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业
事情要从2022年5月20日说起。
那一天是周五,地铁上的情侣比往日多了很多。男孩子护着女孩子,独行的女孩子则捧着花,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疲惫和黏腻的粉红色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个落魄又失落的我。
那一天,我加班到晚上十点多。跨进电梯的那一刻,我开始掉眼泪。或许是天黑人少的缘故,我哭得很放肆,从公司一路哭回家。
我在心底默默地想,别人也许会认为,我肯定因为没收到花、或者被分手了,才会这么伤心吧。
但实际上,我是因为加班到太晚,觉得太难过了。尤其是地铁上的时候,我会想,别人的生活会有浪漫和呵护,有甜蜜的依靠,有温馨的联结。而我即使在这样一个粉红色的日子里,也只是一头疲惫又孤单的牛马。
越想越觉得辛酸,哭得也越厉害。
当然,有人会问,才加班到十点就受不了吗?有必要哭一路吗?加班不是大城市的常态吗?
可或许,我就是那个承受不了太多压力的人呢。而那一天的加班,仅仅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在那份近两个月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巨大的疲惫。上班的间隙,我常常问自己,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与此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内耗,以及身体的痛苦。我实在不明白,当一份工作,让我连饭都吃不好、觉都睡不够的时候,那么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不过,就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我还是一直劝自己,无论怎么样,撑够一年吧。但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
转折发生在一周之后,5月27日,开完周例会,领导让我留下来,先是客套地问我最近的工作怎么样?直至说出一句“我们决定提前结束试用期”。
由于从来没经历过辞退和试用期被辞退,而且毫无征兆,当天下午我还像往常一样做着工作,所以当时有些错愕和紧张,甚至还有些愤怒和生气。
其中的一个领导说,给我一点时间缓冲。
可能当时正在气头上,下午的工作又让我太过难熬,我十分果断地说,既然都这样了,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于是,赶在临近下班的间隙,花了一个小时,我顺利地离职了。
说来奇怪,这份我曾经期待很久的工作,竟然只有两天是快乐的,一天是去报到,还有一天就是失业回家。
我明明是被辞退了,可却没有丝毫的伤心。相反,我感受到了一种释然、轻松和解放。
我,终于逃出来了!
不过,这种感觉也就持续了大概一个晚上吧。
2、失业之初:游荡、喝酒、爬山和看日落,以及抑郁情绪
第二天开始,迷茫和无力感开始滋生。
由于意外失业,生活戛然而止。这就像一头驴,突然不需要拉磨了,它竟然因为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而苦恼。
驴,本身并没有什么想做的。
从人的角度看,驴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休息;二是想想自己不拉磨了,还可以干什么?
可我偏偏是一头焦虑的蠢驴,既无法做到安心休息,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往哪儿去?这其中,还隐藏了一个被忽略的现实——那就是我没有了前进和思考的动力,从身体和心都没有一丝力量。
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那个终极、最底层的问题,要去哪里做些什么?我的人生该追求些什么?
具体到职业问题,我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只是我害怕重复之前的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我想过很多次,但一直没有答案。
面对失业本身,我甚至没有太多痛苦和焦虑。令我惴惴不安和麻木不仁的,是那空洞又未知的人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将我包围。
我陡然陷入到一种无力又茫然的境地,不想立马去找工作、也无法安心休息。没有感受到崩溃和绝望,只是突然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当然,如果咬咬牙,或许还有力气,可是咬牙往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一切都有那么重要吗?说不上多么失望,只是希望是需要力气的。
我成为了一个游荡者,任由自身的能量不断弥散和消亡。
起初的一段时间里,我最常做三件事就是:爬山、去海边看落日、以及晚上找个地方独自喝酒。
有朋友会劝我出去玩、吃好吃的、去做点什么……
可我却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就算玩也是要有力气的呀。这种感觉再熟悉不过了,工作日下班之后,甚至都不追剧,因为人有的时候,就是会累到什么都不想做,哪怕是玩。
比起集中精力去放松,宁愿什么都不做。
唯一的力气,就是去山顶坐着吹吹风。有人会问我,你去不想去更高的山吹风吗?我想要的只是在一个有绿意的地方吹吹风而已,不是爬更高的山,仅剩的力气只够爬一座小山了。
此外,那短短的一周中,我喝酒的次数达到了25年来的巅峰。我也会疑惑,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喝酒的呢?本来是那么难喝的东西。或许,我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种氛围和一种行为,目的是获得某种晕眩的错乱感。
更多时候,酒是一种催眠工具,虽然这很不健康。只是我会贪恋喝醉酒之后那种沉沉睡去的感觉。很久很久,我已经没有过那种安心又踏实的睡眠了。相反,失眠却成为了一种常态。
3、心理咨询:允许什么都不会改变、什么都不会发生
为了自救,我去找了心理咨询师。关于心理咨询,我有一些想要解释的,看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心理疾病。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师就像是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可信任的倾诉空间。
同时,心理咨询师也是很好的引路人。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不知道想要什么?只是周遭的雾太大,以至于我们迷路了。
咨询师所做的,并不是给你制造一条新的路,而是拨开你心灵的层层迷雾,卸下你的精神包袱,让你的前行更轻松一点、让你对自己的路看得更清晰、更坚定一点。
此外,在咨询师那里,我收获了耐心的倾听、理解和全然的接纳。而看似如此简单的东西,我在现实生活中却从未得到过。
6月4日,我正式开始进行心理咨询。
起初,我对咨询师说,一直以来,我都像是背着沉重的包袱在爬山,可现在没有力气了。我并不期待山上有什么风景,我只是一点都不想爬了。
咨询师告诉我,如果不想爬,完全可以停下来休息呀。
是啊,完全可以停下来休息。可是只要一想到,我背的包袱比别人重、我的山似乎更陡峭、我的身体素质似乎更差,我就觉得难过。我的身体可以停下来休息,可我的心却始终想着自己要落后了。
一种必须要往上爬的信念,深深地扼制住了我的神经,以至于让我在身体静止的时刻,大脑也没办法全然放松。
与此同时,我必须要面对另一个问题——那些沉重的包袱。
包袱是什么呢?
是孤立无援、是漂泊、是孤独、是不被理解、不被支持、是迷茫和虚空、是想要做一个好的打工人的信念、是想要做一个好女儿的责任、是对别身边人的过度理解、是渴望另一个人却始终得不到、是过去的种种不幸、是对未来的过度期待……
背着这些沉重的情感和信念包袱,我的精神世界终于开始了崩塌。而那个理智的渴望控制一切的我,对此束手无策。
当内心的孩子开始哭泣,一个再伟大的哲人跟她讲道理,她都听不进去的。此时她所需要的,只是一颗糖果、一个冰激凌、一件漂亮的裙子、一个拥抱,或者帮她擦擦眼泪。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是自己的暴君。我对别人总是很客气,可唯独对自己充满了苛责。我把别人当人看,却把自己当成可以被鞭策的动物,而且是被高度驯化的那种,被家庭驯化、被文化驯化、被社会驯化、被身边的人驯化,以至于最终发展成一种无意识的自主驯化。
我和我们都被驯化的太好了,作为孩子,作为女性,作为打工人,作为朋友,以及作为人。
我开始怀疑,为什么有礼貌就是好的?为什么必须要去追求一种强大?为什么积极乐观就是好的?
咨询师说,其实悲伤、脆弱、愤怒也可以是美好的,它们同样蕴藏巨大的力量。
我开始意识到,可以愤怒、表达不满、允许自己休息,那些被定义为负的能量也是一种生命力,悲观也是一种美,感性也是。
我把自己捆起来了,咨询师就是那个给我松绑的人,她没有直接帮我砍掉那些束缚我的藤蔓,那样太过粗暴,那些思想的藤蔓已经和我融为一体,成为了我的一部分。咨询师只是在一旁告诉我,有些藤蔓其实没必要的,在一次次的劝说中,我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给自己松绑。
但更多时候,我依旧是处于迷茫、无力、丧失、孤独、无望和空白当中。咨询师的帮助并没有立刻让我好起来,只是让我稍微松了口气。
4、《美国丽人》和佩所阿
在6月份,我还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看了14部电影,其中最喜欢《美国丽人》,那个中年男人任性地辞掉工作、辱骂上司、去快餐店应聘一份不动脑子的工作、对女儿的同学图谋不轨……说真的,我觉得他酷极了。
看了4本书,《你该找个人聊聊》、《独居日记》、《活下去的理由》、《惶然录》,每一本书名都是我的精神映照,其中最喜欢佩所阿的《惶然录》。
看佩所阿的时候,我很感动,激动到在床上鼓掌。我怀疑他患有长期抑郁症,可又觉得这个细腻、敏感、纯真、深沉、悲伤、纯真、爱胡思乱想的作家,太过迷人。他跟我差了一个世纪,可我们却是如此相似。我隔着时空,跟他击掌,我由衷地感谢,他写下了那些不让我孤单的文字。
除开看电影和看书,我还沉迷于看宇宙纪录片。在宇宙里,人类变得渺小,星球、星系、光年成为被频繁提及的计量单位。纪录片里说,整个宇宙都在走向毁灭、衰亡和无序。看到这里,我有些释然,因为人生也是如此。似乎唯有把自己置身于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维度,很多事都会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更多时候,我还是很无聊。最无聊的时候,我买了三个小球,试图像杂技演员一样,把它们扔来扔去。结果可想而知,我扔了大概三天,它们就被扔在在角落积灰了。
就这样,我无所事事地度过了整个6月。期间,我有意无意地催促自己,赶快行动起来,但却始终处于一种没有力量的状态,或者说是方向。
等待
5、渴望支棱起来,再次被打倒
我对咨询师说,我想要支棱起来,怀念那种有干劲的感觉。
咨询师问,你为什么一定要支棱起来呢?
我回,两方面,不希望自己落后,似乎只有支棱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关系,人们不喜欢一个“病恹恹的”人。可转念一想,别人的喜欢和在乎有那么重要吗?另一方面,支棱起来才有更多的可能性,才有机会变得更强大一些,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
咨询师问,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那个强大呢?
我说,强大是一种生存法则。过去的种种经历,给予了一种提示,只有变得更耐受才能活着。
咨询师说,你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小孩子了,强大并不是唯一的生存法则。每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总会归咎于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可这套逻辑太过简单,也造成了许多负担。
每当你爬上一个平台,你就会想着,着手准备去爬另一个更高的平台,你没有待在此处享受过抵达之后的喜悦,你没有欣赏过这一个平台、这一个阶段的风景,你永远都在想着赶路。
强大和行动不是绝对正确的生存法则。停下来,慢一点,降低期待,允许自己不做什么,也是一种方式。
听到这些的时候,我笑了,也释然了。我以为进步、向前就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包括了解更多关于心理、精神层面的理论,就能更好地安抚自己,可到头来却是责怪和不安。
咨询师说,你得去学着接受无聊、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以及什么都不会改变。
我开始允许等待、无聊、以及什么都不发生!
6、云南之行,蓝天白云给予短暂的治愈
转折发生在7月14日。
那一天,我在某社交平台约了一个同处于低谷期的女孩。我们见面、聊天、喝奶茶、谈论现状和打算,然后提到旅游。
一开始,我们甚至都没想好去哪儿?去多久?以什么方式?
聊着聊着,我们开始看旅行推荐、逛豆瓣小组。最终,我们跟一个从广州出发的男生联系上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女孩就踏上了去云南的旅途。
这是我人生中最仓促的一次出行,没有规划、没有攻略、和不认识的人,从开始计划到出发不到12小时,其中还有一半时间在睡觉。同时,还是和陌生人一起旅行,这对我而言还是有些疯狂的。
然而,这一次旅行,却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快乐、最满足的经历之一。这也是我工作之后的第一次旅行,很难想象,大学期间那么喜欢旅行的我,在经济宽裕之后,却彻底丧失了旅行的兴趣。
云南之旅,就像是一次出逃。虽然仓促,但却没有反悔的机会。有时候,不规则,确实能够收获一些意外之喜。
之后的半个月里,我们从广州一路开车,抵达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虎跳峡、泸沽湖。云南的天空真的很美,大朵大朵的云,就像是从地上升起的城堡,干净、纯澈,仿佛触手可及。
更多时候,我们都在赶路,但路途的风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愉悦。从拥挤炎热的深圳来到广阔干净的云南,我的心也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在云南的这十多天里,每一天都很快乐。虽然风景很美,但我更喜欢的是那种在路上的感觉,每一分钟都是享受,不用刻意去规划行程,大的目的地就那么几个,我只需要享受路途的风景就好了。
云南的天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心中的阴霾也被驱散了。我感觉到被治愈,原来人生还有一些值得追求的东西,就像云南的天一样。
云南之行,确实让我开始生出一些关于未来的希冀,比如,在冬天的时候去东北看雪,在极其冷峻的氛围中感受一些温暖,冒着热气的咖啡,咕噜咕噜的火锅,烧红的炭火,让人脸红的温酒,暖烘烘的房间,或白或蓝或红的羽绒服,毛茸茸的帽子,臃肿的身体,白茫茫的大地,微笑的脸庞,因为寒冷而抑制不住的尖叫,面对一片苍茫和静寂发出感叹并由衷地觉得幸福……
关于云南之行的细节,我之后会专门写文再说。
在我精神崩塌和重建的过程中,云南之行也不过是一个很小的细节。
7、回到深圳之后的再度跌落
事实是,我并没有因为去了一趟云南,从此生命就有了力量。这就像是,人不能指望去一趟西藏,就获得灵魂的救赎。这世上,本就没有如此简单的救赎。
从云南回来之后,我的生活并没有转好。相反,我很快又滑向了孤独和虚无的深渊。那些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做什么工作、选什么行业,再度笼罩在我周身。
我的这种状态,被一个叫乔治·佩雷克的法国作家写了出来。他在《沉睡的人》中写道:“你二十五岁,有二十九颗牙,三件衬衣,八只袜子,基本你不再看的书,几张你不再听的唱片。你并不想回忆别的事,无论你的家庭、你的学业、你的爱情、你的朋友、你的假期,还是你的规划。你旅行过,没有从几次旅行中带回任何东西。你就干坐着,你只想等待,一直等到再也没有什么可等的了;等到夜晚来临,打了终点,一天天逝去,而记忆也渐渐淡漠了。”
我还是过得麻木又盲目,无数次地打开手机,刷一些毫无营养的视频,看一些垃圾内容。
就这样,过了大概半个月,直至8月中旬,我开始想着找工作的事情。我发现,就算等下去、休息下去,生活依旧一片空白。
此外,由于长期独居,加上情绪状态不好,又长时间处于不跟人交流的状态,我十分渴望有另一个人的存在,需要一种亲近和联结。
孤独一次次袭来,但开口说话的欲望却不断降低。
我开始进行自我劝说,去做一些很微小的事情,比如,吃健康干净的饭菜,好好睡觉,买一些水果,不要去喝酒。
当然,找工作的念头并没有很快付诸实践,因为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该找些什么?
8、职业咨询和儿童游乐园陪玩兼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又找了新的咨询师,把问题聚焦于职业咨询。
前几次咨询,咨询师一直在试图挖掘我的兴趣和价值观。我也积极地顺着这条路径,一遍遍反思自己之前的经历。
我对咨询师说,路边卖煎饼果子的都比我的工作有价值。他们制作的煎饼至少有饱腹的工作,我那份文字工作却仅仅是在制造垃圾,对我消耗太多太多。我说,我想去做一些不动脑子的工作,完全依靠体力。
起初,咨询师也是一遍遍带来挖掘过去那份工作的价值,试图调整我那些极端否定的观念。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4次咨询,此时,已经是8月底。
我告诉咨询师,虽然没想好,但该回去工作了。
咨询师问,为什么是应该?
我说,休息了太久,再等下去没有意义了。
咨询师又说,你都休息这么久了,多这一会儿没有关系的。她又提醒我,你之前那些想要去尝试的体力活,完全可以去试试啊,反正你还年轻,没什么失去的。
是啊,没什么可失去的。
当天聊完,我就找了一份儿童游乐园陪玩的兼职工作。隔了大概一两天,我就去工作了。去之前,我还在心底默想,自己就跟三和大神一样,打上了日结工。
对于这份工作,我还是有期待的。因为喜欢孩子,所以畅想着陪玩应该很开心才对。
可真正去了之后,我才发现这份工作,实在太过煎熬。说的是儿童陪玩,但实际上就跟保安一样。只不过保安是守大门,我是守滑滑梯。我的工作很简单,只需要站在滑滑梯旁边,提醒孩子排队、以正确的姿势滑落。
那一天,我从中午中午十二点站到晚上九点,全程不能看手机。期间,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和45分钟的晚餐时间。由于怕麻烦,我只在休息和吃饭的时候喝水和上卫生间。
这一份工作,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基层的劳动服务人员,是没有任何尊严的。他们需要穿着统一的服装,梳着同样的发型,一举一动都被监控室的管理人员紧紧盯着,耳朵全程听着他人的指挥。兼职的基层服务人员,就更没有尊严了。
工作期间,他们没有休息,甚至连最基本的穿衣自由和卫生间自由,都被剥夺。
除开劳动尊严问题,另一个就是重复体力劳动对情绪的消耗。
我本以为,单纯的体力劳动由于不需要动脑,所以会很放松。但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它太过重复和无聊,会让人觉得煎熬,消耗情绪,而且因为它没有任何成长空间,所以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劳动价值感。
这一段短暂的兼职经历,彻底打消了我关于体力工作的幻想,无论是保安、咖啡师、便利店员、服务员还是理货员,或者我羡慕的煎饼摊主,都需要面对无聊、重复、低尊严和低价值感的困境,而这种种恰恰是所不能忍受的。
果然,只是实际的体验才会带来最痛彻的领悟。
重建
职业咨询和兼职体验之外,我还在如饥似渴地通过书籍和播客,进行自我拯救。
在8月中旬到9月初的一段时间,三个人的思想和观念给了我很多力量和改变,他们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以及《翻转电台》的主播李厚辰。
9、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
罗洛·梅有一本书加《人的自我寻求》。这本书我几年前就看过,而且看过好几遍了,每一次看都觉得被击中。
或许是因为时机问题,直至今年,我的观念才真正被罗洛·梅重塑。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罗洛·梅就提到,当代人最大的两大困境就是孤独和空虚,而孤独和空虚最后都会以焦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我们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
这不就是我吗?
常年被孤独和空虚困扰,具体而言就是十分渴望亲密关系,总觉得一段亲密的高质量关系可以解决缓解我的很多问题。
罗洛·梅打破了我的幻想。
在他的观念中,孤独和无聊都源于自我的空洞。由于自我太过空洞,所以总是渴望通过与他人和外界的联结来确立自我,可事实却是人们总是最关心自己,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更是一种妄念。
接受了这一点之后,我不再把孤独看成一个需要解决的困局,而是从寻求他人开始转向寻求自我。
与此同时,罗洛··梅还重塑了我的另一个观念,那就是人生本来不存在任何所谓的意义和固有的价值观标准,我们不能总是等待,亦或者只是寻找,而是去创造、去建构。
人活着,要勇敢地拿回意义的定义权和创造权。
10、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随之而来的“北美二舅”欧文·亚隆,进一步帮我夯实了以上观念。
欧文·压控说,人有四大终极命题——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至今,我看了三部分,只剩下死亡部分没读,但从欧文·亚隆和罗洛·梅这里,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向死而生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加缪的那一句,“自杀式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也终于第一次被理解。
关于死亡和人生意义的诸多论证,我不是第一次听、也不是第一次看相关的书籍了,但欧文·亚隆的确给了一个更高透彻的理解。
存在主义流派的心理学,都十分强调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种选择,也包括不选择自杀,而是选择活下去。
跟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埋怨,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我的个人选择,我只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一旦有了这种观念,人就容易滑向消极的深渊,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外界、推给宿命,两手一摊,任由命运的车轮碾压自己。
可欧文·亚隆说,你完全有选择自杀的理由。
当然,很多人会说,我放不下父母、我害怕痛……所以某种程度上,还是你自己选择了继续活下去不是吗。
往下想,既然我们能自主地选择活下去,那我们也能自由地选择如何活?承认我们的自主性,会让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掌控感,而不是任由自己被命运的波浪冲刷。
所谓自由和责任,是一种敢于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态度和勇气,而不是把所有的一切推给生不由我、推给家庭、推给过往和命运。
我相信命运,但我也终于开始相信,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中,选择如何活?以什么态度活?
说完了自由和责任,欧文·亚隆还帮我解决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生意义。
我也是第一次对人生本没有意义,要去创造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很多人在论述人生意义这个命题时,似乎总在假设人生就一定得是有意义的。可关于这个意义是什么?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那是因为它本来就没有答案。
按照世俗的标准,获得成功的事业、美好的爱情、美满的爱情就叫有意义。可问题在于,这个意义是谁规定的?他凭什么有资格规定?
更何况,按照这个标准,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可能都是一地鸡毛。其实没有这个他,而是一套既定的社会价值体系,可既定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对的。
所以说,比起世俗的价值标准,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尺度。
这么简单的道理,5世纪前,一个叫普罗泰戈拉的哲学家就说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那么,我们也可以自己人生的尺度。比起信奉他人,我们更要成为自己的神。
另一个关于的意义的思考,我们常常说,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一抔黄土。
欧文·亚隆说,就算生命永恒,过去也只会成为回忆,也是一种消逝,那么同样也没有意义。所以说,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永恒的存在,而在于那时那刻、此时此刻,你经历了什么、感悟了什么?
体验本身,即是生命,便是意义。
我也在欧文·亚隆那里得到了关于行动和思想的启示。
很多时候,我总会被教导,不要想那么多,要去做,可实际上,做跟想一样重要。
欧文·亚隆说,思考是行动的序曲,而不能作为行动,行动需要带来外部结果的改变。
那如何才能从思考到行动呢?
其中要经过决定意志和愿望这两步。
所谓意志,就是要意识到自己能为自己负责,能为未来负责。
当然,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为未来负责也意味着否定那些可以作为避风港的过去。欧文·亚隆说,要相对负责。比如,对于一些没有负责能力时发生的往事,不必太过苛求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对现在和未来负责。
一旦意识到自己需要并且能够对很多事情负责,那么进入下一步,如何选择?这也就是意愿的问题——该往哪儿走!
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注意。欧文·亚隆给出的解释,人们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掩饰自己的意愿,或者为了这一种意愿而放掉另一种意愿。发现自己真正意愿的过程,就是与自己感觉和体验相连接的过程。
“负责任的行动始于愿望。如果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渴望,他才能为自己而行动。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渴望,不能产生愿望,就无法想象自己的未来,而负责任的意志就会夭折。一旦愿望具体化了,意志的过程就会启动并最终转化为行动……在愿望和承诺之间需要对自己做出承诺,需要限令自己为此事全力以赴。”
11、李厚辰《翻转电台》
说完了欧文·亚隆,接下来是李厚辰老师,他在职业方面给到了我很多启发。
他有一档节目叫《翻转电台》,有一期节目叫“人格测试与志业选择,什么叫我更适合从事的工作”?
恰逢此时,我正在进行职业咨询,并试图通过过往经历和职业测评,去寻找一个更适合我的职业。
李厚辰老师,打破了我的幻想。
他说,根本并不存在所谓的人格测评能帮我们选到合适的工作。就比如,我们常常觉得喜欢跟人交流就适合做销售,可销售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用简单粗暴的人格特质去推演职业选择,本来就是一种妄想。
面对职业选择,我们总会思考自己喜欢什么?
可问题在于,很多人压根就不喜欢工作。说到喜欢,难道睡觉、吃饭、玩游戏、追剧不更让我们喜欢吗?
所以职业选择的关键并不在于喜欢,而在于去探索,你觉得什么真正重要?
李老师提到,他做了很多哲学和经济学的节目。做这些节目的过程,也有很多枯燥和琐碎,并不总是很享受,而他之所以愿意坚持下去,是因为他觉得哲学和经济学很重要。
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是拿自己的先天禀赋和职业的特质去匹配,而是来源于我们对某一件事的理解和决断。如果你真的一件事足够重要,那么你甘愿为此付出。这就像是一个看起来擅长社交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天生就更会社交,而是因为他觉得社交重要,所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很多社会化技能都是这个道理,因为重要,所以选择、所以精进,所以收获更多的成长。而职业就是投身到具体的事当中,把它的重要性挖掘和呈现出来的过程。
职业如此,人生也是如此。你看重什么,便去选择什么。
领悟和重新出发
9月初,我开始改简历,找工作。面试的第二家,我就接下了一个offer。这一次,我没有执着于大的公司、职业前景。
就现阶段的我而言,好好爱自己、好好照顾,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如今,新工作已经过去了两周,我收获了平静和放松。
我开始了一种自我调侃,我不是一个好的打工人,不是一个好的女儿。
但我是一个不错的聊天对象、一个不错的思考者、一个坚持写日记的人、一个行动力不错的人、一个不错的自我探索者、一个勇敢的漂泊者、一个忠实的播客听众、一个虔诚的阅读者……
抛却成家立业赋予给我的角色,我其实还蛮喜欢自己的,最喜欢的部分是很容易被打倒,但也很容易站起来。
最后,留下一段我很喜欢的诗吧。
一个人应该能够换尿布,策划战争,杀猪,开船,设计房子,写十四行诗,结算账户,砌墙,接脱臼的骨头,安慰濒死的人,服从命令,发布命令,携手合作,独立行动,解数学方程,分析新问题,铲粪,电脑编程,做出可口的饭,善打架,勇敢地死去。只有昆虫才专业化。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时间足够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