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文名言】聆听古人节俭之道,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时间:2023-06-04 作者:佚名

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

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非常时期,关键时刻

我们再次关注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前人是如何认识节约的?

古人有哪些节约的方法和经验?

古代也有大胃王和节约标兵吗?

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

中国人民大学

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

历史学院副教授丁超

跟大家聊聊

古人的节俭之道

城 市

文化范

何谓“节俭”?

“节约”,繁体字是“節約”

《说文解字》中说

“節,竹約也。”

清代的段玉裁解释说

“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

说白了,节就是约

两个字同意

与“节约”同意的词有

“节俭”“节敛”“节养”“节用”等

多见于先秦典籍

譬如,《荀子·天论》就提到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在司马迁《史记》里

也多次提到“节俭”

讲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另外,《后汉书》中的“节俭”“节约”

这两个词是混用的

日语书籍封面上的“节约”

而现代汉语中的“节约”

可能来自日语的

“節約(せつやく. Se tsu ya ku)”

《汉语外来词词典》

(刘正埮编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年)

就收录了“节约”这个词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多词

例如“电车”“电话”

“新闻记者”“舞台”等

都来自日语

这是很常见的语言现象

城 市

文化范

我们误会《悯农》了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恐怕是最脍炙人口的唐诗之一

“锄禾”( 《悯农》二首之一)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并不是高产诗人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但是李绅的诗

以“质”取胜

这一点比乾隆帝强多了

戴逸先生称乾隆帝是

“中国诗史上创作

最宏富的第一名多产诗人”

乾隆帝的御制诗集多达434卷

收诗41800首

只不过这些诗都没有流传开来

从这个角度看

李绅的《悯农》堪称

“一句顶一万句”

《悯农》这组诗有两首

这两首诗应该组合起来看

另一首是: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提出了一个

农夫“劳而不获”的社会问题

但没有给出答案

“锄禾”这首诗

一般被解读称农民种地辛苦

要节约粮食

实际上,这可能误读了这首诗

古代没有除草剂、化肥农药

只能靠人力除草

阴雨天,地表湿滑

土壤粘性高

不方便除草

而且杂草的存活率比较高

只有在大晴天

烈日当空

杂草才会被轻易除掉

而且会被晒干

不会重生

“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

都是农民辛苦劳动获得的

这恰恰是粮食的价值所在

苏轼在《赤壁赋》感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但是,这些不劳而获的东西

远不如“盘中餐”实在

城 市

文化范

论 “会过日子”,孔子也不如他

有史以来

节俭从来不是小问题

翻开中国思想史

中国哲学史之类的书籍就会发现

从孔子、墨子、荀子开始

历代先哲都关注节俭问题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

春秋末期的齐景公

曾向孔子问政

孔子说:“政在节财。”

齐景公当时听了很高兴

打算把尼谿的土地封给孔子

但是,受到晏婴的劝阻

没能实现

晏婴为什么反对呢?

说白了,在晏婴看来

孔子虽然口头上说“节财”

但实际上他“盛容饰”,好打扮

崇丧厚葬,好面子

所以不能采用儒者的治国之道

论节俭

孔子也提到过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但是,比起来晏婴

算是“小巫见大巫”

晏婴的为人处世有两大特点

第一就是“善谏”

擅长出谋划策

做国王的思想工作

第二就是“节俭”

晏婴堪称以“过日子”品德

名垂史册第一人

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

晏婴“以节俭力行重余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另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

齐景公嫌晏婴的房子靠近市场

低矮喧嚣,尘土飞扬

于是打算给他换大房子

搬到“豫章之圃”

据《晏子春秋》记载

晏婴拒绝换搭房子的

理由是这样的:

“君之先臣容焉,

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

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也就说是

靠近市场

买吃的方便

晏婴出使鲁国

齐景公指使人扩建晏婴的住宅

拆了左邻右舍

晏婴回国后

又恢复了旧宅

晏子说“吾生则近市,死岂易志”

死后葬在故宅

后人称为“清节里”

城 市

文化范

历史上有“大胃王”吗?

勤俭是一种美德

所以,历史上关于

节衣缩食的记载很多

对于饭量大的人的描述

似乎鲜见于正史

而战国时期赵国老将廉颇

则是不多见的大饭量正面人物

廉颇不受赵王重用

投奔到魏国大梁

今河南开封附近

后来,赵王想启用廉颇

于是派使者去考察

廉颇的身体状况

但是,廉颇的仇家却贿赂使者

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使者见廉颇的时候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

肉十斤,被甲上马,

以示尚可用”

可见,廉颇的饭量足够大

否则他也不必显摆

使者回国后

向赵王说: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

赵王于是认为廉颇已老,不再重用。

可以说,廉颇是见于正史记载的

第一个大饭量的正面形象

樊哙可算是见于《史记》记载的

另一个“大胃王”

樊哙是刘邦的老乡

职业是“屠狗”

在项羽摆下的鸿门宴中

樊哙是个成功的搅局者

项伯想借机刺杀刘邦

樊哙手持铁盾闯进营帐

项羽“赐之卮酒彘(zhì)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喝大酒,啃肘子

可见樊哙的饭量也不错

城 市

文化范

“抠门”宰相的待客之道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

《古今笑史》一书中

有“贫俭部”

专门记载节俭过日子的名人轶事

书中记载了唐朝一个宰相

郑余庆的“抠门”故事

“郑余庆极清俭,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众皆惊讶。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闲语移时,众腹已枵。余庆呼左右曰:‘分付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下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如果这个故事属实

那郑余庆也算是抠门到家了

不过,《新唐书》《旧唐书》等正史中

并没有记载郑余庆

请客吃葫芦的事

正史中的郑余庆

也以勤俭著称

郑余庆曾说:

“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俸禄所得不花在亲朋好友身上

只供老婆孩子挥霍

这种行为,我鄙视!

城 市

文化范

精打细算的苏东坡

宋代大文人苏轼

在节俭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苏轼曾经被贬官黄州

经历了“穷到骨”的苦日子

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苏轼

决心过“痛自节俭”日子

苏轼还把自己的苦日子称为

“惜福延年之道”

他说:“口体之欲,何穷之有?

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年之道。”

为了过日子

苏轼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

他制定了规矩

每天的花销不得超过

一百五十钱

每到月初

取四千五百钱

分为三十串

挂在屋梁上

每天用叉子取一串

然后把叉子藏起来

防止钱花完了再取

如果这一百五十钱没用完

城 市

文化范

要求孩子节俭,大人先以身作则

明代朱柏庐《治家格言》中

有一句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念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可以教给小孩子

还有一句比较麻烦的

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书信中

提到治家八字诀

具体说来就是:

其四字即上年所称

“书、蔬、鱼、猪”也

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

“早”者,起早也

“扫”者,扫屋也

“考”者,祖先祭祀

“宝”者,亲族邻里

自己动手种菜、养鱼、喂猪

当然是勤俭持家的做法

想让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

方法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要求孩子做到的

做父母的要首先做到

有一句俗话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做父母的不能以身作则

再好的道理

对孩子也没有说服力

城 市

文化范

节俭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

无论古今中外

在主流文化中

勤俭节约都是值得褒奖和肯定的

奢靡之风都会遭到批判

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

千万别玩虚的

《汉书·辛庆忌传》记载:

“庆忌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

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

一方面抠门

一方面奢侈

这是假“恭俭”

唐人李商隐《咏史》诗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道破了治国、治家的真谛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

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

比较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我们过去老是说

中国“地大物博”

但是考虑到巨大的人口基数

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大

节俭应是我们始终牢记的

别让提倡节俭成为一阵风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

人文北京(人文奥运)

研究中心 研究员

历史学院副教授 丁超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1053196.html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