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曾说过“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幼儿教育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做好幼儿教育将会为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大多数育儿书籍不同的是,《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一书中没有调研数据,也没有假大空的理论,只有作者60年幼儿园教育的经验之谈,其中蕴含着满满的真诚和智慧。
作者大川繁子女士从事幼儿教育60年,照看过2800个孩子,92岁高龄仍然从事着教师的工作,对于婴幼儿的教育与培养有诸多独到的心得和体会。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中的世界,学习培养和教儿的知识,积极发掘出孩子独特的闪光点吧。
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儿童必须通过自有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
没有人天生就独立自主。我们不能指望一直躲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只是因为年龄到了,一下子就变得独立、懂得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学习自己做决定、练习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
大川繁子所在的幼儿园从1岁幼儿开始就进行了“选择”练习,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选择喝茶还是喝牛奶;选择是现在吃饭或是过一会儿再吃饭;选择是否将玩具带到幼儿园等等……
作者认为在平衡好“保护”和“培养”的前提下,孩子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权利。
通过不断积累孩子“选择”的经验,渐渐地,孩子就可以“自己做决定”了。
相反,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在一手包办孩子的大小事宜,“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长不大”的观点一再压缩着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
孩子摔倒了,父母不等孩子选择是否自己爬起来,就把孩子扶起来。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慢慢吞吞系扣子的行为很不耐烦,三下五除二就帮孩子系好了扣子。
其实,这些做法都是无视孩子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也是作者所说的“溺爱”和“娇纵”。
所谓溺爱和娇纵,就是插手孩子能做到的事情,会阻碍孩子的自主性发展。
的确,我们无法保证孩子的每个选择都是正确的,但是试错本身就是孩子学习的一部分。
孩子们的未来最终还是要孩子们自己去决定和打拼,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意识。
学会把眼光放长远,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做”与“不做”的思考和选择的权利留给孩子吧!
采用引导式教育,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孩子人生的起跑线被不断前置。不少婴幼儿尚在牙牙学语,家长们就给孩子报上了早教课,但这种做法非但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会恰得其反。
作者提出,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必要灌输一些大人理解的“教育”,而是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多积累和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幼儿时期是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最初阶段,如果大人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孩子很容易就会被那种想法所束缚。过早地强迫孩子学习,很可能会磨灭孩子的灵性和个性。
因此,家长们应该想办法引起孩子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书中有一个名叫小政的男孩,在升入5岁班后,一直对文字没有兴趣,不愿意学习写字。
作者深知强迫他坐下学写字反而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会更加有效。
于是喊来幼儿园园长来给孩子们上折纸课,孩子们都围在园长身边说:“园长,请帮我折一个狮子!”“教我折企鹅好吗?”
小政也希望园长为他折一个大象,但是,院长实在忙不过来了,就对大家说:“在纸上写上你的名字和要折的东西,然后拿给我。不写的话,我有可能会忘记哦。”
小政只好向会写字的朋友求助,几次下来,小政好像突然意识到:“写字”这件事,好像还挺方便的。于是他主动跑到老师身边说:“大川老师,我想学写名字!”
并且因为小政学习的热情非常高,一个劲儿地要求“还要学”。结果不到一周,他就将50个假名全部记住了。
如果没有兴趣做老师,不管老师们对小政说多少遍识字的好处,估计他只会毫无兴趣地扭头走掉。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将一切准备妥当,让孩子去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创造孩子“想要做”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以兴趣为导向,快乐学习。
家长们必须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只会简单地回应“好的,知道了”。
学会正确称赞孩子
不要只会说“好孩子”
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真诚的赞美就能让我多活两个月”。
赞美对人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全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厉害的人,来自父母的表扬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然而,作者提醒我们,并不是所有表扬都对孩子有好处。错误的表扬方式只会让孩子承担心理压力,甚至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当孩子利索地换好衣服、主动收拾整理房间、拼搭成功复杂的积木时,家长们通常会表扬“真棒”“这样做才是好孩子”。
其实,面对这种标签化的、评判性的夸奖,孩子可能会以结果为导向,将“被夸奖”当成做事的目的。
他们会因父母的评判或喜或忧,甚至可能为了成为“好孩子”在考试中作弊。
在选择未来的道路和工作时,比起自己的兴趣和热情,这样的孩子会优先考虑自己是否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赞美。
换言之,就是太在意外界的评价,过度追求别人的认可而去行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过上了不自由的人生。
因此,最关键的是家长树立亲子平等的理念,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用好坏来评判孩子的行为。
在赞扬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只需要姿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即可。
例如,当孩子把玩具让给了朋友,家长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孩子说:“你能够体贴朋友,妈妈非常高兴”。
而不是站在上帝视角,以评判者的角度说“你做到了体贴朋友,你是个好孩子”。
父母的经历毕竟比孩子多,有时难免会摆长辈的架子,评判孩子的对错。因此,在与孩子平等交流这一方面,我们都需要多加注意。
正确的夸赞,不仅让孩子和父母之间更加亲密,也能帮助孩子完成成长过程中的蜕变,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关注心灵的成长,构建幸福的基石
提到“孩子的成长”,家长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看得见的成长”。例如,会走路了、开口说话了、不再用尿不湿了、认字了等等,这些都是家长容易直观感受到的孩子的成长。
诚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过程,但我们常常忽略那些“看不见的成长”,也就是心灵的成长。
比如,自律的能力、与身边人团结协作的能力、体察别人心情的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都不是肉眼可见的,也不能具体评分。但这些却是人类获得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这些能力远比“成绩好”更重要。
作者建议家长多多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耐心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以满足孩子不同时期心灵成长的需要。
对于婴幼儿来说,父母的陪伴与关怀、父母自身的稳定情绪,都能给孩子一种安全、有爱的生活环境。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内心是强大的,充满安全感的。
对于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尤其重要。这时候的孩子想脱离父母的掌控,但他们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此时的他们是自相矛盾的,想要获得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又不能完全独立。
这时候的父母就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同时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有些想法是错的。
总而言之,就是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保持心灵上的开放。
心灵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活泼的性格,许多人豁达大度、直言不讳、善解人意的性格与他们开放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
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与成长,了解关于孩子阶段性的心理变化,才能更加正确地培养孩子,让孩子生活和成长的更快乐。
在育儿过程中最痛苦的是,对本应绽放满天星花朵的孩子,父母坚持认为“我的孩子应该是玫瑰,必须让他长成玫瑰”。
“尊重孩子”这几个字很简单,但却是成功育儿的秘密所在。
纪伯伦在《孩子》一诗中也表达了父母应尊重孩子这一理念:“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在生活细节里,父母应时刻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表达情绪、尊重孩子的成长阶段。
只要能在尊重的土壤中播种,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竭尽绽放的独特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