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古人诗话,常常见到虚字、实字的说法。另外,虚字中还常常提到虚死字、虚活字。
那么什么是实字,什么是虚字呢?虚死字、虚活字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实字与虚字
古诗中的实字,就是名词。风花雪月,鸟兽鱼虫,等等景物是实字。还有一些非实物的名词,如情、声、色、阴等等也是实字。
例如杜甫《春日忆李白_》中的颈联,都是实字,没有虚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诗句由实字和虚字组成,除了实字以外,基本都是虚字。虚字包括动词、形容词,还有一些现代汉语中的虚词。虚词中比较重要的是虚活字和虚死字。
二、 虚活字
明朝谢榛《四溟诗话》说到:
诗中用【虚活字】,时有难易: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且工且易,愈苦愈难。此通塞不同故也。
纵尔冥搜,徒劳心思。当主乎可否之间,信口道出,必有奇字,偶然浑成,而无龃龉之患。譬人急买帽子入市,出其若干,一一试之,必有个恰好者。能用戴帽之法,则【诗眼】靡不工矣。
这里提到了一个词:诗眼。可知虚活字与诗眼相关。
我们知道作诗有炼字之说,元朝杨载《诗法家数》中提到炼字时举例说:
诗要炼字,字者,眼也。
1、如老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檐虚。”炼中间一字。
2、“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炼末后一字。
3、“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炼第二字。
非炼归入字,则是儿童诗。
这几个诗例中,其中炼的字是:过、动、隐、闻、入、归等。明显是动词。
这些,就是虚活字。
三、 虚死字
宋人范晞文 《对床夜语》中说虚活字不好选择,虚死字更不容易:
虚活字极难下,虚死字尤不易,盖虽是死字,欲使之活,此所以为难。老杜“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及“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人到於今诵之。予近读其《瞿塘两崖》诗云:“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犹”“忽”二字如浮云风,闪烁无定,谁能迹其妙处。他如“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地偏初衣裕,山拥更登危”,“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皆用力於一字。
这里举例的字如:犹、自、有、自、犹、忽、且、未、亦、更、遂、且等,即范晞文所说的虚死字。
可以看出,虚活字,大多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虚死字是其他有动词属性的字,除了上面举例的那些字,还有长、短、高、低、红、黄等等表示性状的形容词。
虚活字或者虚死字,都有动词属性。包括了动、形容、附(副)、介、叹等词。
三、实字活用为虚字
古诗中,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有使动之意,是虚死字。
当然也有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万里山川【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这里的唐,代表属于“唐拥有”的意思。晋,表示“成为晋所属”的意思。万里山河是大唐拥有的土地,千百年有多少魂魄成为晋的英雄。
唐、晋从实词(名词)转为虚词(动作词)。
明朝陆深 《燕闲录》中说:
“ 杜 诗‘风吹沧江【树】,雨洗石壁来’,自是以实字作虚字用。
这里的树是动词,表示树立起来,是实词转为虚活字。
结束语
诗词中的炼字,往往是炼虚活字和虚死字。 其特点就是在实字为多数的诗句中,放入一个或两个灵动的虚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品。
例如杜甫的名句:身轻一鸟过。这句诗两个字眼(虚字):轻、过。轻,形容词,虚死字;过,动词,虚活字。
@老街味道
今人作诗不必背诵平水韵,古代科举允许带韵书入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