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与好问 主题语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清]刘开《孟涂诗文集·问说》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怏;人有怏,则法度坏。
《荀子》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吕氏春秋·劝学》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不但学生应该尊师重教,整个社会都应该尊师重教。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就学习方面说,尊师是学生的美德,但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郑敏之《谈尊师》
政府能够而且应当保护所有的教师不受任何经济压迫,这种经济压迫会影响他们的思考。
[美国]爱因斯坦《民主和学术自由》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美国]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提高教师的威信,应当用教育全体居民的办法,使他们对教师表示极端尊敬,在教师周围造成一种普遍尊敬的气氛。
[苏联]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仲虺之诰》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京氏易传·乾》
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
[汉]刘向《说苑》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汉]扬雄《法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论衡》
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汉]王符《潜夫论》
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宋]张载《经学理窟》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遇事不妨详问广问,但不可有偏主心。
[明]吕坤《呻吟语》
问以审之,学以证之,思以反求之。
[清]王夫之《薑斋文集·知性论》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
[清]郑燮《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清]刘开《孟涂诗文集·问说》
士而欲仕天下之重,必自其勤访问始。
[清]魏源《勤访问》
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
[清]唐彪《父师善诱法》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谢觉哉《不惑集》
惊异生疑问,疑问生探求,原是普通的求知底历程。
陈望道《美意识概说》
小疑必问,大事必闻,才算学生。
陶行知《对晓庄学生到各地办学的赠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
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方法。
向警予《老一辈革命家书信选》
在读书时代解决疑问符号的方法不是别的,也就是“问”。问教师,问工具书,问参考书,问图书馆。
谢六逸《与青年谈读书问题》
凡是你不知道的事,都应向人请教。虽然这会有失身份,学问却会日渐加深。
[波斯]萨迪《蔷薇园》
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任何寻求都有从它所寻求的东西方面而来的事先引导。
[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