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经典语录 正文
【舞蹈家陈爱莲名人名言】文化盘点|2020离世的文化名人,艺术箴言永存

时间:2023-05-29 作者:佚名

2020年岁末,又一位艺术家因新冠疫情离我们远去。

当地时间28日,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于当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在人类生命的璀璨星河里,陨落的颗颗繁星或耀眼或暗淡,总归在某些人的心中闪耀过。星河依旧闪耀,无论多寡,每一颗星星总会被人铭记和怀念,也许是至亲挚友,也许是粉丝无数。

南方+文化频道盘点了文化界不同领域的逝者。借此,我们向不平凡的2020年珍重道别,为所有逝者祝福,也为生者鼓气。我们深情缅怀,追忆这些文化名人离世的背影,亦感怀其艺术风骨。

傅聪 “钢琴世界里,没有傅聪,只有音乐。”

1934年3月10日-2020年12月28日

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傅聪,《傅雷家书》的主角,将一生献给了钢琴演奏艺术。这位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钢琴诗人”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

傅聪自认东方人的根真是深,“好像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蕴藏在我内心里的东方气质。东方自有一种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东方的艺术是要化的,因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乐合一,音乐、音乐家、听众都合一。”

擅长以精致的技巧和细腻的触键,演奏一些韵味和意境深邃的欧洲作曲家的作品,傅聪尤其以擅长演奏莫扎特、肖邦、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而著称。他凭借自己具备的对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深厚素养,常以中国传统的哲学、伦理、诗词和美术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和艺术表现方法,去理解和解释欧洲音乐家的作品,因而他的演奏富于中国和东方风格的神韵和意境,形成了他在钢琴表演艺术方面卓然一家的艺术特色。

而他在钢琴与音乐面前充满谦卑,“现在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说‘我的风格’,我一辈子没说过这样的话。钢琴世界里,没有傅聪,只有音乐。”

陈爱莲 “把最好的舞姿展示给更多的观众,是我一直以来不停追赶的梦想。”

1939年-2020年11月21日

作为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陈爱莲是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人之一。她曾说:“把最好的舞姿展示给更多的观众,是我一直以来不停追赶的梦想。”陈爱莲的一生始终属于舞台。

1939年,陈爱莲出生在上海。10岁那年,因为父母相继病故,陈爱莲与妹妹一起进入孤儿院。1952年,陈爱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要强的个性让陈爱莲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两年后,陈爱莲被选送进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学习。

1959年,陈爱莲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她在中国第一部芭蕾民族化舞剧《鱼美人》中担任女主角,端庄大气的东海公主在一代人心中定义了美的含义,也令陈爱莲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之一。1963年,陈爱莲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先后主演了舞剧《白毛女》《小刀会》《文成公主》《红楼梦》《霸王别姬》等作品,是中国主演舞剧最多的舞蹈家。

1981年,42岁的陈爱莲第一次在舞剧《红楼梦》中扮演林黛玉,为众人塑造出一个顾盼生辉、巧笑嫣然的林妹妹。1981年到1986年间,她演了近400场,每一场都备受欢迎。1997年,陈爱莲个人投资复排舞剧《红楼梦》。在每次复排前她都要重读一遍原著中有关宝黛钗的爱情故事,从故事中寻找灵感,不断创新舞段、调整剧本节奏。2019年,80岁的陈爱莲再演舞剧《红楼梦》,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当被问到黛玉是不是陈爱莲最喜爱的角色时,她总会回答:“每个角色都是我的孩子,这个眼睛好看,那个牙齿长得好,我都喜欢。”

于蓝 “我希望大家忘了我这个演员,而永远记住江姐和江姐的精神。”

1921年6月3日-2020年6月27日

出生于1921年,1949年开始从事电影表演,一直演到80岁退休,于蓝在影坛与秦怡、田华等艺术家齐名。她曾出演过《龙须沟》《林家铺子》《寻找成龙》《那些女人》等众多电影,《烈火中永生》的“江姐”更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形象,还荣获过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抗战时期,于蓝在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也是在延安,于蓝和爱人著名演员田方相遇相识。随后,于蓝调入鲁艺实验剧团,参演了众多话剧,并在1949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白衣天使》。

结束演员生涯后,于蓝一手组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担任厂长,为开拓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继续发光发热。在她看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只有拍出更多更好符合儿童特点的影片,才能满足儿童求知欲望,才能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黄宗英 “追求新知识那股劲头我也不输学生年少。凭什么说自己老了。”

1925年7月13日-2020年12月14日

1925年,黄宗英出生于北京。九岁丧父,初中毕业以后,黄宗英便辍学养家,跟着哥哥来到了上海,那天卡尔登剧院(今长江剧场)正在演《蜕变》。正是那时,黄宗英被“定了终身”,走上了演艺道路。1940年在上海职业剧团开始了表演生涯。1941年,她主演的话剧《甜姐儿》风靡一时,“甜姐儿”从此成为黄宗英的代名词。

1946年,黄宗英凭借首部电影《追》步入影坛。次年,她又将自己求学演戏的所思所感,冠之以《寒窗走笔》的标题,于《文汇报》连载。20岁出头的黄宗英,开启了舞台、电影、文学的跨界生涯。

1947年,她与赵丹、顾而已合作,拍摄《幸福狂想曲》。1949年出演影片《乌鸦与麻雀》。她的电影作品还包括《丽人行》《鸡鸣早看天》《街头巷尾》《家》《聂耳》《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黄宗英潜心从事文学创作,在报告文学上尤有建树,创作了《大雁情》《美丽的眼睛》《桔》《小木屋》等作品。前三者更令她连续三次获得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此外,她还与徐迟、肖复兴联合创作报告文学集《为了你,我的祖国》,与丁玲联合创作报告文学集《一代天骄》,并出版散文集《半山半水半书窗》《萧军》。在散文随笔方面,她与黄宗江、黄宗洛共同创作散文集《卖艺黄家》和《卖艺人家》,还创作了随笔集《故我依然》《上了年纪的禅思》。

2016年,她以91岁的高龄,出版《黄宗英文集》。“追求新知识那股劲头我也不输学生年少。凭什么说自己老了?”2017年,92岁的黄宗英在《新民晚报》夜光杯版面发表的《别说自己老了》中如是说。

欧阳中石 “我只是个教书匠”

1928年—2020年11月5日

也许是中石老人觉得自己一生受众位老师影响太大,他从1954年大学毕业后也献身教育事业。这一教,就是半个世纪。

很多人因为中石老人卓越的书法成就而称其为大书法家,他却打趣地说:“不要叫我书法家,最多称我书学教师。我自认为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教书匠。”

欧阳中石自幼学习书法,先师从武岩法师,后师从吴玉如,其书法博采众家之长,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雄厚,形成了格调清新高雅、俊朗飘逸的独特风格。

1948年,欧阳中石中学毕业后在济南永长街回民小学任教。1950年先生考入辅仁大学哲学系,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先生,主修中国逻辑史。

大学毕业后,他从事基础教育长达28年,教授过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体育、美术等课程。

他以敏锐的眼光、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的把握,对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进行试点。全国许多中学按照他编写的教材进行教改实验,其成果被收入《北京市语文教学五十年》。

1981年他调入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前身),教授学科教育、逻辑学。1985年他在全国率先创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之后又将书法教育发展到本科、硕士。1993年,他成为我国第一位书法艺术专业博士生导师,后出任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

2013年,欧阳中石作为首席专家为教育部主持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并在开篇写道:“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潘鹤 “在泥像上可以看到我心境之变迁,它就是我的诗,是我在自传!”

1925年11月-2020年11月22日

1925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的潘鹤,自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活动。

在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作品数以百计,遍布国内外数十座城市,许多雕塑已深深融入当地城市景观,成为当地城市地标。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当我长大的时候》《艰苦岁月》,到七八十年代的《广州解放纪念像》《珠海渔女》《开荒牛》,90年代的《自我完善》《重逢》《虎门销烟》……这些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已成为国家历史的注脚、时代发展的厚重记忆。

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高校雕塑课程转型为民间工艺的“三雕”为主的历史背景下,率先向全国提出了“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社会主义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等观点,并首次将城市雕塑创作引入高等艺术教育领域,成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他曾写下日记道:“在泥像上可以看到我心境之变迁,它就是我的诗,是我在自传!”

金基德 “生存,既是对抗,也是对轻视自己不堪重负的无力内心的一种表达。”

1960年12月20日-2020年12月11日

今年12月,韩国导演金基德因为感染新冠在拉脱维亚去世。

“生存,既是对抗,也是对轻视自己不堪重负的无力内心的一种表达。”金基德自小热爱绘画,中学还没毕业就辍学走入工厂。退伍后,金基德坚持绘画,并于1990年前往法国巴黎深造美术。两年后,金基德回国,贫困潦倒的他开始尝试剧本写作。

由编剧到导演,金基德的多部影片因为“大胆”“非主流”地刻画情爱、暴力和人性多次入围戛纳、威尼斯和柏林等国际电影节。《春夏秋冬又一春》曾代表韩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圣殇》也获得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金基德的电影往往台词不多,形成了一种东方式的隐忍风格。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一个永远关注边缘人的艺术家,金基德的每一部作品带有金基德独特的个人魅力。

如同他的作品,金基德的人生也被边缘、暴力与性爱充盈。生前,他曾多次被共事过的女演员控诉——因为性骚扰与性侵,或因为在片场殴打女演员并强迫其拍摄本没有的床戏。离世后,他作为享誉国际的导演被影迷悼念,却因为生前遭到韩国本土电影圈的孤立,在韩国电影界也少有公开悼念。

田成仁 “做人心里一定要‘干净’。”

1926年4月2日—2020年1月30日

国家话剧院演员田成仁最为观众熟悉的形象是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中的茂源老汉。

田成仁生于192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第一批导演干部训练班,197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红雨》,随后即参加了大量影视剧的拍摄。

除了为人熟知的农村三部曲外,他还曾凭借电视剧《道是无情却有情》获得第四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2000年曾因电影《金婚》入围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2002年又凭借亲情电影《暖春》入围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直到2019年,在他近92岁高龄之际,还出演了电视剧《六尺巷新故事》。

他的表演忠实于剧作,服从于导演的意图,不是从人物行为的结果出发,而是认真地逐一体验。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他有着精湛质朴的表演。在话剧《黑奴恨》中,表演则有思想、有性格、有发展、有转折、有远景、有特色,形象相当动人。“做人心里一定要‘干净’。”田成仁曾解释,“‘干净’就是要注重道德修养,以一种真诚的、高尚的情操面对工作、生活和世间一切事情。”

谢园“我们经历了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时代。”

1959年6月17日-2020年8月18日

谢园于1959年6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知识分子家庭。1978年,高中毕业的谢园考上北京电影学院,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90年代,他与陈凯歌合作《孩子王》、与滕文骥合作《棋王》,他主演的《大喘气》《天生胆小》《无人喝彩》等作品,作为当代市民喜剧的源头之作而备受关注。《孩子王》里,谢园饰演的乡村教师老杆,晃动着瘦削的身躯、摇摆着自由的双臂,已经成为经典的银幕形象。

1994年,他与葛优、梁天组成“喜剧三剑客”成立了好来西影视策划公司,公司出品的《天生胆小》编剧是冯小刚,再加上与王朔、梁左等人来往密切,所以谢园是当时影响全国的“京味喜剧”一员。

回顾过去的经历,谢园在访谈中感叹:“我们经历了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时代,这个时代里既有钟阿城,又有王朔,又有陈建功、梁晓声,还有梁左,他们都给我们提供了我们自身生活以外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内容,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沈力 “我的真诚,观众能感受得到。”

1933年-2020年7月28日

沈力,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25岁时,她成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自此开始了她长达50余年的电视生涯。1983年元旦,《为您服务》栏目正式开播。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这一年,她整整50岁。

1993年《夕阳红》节目开播。60岁的沈力被重新聘请回中央电视台,主持《夕阳红》。《夕阳红》栏目定位于服务老年观众,沈力在节目中不断调适自己的位置,走近老年观众,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此,她也被观众誉为“良师益友”“信得过的大姐”“知心妈妈”。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夕阳红》和《东方时空》成为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回忆起这段主持之路,她说:“从做播音员一直到主持《夕阳红》,我是真心实意地在为观众服务,为他们做事。我没有虚的东西,我是真诚的,我想他们也能感受到”。

【见习记者】王昕桐

【统筹】李培

【作者】 李培;王昕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1032905.html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