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辞职报告需要上司签字吗“辞职报告要领导签字吗

时间:2023-04-16 08:09:1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文| 范范

编辑| 世界

2023年的春晚,相信有不少朋友都看过了,没看过的朋友,估计也在网络上刷到了不少吐槽春晚的段子。

今年的春晚相较于去年,确实有挺大的提升,但小品类节目还是一如既往的受人诟病。

看完这些年的春晚之后,有很多观众都表示,十分怀念赵丽蓉时代的小品。

那个时期的小品和演员,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们究竟有何种魅力,能让观众们念念不忘呢?

痛批官场不良之风

赵丽蓉那个年代,指的大约是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中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品演员,除了赵丽蓉,还有像陈佩斯、朱时茂、赵本山、宋丹丹、蔡明等等这样的小品大咖。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中国小品的巅峰时期,各类小品百花齐放,演员们也演的很尽兴。

更重要的是,那时的小品,都有着足以令人深思的内涵,社会的痛点是什么,小品就演什么,专揭伤疤,十分大胆敢演。

1988年,姜昆和唐杰忠在春晚上表演了相声《电梯奇遇》。

这部作品讲的故事很简单,但是又包含着满满的深意。

相声讲的是姜昆去“效率大楼”办理业务,但是在乘坐电梯时却被困在了里面。

几乎一整座大楼的领导都来救场了,但一群人里一个想办法的也没有,只会耍嘴皮子功夫。

每个领导都在推卸责任,生怕问题找到自己头上,他们每个人都说着,早就知道电梯会出毛病,但就是没时间也没空修理。

作为受害者,姜昆气得在电梯里跳脚,但没人管他。

《电梯奇遇》看似是一场喜剧,但它也狠狠地痛批了一些领导的不作为态度,在逗乐观众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深思与共鸣。

同年,牛群和李培森表演的相声《巧立名目》也一鸣惊人,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些领导利用公款吃喝玩乐。

相声中一句“领导,冒号!”,一直到现在都被人拿出来调侃贪官。

这种小品不但大胆,令人看的目不接暇,笑的发自内心,甚至现在都不过时,仍然有深思意义!

1990年,牛群与冯巩在春晚上表演了一段相声节目《小偷公司》。

这个“小偷公司”可不一般,整个公司上百号人,只有两人是真的小偷,其余一百多人都是领导,光“副经理”都有近五十人。

一个小偷公司,还设立了保卫科、宣传科,听起来真的荒谬至极。

但让人更想不到的是,这段相声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社会中真的有这样的“公司”,机构虚设,人浮于事。

灵感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既借着小品还原了生活,又给大家“上了一课”,还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这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反映社会症结

1986年,陈佩斯与朱时茂搭档出演小品《羊肉串》。

陈佩斯在其中饰演羊肉串小贩,他的摊位没有营业执照,本来是不允许上街摆摊的。

无照经营的陈佩斯,想尽办法躲掉城管朱时茂的调查,但朱时茂也不是吃素的,两人你追我赶,最后陈佩斯还是被抓住了。

无照经营的陈佩斯,卖的羊肉串都是变质的,这其实也是讽刺了一些摆路边摊的黑心商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食卫生。

而作为城管,朱时茂抓住了陈佩斯,这也告诉人们,做生意可以,但要遵纪守法。

这部小品演的是大家熟悉的市井小贩,演的故事也是在大家生活中都会遇见的情况,这让观众十分有代入感。

看见朱时茂追着陈佩斯跑的时候,有很多观众心都揪了起来,与角色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而这样“接地气”的小品的风格,不仅让大家知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还能够让观众们有代入感,毕竟生活中,不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

1989年,黄宏、小林等人表演了小品《招聘》。

这个小品只有很简单的布景,但却演出了一个十分令人深思的故事。

小品讲的是一个企业面向社会招聘名叫“喝酒人才”的职位,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陪酒,招来的“人才”最后都被派去陪客户喝了酒。

这个题材确确实实揭露了“酒桌文化”,在当时那个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年代,为了巴结别人,花大钱摆大餐,招人专为了陪酒,看着让人十分痛恨。

赵丽蓉和巩汉林搭档出演了小品《打工奇遇》,这部小品,蝉联了之后两年的“最受欢迎春晚节目”奖。

这部小品讲的是一个想打工的老太太,遇见了一个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奸商的故事。

故事的最后,老太太将奸商的所作所为全部告知给了物价局,大快人心。

赵丽蓉在小品中说的那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到今天还被网友拿来调侃离谱的物价,也成了经典的台词,深入人心!

1999年,黄宏出演小品《打气儿》,在其中饰演一位下岗的工人。

黄宏拿着离职报告去找领导签字,领导百般推诿,黄宏处处碰壁,一件简单的事情,硬是被领导的不作为搞得十分复杂。

在节目上,黄宏直截了当地吐槽上层领导,说领导是“站在人位,不干人事”。

几乎全场的观众都为他的这番话鼓起了掌。

这也不难看出,确实有很多人都困在审批复杂、领导不作为的情况之中。

这部小品,也是狠狠地戳中了许多观众的内心,更是戳中了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的痛点,怎么能不让人拍手叫好呢?

题材新颖不老套

1987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出演小品《吃面条》,这部小品,是春晚播出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品。

作为开创先河的作品,这部《吃面条》可谓是有趣至极,让人们接受了如此新颖的节目。

这部小品很简单,讲的是演员被导演要求,重复吃了好几次面条的故事。

陈佩斯在舞台上“无实物表演”,他端着一个空碗表演吃面,却演的有声有色,无论是大口大口吃,还是一下子烫着了嘴巴,那感觉仿佛真的将面吃进了嘴里一样。

后来,有很多小品都试图模仿过《吃面条》,但都没有学到精髓,光是陈佩斯吃面这一段,就已经无法超越了。

同年,《西游记》整个剧组的原班人马,也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为观众们带去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小品节目,名叫《齐天乐》。

这场小品中,几名脍炙人口的角色轮流出场,在一场小品中表演了好几个小节目。

猪八戒是第一位出场的角色,他的出场可谓是“一鸣惊人”。

节目开始时,观众们只看见猪八戒站在电视台门口,从口袋里摸出来个鞭炮点燃。

结果这鞭炮像是成了精,没爆炸,但追着猪八戒跑了起来。

猪八戒仓皇地跑了好几圈,最后这个鞭炮摇身一变,变成了孙悟空。

随着鞭炮炸响,在爆竹声中,各位演员冲进了春晚的会场当中,旁白以比赛解说的方式介绍着这个精彩的开场,逗乐了许多观众。

第一个演出的小节目,是六小龄童带来的《猴嬉》。

六小龄童几乎是重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庭捣乱的场景。

虽然他身上并没有粘着猴毛,穿的也是普通的长袖长裤,但他的扮相却让人十分有代入感。

扮演猪八戒的马德华,则穿着八戒的衣服,摸着自己的圆肚子,唱了一首《八戒之歌》。

而作为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演了一出《猴吃西瓜》。

节目中,闫怀礼模仿着猴子吃西瓜,瓜瓤瓜皮傻傻分不清楚,仅凭表情神态,闫怀礼就将角色诠释的淋漓尽致,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后来,王母娘娘、女儿国国王、牛魔王等“各路神仙”也纷纷上台表演。

一个小节目就几分钟的时长,但却造就了一个经典的小品。

边演出,角色们还边下台和观众互动,观众们也都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西游记中。

1990年,陈佩斯再次与老搭档朱时茂出演小品《主角与配角》。

这部小品讲的是陈佩斯为了饰演主角,费尽心思,但最后还是把主角演成了配角的故事。

这部小品中包含着一些政治内容,但演出来却并没有让观众觉得反感,陈佩斯的反差表演逗乐了一大片观众,观众们笑过之后又能让人陷入深思。

可现在的春晚是什么样的呢?

今年的小品类节目总共有五个,其中网友们最买账的一部,当属沈腾、马丽主演的《坑》,其余的几部作品,在网上都收获了贬大于褒的评价。

小品《坑》是一个表面戏剧,内涵深刻的作品,讲的是“躺平式”干部对问题的不作为和对民众的不体恤。

现在的小品,之所以不太受人欢迎,一方面是因为演员放不开,演不出精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的小品题材太单一,也太浮于表面。

今年春晚开演前,网上有许多网友都在猜测小品的主题,网友们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包饺子”。

因为前几年春晚上的小品,几乎都是家庭纷争,而最后主角和好的方式都是千篇一律的“回家包饺子”。

有网友在春晚开播前就将春晚小品的演出流程进行了总结,内容既真实又有趣——

小品开场时,集体拜年,“观众朋友们过年好!”

紧接着,不在又什么剧情,主人公之间的冲突会立马被搬上台。

一般来说,冲突会有四大类。

第一是莫名其妙的误会,朋友误会成情人、亲妈误会成保姆等等。

第二是打死也不说明,被误会出轨但就是不解释、带男朋友回家硬是装作普通朋友……

第三是最直接的矛盾,夫妻吵架、被催婚、被碰瓷、见家长等。

第四是一群人之间的冲突,你想吃西餐他想吃火锅,又来个人想吃烧烤,一群人长的不可开交。

最后,一群人聊着聊着矛盾就化解了,然后就是最经典的那句台词:“包饺子!”

这样的小品,根本烘托不起气氛,以前的春晚镜头切向观众的时候,都能看到台下观众笑倒一片。

现在的小品,台上演着,台下也没什么笑声,镜头一切,台下的观众看起来都快睡着了。

这样的小品和春晚,怎么能称得上是喜闻见乐呢?也难怪观众们频频打出低分不买账了。

笔者观点:

曾经,春晚是全国人民都期待的,仅属于除夕夜的精彩节目。

但如今,观众们对春晚的期待却越来越低,甚至笑都笑不出来。

曾经,小品节目的梗和包袱层出不穷,一个节目能够让观众们回味一整年。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品开始变得“套路化”,节目还没开演,观众们就已经知道会看到什么样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再抱有期待。

曾经,全家坐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看春晚,嘴里聊的是对精彩节目的意犹未尽。

现在,坐在一起看春晚,嘴里讲的却是对节目的吐槽和不满。

曾经,春晚舞台充满了笑声,笑的是节目有趣,笑的是演员太逗。

现在,春晚也充满了笑声,但笑的是节目太烂,小品梗太土。

如今的春晚,之所以不被观众买账,是因为春晚已经沦为了套路化与模式化,不再有新意。

观众们依然会在除夕夜打开电视播放春晚,但与从前不同的是,观众们不再对春晚有太大的期待,春晚成为了除夕夜的背景音乐,而不是主打节目。

就像《主角与配角》中陈佩斯说的那句话一样,“你管不住观众喜欢什么节目”,如果节目次次都不符合观众的喜好,久而久之,也就不会有人在看了。

其实,春晚有过巅峰时期,并不是一直处于低谷。

相信如果春晚能够认真改变,一定会再次让人眼前一亮,爱上看春晚。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