时间:2022-12-14 06:22:4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原文

以前的唐子在五指南游览,关宁生关,年纪都很弱,像上亲兄弟一样。

夜不相舍而卧,饥相与燀⑤灶为羹。登舟送唐子,既垂涕⑥去矣,复循涯而追及于湖滨,相望不见而后反。

又十年而遇之,礼貌有加,情则疏焉。又十年而假宿于故馆,有客右坐,唐子左坐。劝食必于右,劝酒必于右,笑语必于右,晨兴⑦则为辞而避去。

于是唐子追念⑧之而叹曰:“孺子⑨之智不如丈夫⑩。斯人也,岂为孺子则厚而为丈夫则薄哉?孺子未入于世而近于天者也,丈夫溺于世而远于天者也。”

注释

  1. 唐子:作者自称。
  2. 馆:住宿,作动词。
  3. 宁生:人名,作者少时的好友。
  4. 相:彼此,互相。
  5. 燀(chǎn):烧。
  6. 垂涕:哭泣流泪。涕,眼泪。
  7. 晨兴:早起。
  8. 追念:回忆,回想。
  9. 孺子:幼儿,儿童。
  10. 丈夫:指成年男子。

译文

从前我在吴地的南部游历,住宿在宁生的家里,我们的年龄都不大,像兄弟一样亲密。晚上彼此舍不得分开就睡在同一张床上,肚子饿了就一起在灶下烧火做羹。我走的时候,他登上船来送我,已经哭泣着离开了,又沿着水边一直追赶到湖滨,直到互相看不见了才回去。

十年之后我再次见到他,多了些礼数,但感情却疏远了。又过了十年,我再次住在宁生的家里,有客人在场,客人坐在右边,我坐在左边。宁生劝大家吃东西总是从右边开始,劝别人喝酒也总是从右边开始,与别人说话谈笑总是面朝右边。早晨起来,我向宁生告辞就离去了。

当我回忆起这件事就叹息道:“小孩子的智慧不如成年人。宁生这个人,难道是小的时候感情深厚,长大以后就感情浅薄了吗?这是因为小孩子没有踏入社会,所以性情接近于自然本性,成人则深陷世俗之中,所以性情就离自然本性远了。”

人物介绍

唐甄,字铸万,号圃亭,原名大陶,今四川省达州市人。

唐甄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但他的生平事迹记载的并不多。

本文摘自《潜书》,是唐甄呕心沥血三十年才写成的代表作。这本书原名为《衡书》,意思是志在权衡天下。后来因为个人命运不济,就改名为《潜书》,表示“潜存待用”。

梁启超曾将《潜书》视为中国历代圣人思想的一个总结,认为它凝聚着东方哲人智慧的精华,是“醒人之良药,逆耳之忠言”。

出处

清·唐甄《潜书》

启发与借鉴

这篇文章读后令人感触颇深,仿佛文中的唐子、宁生就在你、我身边,甚至就是自己。

文中的宁生从小到大,对唐子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

最初宁生和唐子“相亲如弟兄”;十年之后,宁生对唐子“礼貌有加,情则疏焉”;再过十年,宁生对唐子愈加冷漠,形同陌路。唐子原本想与宁生重温幼时的情谊,但是宁生变了,变得让唐子感到陌生。唐子最终明白,随着时日的久远并且得不到利益的滋养,二人的关系只能越来越疏远,永远无法回到从前。

作者以清晰简洁的笔墨,形象地展示了这种变化的过程,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总是令人难忘,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纯朴、美好。然而童年终究会过去,人总是要长大,步入社会。一旦进入到成人的世界,那种不受世俗困扰,超脱利益关系的纯粹友情,似乎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多么的无奈啊!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