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对欧洲乃至世界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生获奖无数,写下很多优秀经典作品,除了作家身份,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值得一提的是,黑塞还是西方作家中,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热忱并以行动去践行对中国的兴趣和热爱的一位作家。
1877年7月2日,144年前的今天,黑塞出生在德国,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外祖父是一位传教士,母亲生自印度,也是一位信徒,由此可见,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宗教气质和气氛的家庭,家庭对他的影响很深,形成他内心深处对古老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倾心,西方文化跟东方文化产生碰撞,使得黑塞童年时便与众不同。
他曾回忆过自己儿时的经历:“屋子里交错着许多世界的光芒。人们在这里祈祷读《圣经》,研究和学习印度哲学,还演奏许多优美的音乐。这里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 这样美的家庭是我喜欢的,但是我希望的世界更美,我的梦想也更多。现实是从来不充足的,魔术是必要的”,因此,当时的黑塞梦想自己是一位魔术师,虽然日后他没有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真正的魔术师,但作家的身份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作创作魔法世界的人,一定程度上,他儿时的梦想成真了。
黑塞七岁开始写诗,展露出非人的才华。略微不幸的是,他少年教育经历对他影响很深,黑塞少年时就读于制度森严、管理严苛的修道院,经院学校教育一度让他窒息,后来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他的几部代表作品,如《在轮下》、《德米安》、《回忆少年时》,都是以这几年的教育经历和求学经历为背景,描述少年的彷徨失措、纠结无助和痛苦不安。
这几本书,十分打动人,其中表达出的少年彷徨和愁绪,是十分让人动容的,也是每个人经历过的心境。被黑塞的文字折服,太多地方直抵内心,很多话语极具渗透力,仿佛有一股力量,让人心中时而滚烫、时而震惊。少年都有彷徨时,这话不假,但只有经历了少年的人,才更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德米安》中的很多话语,就像信条一样,也许很多人会在辛克莱身上找到自己,不一定与辛克莱是一模一样的人,但经历的是相似的。因为辛克莱的身上有印记,德米安找到了他。最初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看上去有点傻有点弱的小男孩,到最后竟越来越像德米安。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不管你遇没遇到你的德米安,或者你本身就是某人的德米安,这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探寻自我的道路上,努力着。这也许是黑塞想要告诉我们的。
另一部作品《在轮下》,更是将经院教育的残忍专制展露无遗,《在轮下》是一部控诉德国旧教育制度的作品,天之骄子男孩汉斯是“全村的骄傲”,他在严厉苛刻的教育方式和令人窒息的高压氛围下,一步步走向毁灭之路,最终男孩的生命终止在河水里。
黑塞14岁就进入神学院开始寄宿生活,“内部刮起的暴风”席卷而来,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冲突,一方面是身心俱疲的世俗生活,一方面是理想化的精神世界,想达成统一,真的很难。“抓紧学习,以免丢落在车轮下”,这句话真的耐人寻味。1946年黑塞获诺贝尔文奖,今天是黑塞诞辰144周年纪念日,一同欣赏黑塞的十句名言,纪念这位卓越的作家。
人的尊严之得以存在并起作用于实践,因为他能知其不了为而为之,而他的悲剧也存在于此,因为他将受到世道常情的反抗与阻挠。——赫尔曼·黑塞
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很孤独。——赫尔曼·黑塞
天才经常孤立地降生,有着孤独的命运。天才是不可能遗传的,天才经常有着自我摒弃的倾向。——赫尔曼·黑塞
伟大的艺术家在生活上都是不幸的。当艺术家饥饿的时候,打开他的袋子,袋子里始终是不能充饥的珍珠。——赫尔曼·黑塞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心远离生活,但可以塑造我们的心去超越偶然,从而不屈不挠地去凝视痛苦。——赫尔曼·黑塞
一个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大概必须有过类似的处境,受过类似的痛苦,或者有过类似的觉醒体验,而这却是非常罕见的。——赫尔曼·黑塞
真正厌恶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们对于金钱的欲望。——赫尔曼·黑塞
这个世界想要重新改变自己,弥漫了死亡的气息。因为所有东西的诞生,都要伴随着死亡。——赫尔曼·黑塞
在幸福中,我又时时被深沉的哀伤所萦绕,因为我很明白,这些不会持久。——赫尔曼·黑塞
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赫尔曼·黑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