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归”,简指从城市返回乡村的创业人员。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
“城归”群体越来越多,带来的是人口红利的升级。这是中国农村从治理到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升级,跨越城乡鸿沟的重要路径。
8月22日起,澎湃新闻推出《城归》系列报道,以期展现中国近年来乡村发展新图景。
辞职前,80后大学生张卫是厦门的一名白领,一家人已在厦门买房安家。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群山环绕之下的凹下村,驱车去县城要走1个小时的环山路。5年前,凹下村第一位大学生张卫在众人的不理解中,毅然辞掉在福建厦门的白领工作返乡养羊。
凹下村位于江西乐安谷岗乡。乐安是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之前该县没有高速、国道和铁路,距离市区抚州、省会南昌都有几个小时的车程,而谷岗乡是乐安最为偏远的地区,山多地少,村民靠外出打工、农业、林木等为生,经济极度落后。
乐安是国家级贫困县,谷岗乡是乐安最为偏僻的地区之一,距离县城30余公里,经济落后,村民靠外出务工、农业、林木等为生。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像张卫这样返乡创业的人很少见。” 谷岗乡政府党委委员龚爱民说。
经过努力,张卫成为谷岗乡的创业典型,在他的带领下,凹下村成立合作社,加入的10户农户中有6户贫困户,谷岗乡也又发展出养羊的4户养殖户。然而直到现在,对于张卫的返乡养羊,在厦门工作的妻子仍然持反对态度。
80后张卫回乡的一年后,谷岗乡火嵊村迎来新农村建设,在外面打工二十余年的尹殿发回乡盖房,后留下当货车司机。
位于深山里面的火嵊村,村支书尹殿发成立了合作社,承包农田种植有机红米。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火嵊村位于三县交界之处的山区,也是谷岗乡最为偏僻的人口大村。2016年,见家门口田地荒芜,年近五旬的尹殿发决定创业,承包大批水田种植有机红米,想以此带领村民致富。
令尹殿发意想不到的是,他去年种植的有机红米至今仍有一半没有卖出去,再过几周,今年种的有机红米就要收获了。
尹殿发种植的有机红米严重滞销,仍有1.7万斤储存在仓库内。 尹殿发供图
尹殿发的妻子管菊花直言,“现在是最困难的时期,8万块工钱还欠着,去年工资发不出来,是用贷款发的。”
9月13日,乐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范小星告诉澎湃新闻(www.), 近年来,乐安的面貌有所改善,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每年有几十人返乡创业,如一个工业园区就吸引了8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80%都是本地返乡人员创业。
“三顶帽子”
张卫表示,在村内养羊,一定要处理好和村民的关系,有时这让他很头疼。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2012年年初,和丈夫开车返回乐安时,陈玉花的心情很复杂:山路十八弯,为什么要回这创业呢?
陈玉花是浙江金华人,她在义乌一家调味品公司工作时,和同事王越相恋结婚。攒下第一桶金后,丈夫执意返乡创业,她劝不住,只得一同来了乐安。
“刚回来时,真的不适应,道路很差,公交车都没有。”陈玉花表示,最近几年,乐安发展很快,她已经完全适应了。
乐安是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距离市区抚州、省会南昌均较远,全县有农村劳动力16万人,外出打工、创业有7万人。范小星说,乐安的特点是“三顶帽子”:国家级贫困县,罗霄山脉贫困地区和原中央苏区县。
在范小星看来,乐安的落后和交通滞后分不开,2015年之前,乐安的交通极度滞后,没有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公路到乐安就断头了。2015年后,乐安的交通设施有所改善,目前已有两条高速,国道正在修建中,2019-2020年铁路有望动工。
范小星向澎湃新闻表示,近年来,乐安的面貌有所改善,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每年有几十人返乡创业,如一个工业园区就吸引了8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80%都是本地返乡人员创业。
王越、陈玉花夫妻便是其中之一。
1984年出生的王越初中毕业后当过两年教师,后参军当兵。2005年,退役后的王越进入浙江义乌一家调味品当保安。那时,陈玉花是公司的一名行政人员,她发现王越很有上进心,在当保安期间看了很多关于销售方面的书。
当了4个月的保安后,王越向老板毛遂自荐,要当销售员。王越说,刚开始做销售时,有点吃力,但他每天做总结,改进工作,很快,他的业绩就上来了。
由于业绩好,王越一路晋升。2010年,王越当上了销售总监,年薪有6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不少本村人跟着王越做销售。
陈玉花说,尽管赚到钱了,但王越很节省,就是攒着为了回家创业。2013年年初,王越认为时机成熟,带着第一桶金300万元回乡创业,当初跟王越做销售的本村人都跟他回了。
带着自己的一桶金300万元,王越和妻子选择返乡创业,他的目标是销售额2个亿。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这一年年初,同样返乡的还有张卫。返乡前,张卫已在厦门打拼8年,且已在厦门买房安家,但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回乡养羊。
张卫的家乡位于乐安县谷岗乡凹下村,群山环绕,距离县城30余公里。谷岗乡政府党委委员龚爱民告诉澎湃新闻,谷岗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共有1.6万人,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来的村民以农业、林木等为生,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当地盛产毛竹,竹笋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谷岗乡副乡长余渊歧是挂点凹下村的干部,他说张卫是本地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返乡养羊已初见效益,目前谷岗乡又发展出4户养羊的养殖户。
1981年出生的张卫是凹下村第一位大学生,2005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后进入厦门一家服装厂当设计师。公司发展很快,张卫一路晋升,很快当上了设计总监,月薪过万。
妻子陈莹莹是张卫的高中同学,两人同在南昌读大学。毕业后,陈莹莹在厦门一家旅行社工作。经过几年奋斗,夫妻俩选择在厦门买房安家,并育有两个孩子,张卫的父母来厦门照料。
2010年,张卫选择单干,搞了一个设计公司。后面,由于受电商冲击,整体行情下滑,张卫的设计公司也受到了冲击。2013年年初,张卫决定返乡创业,但很快遇到了第一道坎:妻子反对,父母不理解。
“在外好好的,干嘛要回家,跟泥巴打交道,丢脸。”张卫表示,家人思想上接受不了,但他用坚持逼迫他们妥协:他回来了,父母和两个孩子也回来了。
张卫说,目前21只头每天产奶100斤,每斤卖15元,每天在县城销售一空,他打算引进更多的奶羊。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困境
一次交流中,张卫跟人无意中聊到黑山羊,他回乡考察发现,家乡草场茂盛,生态环境好,于是决定养殖黑山羊。通过上网查资料,2013年9月,张卫选择从四川金堂县引进30余只母羊,花了15万元。
张卫表示,在正式养殖之前,他只在福建一家养殖场考察过,但也只是看看,没有学习到什么;选择养殖金堂羊,是因为这种羊长得快,个头大,繁殖能力强。
然而不到1个月,张卫的羊就死了一半,剩下15只。没有经验,找不到原因,心急如焚的张卫找乡政府求助。
在乡政府协调下,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前来检查,诊断为因长途运输,羊免疫力下降,出现了“反应”。张卫学习给羊量体温,喂药打针,最后15只羊保下来了。
为了养羊,张卫租了2000多亩山和几十亩田地,包括买羊在内,他已经投资了几十万元。不甘创业就此失败,张卫再次找到乡政府,后申请下10万元无息贷款,再次引进30余头黑山羊。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后面就顺利了,都懂了。”张卫说。
张卫回乡一年后,在外面打工二十余年的尹殿发也回乡了。尹殿发的家乡火嵊村位于三县交界地区,是谷岗乡最为偏僻的人口大村,至今去县城仍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1969年出生的尹殿发, 初中毕业后去福建泉州做陶瓷,后在晋江鞋厂打工。2001年,尹殿发开始当货车司机,经过十多年的打拼,有一定积蓄。
2013年,火嵊村迎来新农村建设,尹殿发回村盖房,随后留了下来,在当地开货车谋生。2015年,尹殿发当选村干部,发现政策放开,农村可以搞合作社。
见家门口的农田荒废,村民生活困难,2016年,年近五旬的尹殿发决定创业:贷款25万元,成立合作社承包农田种植有机红米。有60户加入了尹殿发的合作社,其中19户分别出资5000元。
尹殿发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绿色环保的农产品有市场;火嵊村种植普通大米,肯定没有优势。于是,尹殿发从一户村民家中找到当地过去独有的红米品种,用绿色生态的方法种植:施鸡粪做的有机化肥,用灭虫灯,并在田梗装摄像头监控。
这种红米口感一般,煮之前还要泡几个小时,不然煮不熟。尹殿发本以为,他种植的是有机红米,营养价值高,应该不愁卖,但很快发现,销路才是最大的问题。
去年,230亩农田产米3.5万斤,尹殿发以10元、15元一斤出售,至今仅卖出了1.7万斤。龚爱民透露说,这批红米大部分还是靠当地政府卖力推销出去的,比如向当地高档酒楼推销。
今年,尹殿发再次扩大种植规模,种了320亩有机红米,预计收获5万斤。再过几周,红米就要收获了,尹殿发再次为销路发愁了。
尹殿发说,预计今年11月,有机食品认证可以拿到,届时红米可以进入外地市场,他打算派专人去外面开拓市场,但也担心效果不一定好。
一旁,尹殿发的妻子管菊花主动插话说,“现在是最困难的时期,8万块工钱还欠着,去年工资发不出来,是用贷款发的。”管菊花接着又抱怨道:让尹殿发不要种,他不听,偏要种。
尹殿发表示,今年比去年更为困难,自己花了5、6万元,马上又要还25万的贷款了。
尹殿发的创业困境,谷岗乡政府看在眼里。龚爱民表示,乡政府也在想办法,但根据目前产量计算,一斤有机红米卖到15元才有利润,而想卖到这个价格,很难。
张卫的临时羊棚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他想搬迁,却陷入选址困境。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信心
回乡创业初期,王越主做销售,生产找其他公司代工,但很快发现生意火爆,他决定扩大投资,拿地建厂。
王越介绍说,目前,他们公司生产的调料品销往江苏、湖南、江西、广东、安徽等地,年销售破千万。
“还没有达到预期,还不算创业成功。”王越表示,他的目标是把销售额做到2亿元。
与王越相比,同期回乡的尹殿发却陷入了创业困境,尹殿发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大支持,把有机红米卖出去。
龚爱民告诉澎湃新闻,火嵊村由过去三个村合并而来,有2000多人口,情况复杂,乡政府见尹殿发为人正派,口碑好,且有干劲,已经临时任命尹殿发当村支书,希望他能带领村民们致富。
龚爱民透露说,尹殿发一家经济条件尚可,都住在县城,每天往返县城和村子,车一年要跑5、6万公里,“尹殿发当村干部、创业也是为了带领村民致富,不然当村干部那点工资都不够油钱”。
虽还尚未收回成本,但张卫对他的养羊事业充满信心。
第一年,没有羊卖;第二年,卖了3只;第三年,卖了10多只;第四年,卖了80多只,张卫估计,今年养了170只羊,应该能卖100多只羊。
张卫表示,他的黑山羊不喂饲料,品质好,每只卖1500元左右,价格相对较高,但不愁销路,很多都是老客户。
张卫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明年把黑山羊全部给合作社的农户养,他只负责销售。由于销路好,他没有担心过销售问题。目前,他仅通过400多名微信好友卖羊,朋友圈经常发布“广告”。
今年5月,张卫到其他地方考察,发现养奶羊利润高,便再次贷款10万元引进21只奶羊。张卫说,21只奶羊每天产100斤的羊奶,“15元一斤,(羊奶)每天在乐安县城销售一空”。
张卫对自己的黑山羊、羊奶有信心,认为好的东西自然有市场,他打算再贷款20万元,再引进20-30只奶羊。
与此同时,张卫也意识到,品质和数量存在矛盾,他的养殖靠的是品质,不能片面追求规模。
“奶羊市场很稳,值得投入,值得去冒险。”张卫直言,养羊至今,他投入了几十万元,还没有赚到钱,但这在他的预料之中,“搞养殖业,前几年很难盈利”。
在乐观、自信的同时,张卫也表示,他现在很忙很累,“有时到山里找羊,一找就是几天”。
张卫的临时羊棚靠近村委会,羊粪的气味很冲,很远就能闻到。对此,龚爱民说,张卫的羊棚环评通不过,肯定要整改。
张卫打算搬迁,却陷入选址困境。谷岗乡副乡长余渊歧表示,凹下村很快就要修路,但目前具体路线尚未确定,张卫的羊棚选址要等路线确定再说。
根据相关规定,羊棚要远离水源地两公里。张卫苦笑,说凹下村正处于山谷,如果严格遵此要求,“羊棚估计要搬到山顶了”。
最初,张卫回乡养羊,村民们都不理解,认为读了这么多书,浪费了。张卫最怕羊吃村民的庄稼,他脸皮薄,就算村民不追究,他也觉得不好意思。
张卫表示,像羊走在村道,难免会拉粪便,虽然请人打扫了,还是有痕迹;逢年过节,他都会杀羊请村民吃,不处理好和村民的关系,根本养不成。
张卫称,看到前景后,家人对他养羊没有最初那样强烈反对了,尤其是妻子在经济上给予了支持。目前,张卫的妻子陈莹莹在厦门一家旅行社工作,一个月一半时间在国外出差,闲下来时会回乐安。
“像张卫这样返乡创业的人很少见。” 龚爱民说。
被问到如何看待丈夫辞职回乡养羊时,陈莹莹反问:“想要真话还是假话”,真话是“我不支持,到现在都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