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给弟弟写的家书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因为花若是全部开放,必然就开始走向凋谢;月若是全部圆满,必然就开始步入残缺。
一个人过于追求完美而不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失去更多的可能性。
而学会接受不完美,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拥有更广阔的宽度,才是高情商的表现。
学会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才能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01)、宋朝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一诗中写过这样一句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借雪梅之间的争春,向我们读者阐释了一个真理,人不是要一味地追求自我的绝对完美而不可比拟,要正视这种不完美,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传说中有一个青年路远迢迢的来到一名大师的住所,只为将自己修炼成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他虔诚地跪在大师的门下,对大师说,“听闻大师是有名的圣人,故鄙人不远万里来寻求修炼之法,欲做一名完人,望大师指点迷津。”
大师没有说话,只是将该名青年带到一片苹果林中去,对青年说,“你先去林中为我摘下一颗最完美的苹果。记住,不能回头,直到你走出这片苹果林为止,我就告诉你修炼之法。”
02)、青年人兴高采烈的走进苹果林中,他看到很多又大又圆的苹果,但是他一心想着一定要找到那个最完美的苹果,于是他从天亮走到天黑,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也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那颗完美的苹果。
他既生气又沮丧,最后垂头丧气地来到大师的面前,大师面带微笑地问他“找到了吗?”
青年人摇摇头说,“对不起,大师,我找遍了整片苹果林都没有找到那个最完美的。”
大师意味深长的说:“其实,世界上本没有最完美的苹果,于万事万物而言,缺憾才是它们最原本的样子,我们要说服的是自己的心。学会接受不完美,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其实,苹果林中有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青年人抱着一颗一定会遇到更完美的心来寻觅更好的,所以目之所及皆是不完美,最后不得不失败而归。
高情商的人更加懂得与自己握手言和
身边很多的朋友总是在抱怨,为什么自己就遇到不到那个专属于自己的理想型,完美爱人呢?
于是,蹉跎时光,苦苦寻觅,最终错过了很多机会,回头看自己依然是孤身一人。
林子然谈到和自己老公的恋爱经历,她颇有感慨的说,二十四岁之前一直以为会和自己理想型结婚,可是发现真正符合自己的要求的男人始终没有遇到。
后来和闺蜜谈心的时候,她说:“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女人的结婚对象都和自己的理想型相差甚远,你要学会放下你所要求的完美,去和那个看似不完美的人相处。你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
林子然听了闺蜜的话以后,慢慢地放下了自己原本的想法,开始去接纳自己理想型之外的人,于是嫁给了现在的丈夫。
现在两个人生活得很幸福,她也意识到,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完美爱人,只有适合自己的伴侣。
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伴随着一些缺点,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才会慢慢的完善彼此,成为彼此眼中的最佳伴侣。
凡事不过分的苛求完美,懂得和自己握手言和才会真正过得幸福。
不完美的人生别有一番风景
有一天,一个老师带着同学们去野外露营,因为天文台显示夜间十二点的时候会有流星降临,为了迎接这一刻大家满心期待的等到了凌晨,但是流星并没有如期降临。
同学们都很沮丧的准备回去睡觉,老师说,虽然没有流星,但是今晚的月亮却是又大又圆,满天星空又别有一番风味,为什么不一起留下来看看这美丽的星空,大家一起聊聊天,说说故事呢?
生活中很多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来得多,一味地追求完美,只会让我们平添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学会换一种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你会发现完美就在它的另一面。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一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当你学会了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你也会遇到一个越来越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