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对于王安石的评价很低,甚至直接把他说成是奸臣小人,直到近现代梁启超先生专门为他写了一部传记,人们才开始重新发现了他的价值。其实我们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那都不能太过于单一,这样一定是会出现误判。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无论是才华,还是学识,那都是无出其右。尤其是他高尚的品格,那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始终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他变法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要改变当时的北宋,但是很多人不理解,最终使得原本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还是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早年间一路顺风顺水,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实现了人生理想,然后又是去到地方上任职。这一时期他一直关心国家大事,而且当时的宋神宗也是极为欣赏他的才学,于是破格提升,30岁的时候就开始去到京城致力于变法。变法是大事,这对于王安石来说自然是明白,所以他在变法之前就写过一首很感人的诗《登飞来峰》,在这首诗中,他以一种极为真诚的口吻告诉了世人许多大道理。
《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刚刚30岁,他从地方上卸任,经过杭州准备回临川老家,于是去登了飞来峰。这一时期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宋神宗由于很欣赏他的才华,再加上两个人理念一致,开始启用王安石,准备开始大刀阔斧改革。这首诗也是王安石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诗气势磅礴,写得很有韵味,读来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是经典。
尽管后来历史给王安石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宋神宗逝世后,后来的宋哲宗开始废除新法,又重新启用了司马光等人。而此时的王安石也是心灰意冷,一个人独自隐居在江宁,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虽然过往的岁月轰轰烈烈,但是临近晚年,王安石内心其实是有遗憾,原本想要通过变法改变北宋,但是无奈力量有限,最终还是成为了人生中的遗憾。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首诗,王安石写得生动有趣,仅仅是开篇的两句,那就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是写了登上山峰时的感受,早就听说了这飞来山上有一座千寻塔,站在这个地方可以听说鸡打鸣的声音,也可以看到最早的太阳。
最后两句就更真诚,同时也是充满了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要畏惧浮云会遮蔽你的眼睛,只是因为你站在最高层,所以你一定要有这样的担当。王安石在这里很明确地告诉了世人,一个人一定要有责任,你的位置越高,那么就越要有担当。这也正是此诗最为核心的一个地方,我们从这么两句诗中,其实也是能够学会很多的东西。
王安石在北宋文坛也是占据了一席之地,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词作,以及散文,那都是自成一派。所以他与当时的欧阳修、苏轼、曾巩等人,再加上唐诗的韩愈和柳宗元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那么这首《登飞来峰》气势磅礴,也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王安石开始要致力于变法,但是内心还是有些许的担忧,毕竟轰轰烈烈的变法不是一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