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上榆(林新杰)
盛唐是一曲华丽唯美的歌,传唱千年而不衰退;盛唐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穿越万里而不褪色;盛唐更是一座无可企及的高峰,傲视天地而不孤独。从盛唐的画轴中,走出了浪漫豪放的李白,走出了沉郁顿挫的杜甫,走出了清刚劲健的王昌龄……在这么多的诗词大家之中,自然少不了开创山水田园诗派的一代大家,他就是被尊称为“诗佛”的王维。王维在诗书画乐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
纵观王维的一生,进则居庙堂之高,退则处江湖之远。可谓进退自如,虽也有贬谪,但一生还是比较幸运的。而尤为可贵的是,王维并没有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他秉承自己的操守,虽无陶渊明那般决然辞官归隐,但也在日益浑浊的官场上保有本心,于妥协中存有傲骨。著名的如在岐王宅里委婉写下一首诗献给宁王,从而解救了饼者之妻。那就是《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后来,尤其是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上台以后,王维更多地过起半官半隐的生活。也正是在这阶段,他在政治上日渐消沉,而更倾向于过隐居生活。这一时期,他在山水诗方面的创作日臻成熟,其诗更是渗透着佛理,在他的诗中,常见“静”“空”二字。比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脍炙人口,人人会背;此外还有“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涨少府》)等等名句流传天下。
可以说王维修禅学佛,是由来已久。王维从小接触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对佛教的“空”理颇有见解。他曾写过:“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契合《维摩诘经》所言“四大无主,身亦无我”的禅理。可以说王维是一个天才妙悟的艺术家,他往往把禅理融入诗词,将佛理融入诗心。他把禅理和审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盛唐古诗一个至高的意境,故获得“诗佛”之美称。
今天我们就去品味一首他过着半官半隐生活的时候写就的一首七律。在王维的诗中,七律数量不多,却最能代表盛唐。尤其是这首诗,把田园风光写出一种意境,一种高度。那就是《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便勾勒出一幅烟雨迷蒙的田园景观图。农家蒸藜炊黍的袅袅炊烟为何是缓缓上升?原来是连日的阴雨,让空气湿重,从而炊烟也受到影响。唯有细心的人才能观察如此入微,也唯有如王维般诗心者方能有此感悟。诗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氤氲的湿意,朦胧的诗情。状物之神,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匠心独运。
2.而这首诗的颔联,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胜赞。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迷茫的烟气中,有上下翻飞的白鹭,并伴随婉转悦耳的鸟鸣。色彩的运用炉火纯青,空蒙的烟尘中,葱茏的林木间,有鹭鸟之白、黄鹂之黄。除了色彩对比,还有动静的结合,鹭鸟翻飞,黄鹂啼鸣,便让幽静的田园灵动了起来,充满了生机。关于这两句诗,有人认为是袭用李嘉佑的诗“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论时间,李嘉佑和王维同时代,年龄略小,谁袭用谁的尚无定论。但细细品读,高下立判。“漠漠”形象地刻画出水田在积雨天气里的空阔迷蒙之情状,无此二字,则积雨空蒙之意境难以呈现。而“阴阴”二字,更是把夏木的葱茏和浓密繁茂精准地刻画出来,无此二字,空有夏木之形状,而缺乏生机勃发之神韵。有了这两个叠词,一幅田园美景便如在眼前: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上,白鹭在翩翩起舞;在层林叠翠的夏木从林中,传来黄鹂甜美的歌声。读来便令人神往不已。
3.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到了颈联,这是“起承转合”最为关键的一联。一首诗写得好或是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转”。转的好,就能出神入化,妙笔生花。作为高手,王维的“转”自然是极为高妙的,从景入情,不露痕迹。写的是诗人独处山林的乐趣:在松林之中,静观木槿花开花落;采摘露葵供清斋素食。这里的“静”乃渗透着佛家的“定”和“慧”。佛家修行讲究“戒、定、慧”。对于王维来说,清斋素食就是“戒”的表现,清心寡欲,之后就是静坐,乃为“定”,而后才是“悟”,也就是开“慧”。这两句清雅俊逸,用木槿花暗示人生无常,用采露葵供清斋写诗人的清心寡欲。其捕捉天地物并加以点化的功力炉火纯青,非常人所能及也,故禅理也暗含其中,读来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4.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到了尾联,自然也就是“合”的阶段。结尾往往也是古诗的精华所在。此处诗人用暗结的方式,委婉表达自己的志向。这里用了“野老争席”和“海鸥相疑”两个典故,向世人表白:我已毫无机心,断绝俗念,与世无争,随缘自适。谁还会无端猜忌我呢?我只想脱离凡尘俗世,悠游于山林之间。两个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借以表达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对于王维的诗和王维的为人,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