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父母之爱的名言散文】关于“爱子”(散文)

时间:2023-06-09 作者:佚名

同学群里,有人发了一个抖音视频。

疫情蔓延,闲居无事。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用尽全力,希图把一个中年男子推出家门。旁边他的老伴声泪俱下地喊着:你走吧,没有你,我们还会过得好一些。中年男子反驳:你们就是嫌我不去赚钱,就是把我看成赚钱的工具······

哦,他们是父母和儿子。这位儿子的话让我心里一紧。我们常说,家是孩子憩息的港湾。世界上,父母养儿女自古皆然。儿子暂时没工作,没赚钱,父母就这么势利么?

我想起了几千年前苏秦的感慨: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据《战国策》记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他“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回到家,家人的态度却让他大为受伤,“妻不下紝,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后来苏秦发奋,悬梁刺股苦读精思,拜取了六国相印。一次路过家乡,“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前后对比,让苏秦发出了“贫穷则父母不子”的嗟叹。后世也有很多人慨叹人情冷暖时借用苏秦这句话。只是,这里的“贫穷”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穷,是指困厄、走投无路。

我们试想,苏秦趿着草鞋,挑着书囊,面容憔悴地回至家中,父母看到儿子眼里的一抹愧色,心疼儿子在外奔波的疲累和不易,苏秦会有后来的巨大成功吗?苏秦的父母不见得是在用激将法,但反观苏秦一生的经历,苏家人的态度,却的确成为他成功的助推器。

没有一个孩子能一夜长大的。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颗爱子之心,只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严苛比溺爱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那么,视频中这对父母为什么要把儿子赶出家门呢?

再仔细看视频,才知事情的原委。37岁的儿子,硕博连读,已经从学校出来八年了,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看书玩手机,靠农民父母种地赚点钱过日子。

唉!该怎么说才好呢?37岁的博士生,本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栋梁,如今却成了一条推不出去的癞皮狗。我开始同情这对父母了。

我们想想,这对农民夫妇受了多少累,吃了多少苦才培养出这么一个博士来的。不说小时候一口饭一口汤的悉心照料,单就上学,花了他们多少心血!据非官方统计,在我国培养一个博士总计要花费100万,这还不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的资源和时间成本以及物价等因素。

他们当初一心供他上学时,总以为孩子练出一身硬本事足以扛起这一生,哪里会想到,自己含辛茹苦会养出一个废物!

假如说他们当初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让他们现在自食其果,那么,他们今天决绝的态度却应该得到肯定。

如若他们继续容留这个孩子寄生,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儿子。

《战国策》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其子赵孝成王继位,年幼,由赵太后摄政。当时,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触龙给赵太后分析了爱子的正确做法。与其“尊长安君之位”“封之以膏腴之地”,倒不如让他趁到齐国作人质的机会“令有功于国”,就算将来太后百年后,长安君也可以“自托于赵”了。

触龙说服了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成了一句千古名言。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父母都过分关注了孩子的学业,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教育、性格养成和品德塑造。觉得只要孩子把学习搞好,其他一切不用操心。这种做法,窒息了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后,既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和人生,同时又变得很脆弱,一遇到挫折往往就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又逃回父母身边求保护,求圈养。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请相信, “贫穷”时“父母不子”,并不是父母狠心,势利,就像老鹰将自己的孩子推下悬崖一样,父母是想让孩子自己面对困境,学会独立撑起一片天!

作者简介:雨虹原名于晓红,从事教育工作。喜欢阅读和写作。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或获奖。有多篇散文、诗歌、小说及文学短评见诸报刊。作品集中发于“秋心自在坊”“江山文学”“银河阅读”“陕西秦金”等网站。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1061073.html

  •  相关专题: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