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月17日,国内某知名论坛的一个帖子引起了热议。帖子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位年轻人,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广州国企工作了5年,朝九晚五,工作体面,收入也比较稳定。
今年楼主准备和女朋友商量结婚,在广州买房。
于是楼主父亲问他手里有多少存款,他如实回答只有15万。
这位年轻人的父亲立刻就急了:工作4年了才存了这么点,当初还不如跟他一起打理砖厂。
他父亲的砖厂开了快20年,地处十八线县城偏僻乡下,类似于小作坊,一般保持4个工人负责生产装车。
年轻人的爸妈几乎是全年都住在砖厂无休,母亲负责做饭和开机器,父亲充当大车司机放料加送砖给客户,凡事都是亲力亲为,非常辛苦。
虽然挣的是辛苦钱,但是也比普通打工人要赚的多多了。
根据楼主透露的消息,他父亲一个月的收入都超过了他工作5年的积蓄。
而父亲期望他辞了国企的工作,回家继承砖厂,明年要换新款机器,加大生产量。
左手边是大城市的体面工作,右手边是十八线乡镇的家族企业。
楼主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02
在评论区,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回去继承家业的话,那研究生就白读了,所学到的各种学术知识和前沿理论都会被浪费掉。
也有观点认为,学历并不重要,搞钱才是王道。
光凭楼主手里的15万,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如同痴人说梦,不如回到十八线小城市住几百平的自建房,逍遥又自在。
刚才提到的这位年轻人,其实陷入了幸福的烦恼。
无论是选择国企的体面工作,还是继承家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区别在于那些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虽然在国企上班,但是每天要面对上下班时期拥挤到无法动弹的地铁,晚上回家还要住在狭小的出租屋,并且生活开销巨大,每个月都存不下什么钱。外人能看到的都是表面的光鲜,看不到内在的苟且。
而在十八线的家乡继承家业,每天都要身处在脏乱的生产空间,与各种各样学历层次远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身上多了一丝尘土气,却摆脱了生活的压力。
生活中,更多的人,其实没得选。
对于大多数小镇青年而言,他们面临的是: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
人民智库的一项调查显示,16~40岁的“小镇青年”中,有近8成的人表示自己身边的同龄人一半以上选择去大城市发展”;仍留在当地的小镇青年,超9成的人打算去大城市发展。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打拼呢?
03
最近,同样有一篇帖子引发热议。
一个打工人直言这个春节,自己没脸回家。
他在广东打工,从工厂离职之后,在外面做日结,但是微薄的工资也就只能勉强应付生活。
年关将至,身上只剩55块钱。
这是绝大多数没有文凭、没有背景、没有技术的年轻人的一个缩影。
日渐凋零的家乡,没有工资合适的工作;而发达的城市,又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在年轻时没有努力学习改变命运,长大后又没有学到过硬的技术养家糊口。
每天只能得过且过,口袋里也存不下多少钱。
这才是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场景,无数的年轻人在城市的角落负重前行。
这是他们做出的选择,因为他们没得选。
04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这样写到:
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还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的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有的人说:童年败给了卷子,青年败给了票子,中年败给了孩子,老年败给了身子,最后磨平了性子,一晃就是一辈子。
虽然不无道理,但终究太过悲观。
不管处境艰难与否,愿我们不要失去希望与信心。
无论在城市或在家乡,希望大家都能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