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关于生病的辞职报告六篇—生病辞职报告怎么写简单点?

时间:2023-04-06 09:06:4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前面发了篇有关张颐武教授116字语病文的头条,让我真正体验了一把“网暴”的厉害。作为语文老师,我不过是在看过修改文之后,觉得从严格语法的角度,这段文字没有夸张的十几处错误,然后觉得修改者要么自己水平不够,弄巧成拙了,要么就是恶意修改。

结果微头条发出去之后,展现和阅读虽然不多,指责我的却“铺天盖地”,细看留言,基本都在指责我为什么为“恶人”张本,为什么替名不符实的水货教授说话,言辞激烈者更是上升到人格批判的高度,说我是张教授的徒子徒孙,说我和张教授同病相怜,说我“如此语文教师”、误人子弟的,还有善意的老者给我发邮件,让我“为天下学子计,及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浪子回头,悬崖勒马,不要再为虎作伥了”。

更有好事者反过来试图挑出我文字中的语病,找到我文字中“指摘”和“是否是”两处,质问我为什么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

我不认识张颐武教授,也不知道他的学术和人品,也知道他后来硬生生把别人的纠错给怼了回去,进而在网络上掀起了更大波澜。但我发这段文字仅仅是就事论事而已,我是想告诉大家:这段文字没有那么多语病,纠错者要么是纠错地方了,要么是纠错方式不对,要么就是怀着恶意在纠错。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点和第三点兼有。于是我就用我自己的文字随便输出了自己的小感想。

我不是心理学家,更多时候,我也是个吃瓜群众,也有一个合格吃瓜群众必备的素质:吃瓜不嫌事大。尤其喜欢吃名人的瓜,人越出名越好,瓜越大越好。最近一次吃瓜,是王力宏的瓜,虽然有些毁三观,但是也的确有了点低级趣味的满足感。

张教授名气远没有一二线明星那么大,但北大教授的牌子足够唬人,就这块牌子顶在头上,相比于普罗大众,也是名人了。名人犯错,当然越错越好,这样瓜才越大越甜。

可这是正常人该有的心态吗?比自己地位高、光环大的人平时“高高在上”,触不可及,一旦有机会就狂踩在脚下,以弥补自己相比于自己优秀之人的心理落差?所以当有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路人甲写了段“为恶人张本”的文字时,名人的瓜就有可能不甜了。

我想申明几点:

一是我并不为谁辩护,只是就事论事的发表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从语文老师对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理解的角度。

二是我的观点态度是我的个人见解,和我的人品、教学水平无关。

三是在指责这段文字之前,可否先弄清楚这段文字究竟哪儿错了,哪儿没错。总不能你自己读了不爽口,就说是错了吧,别人说错了,你就跟着说错了吧,就说是没水平吧。古代经典中许多读起来“诘诎聱牙”的作品,现当代散文里一口气读不下来的句子也有不少,更何况这样一段头条文字,手机输入,本来就很随性,为什么一听人说有十二处错误,且“拒不认错”,就群情激奋了呢?稍微有人“拨乱反正”一下,就群聚而笑之,群起而攻之了呢?

四是教授有没有水平,管窥这段文字就下判断是否有些武断?想要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是否要看他的学术成果?中文系教授就不能“我手写我心”了?就必须每段文字大家都读起来爽口了?

五是张教授回怼别人的指摘就是他的心胸狭隘?就不配当教授?我要是没那么多错被人指出那么多错,还阴阳怪气,我也会口吐莲花。谁不会呢?干嘛要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呢?我们的传统中,文化人很狂的很多,有的甚至成了名人轶事,《世说新语》中俯拾皆是,鲁迅去世前还“一个人都不宽恕”呢?影响他的伟大吗?


下附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对这段文字及修改的理解,不足之处,大家指正、谈论:

第一句

专家作用不能忽视,

解析:“专家作用”改成“专家的作用”,改不改都可以。谈不上错误。

第二句

有叶财德这样一些专业的有经验的社区防控的专家的指点帮助,

解析:该句并不独立成句,而是作为后面“上海防控水平有了提高,总体感染下降了”的修饰成分。“有叶财德这样”被红线划了出来,应该是想表明该处有错误,但“叶财德”在本句中并不是主语,而是与“这样一些”连在一起作为“专家”的定语,意在指专家都是和叶财德一样的。这个句子的主语“专家”有多层定语,分别是“叶财德这样一些”、“专业的”“有经验的”“社区防控的”。多层定于之间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候用“的”,有时候不用“的”,是根据说话人的习惯和想要表达的重点来的。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的现象在长句子中比较常见,比如“一些上有老下有小的每天起早贪黑也才能维持家庭基本运转的丝毫不敢休息不敢生病更不敢辞职的被生活的重压压得喘不过来气的八零后家长们……”。这样的长句在外文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和一些现当代作家的散文作品中比较常见。短句子简捷有力,长句子节奏舒缓,各有所长。

所以“把社区防控的专家”改成“社区防控专家”,没有必要。

一般人读文字,习惯于读短句子,但并不意味着长句子就是病句。

第三句

伤害的防控水平有了提高,总体感染下降了。

解析:这个句子前半句没问题,后半句“总体感染下降了”严格来讲是有语病的,这是语文病句改错的基本题型,搭配不当,改成“感染率下降了”是对的。教授的表达有点随意。

第四句

这当然伤害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解析:这句话有个明显的错误就是“这当然上海的”,当然后少了一个“是”字。其实但凡用手机玩微博或头条或其他平台的人都知道,这种错误只能算作输入性错误,不能算作是知识性错误。张教授应该是写完就发了,没发现。我自己写头条,发了之后再撤回来修改漏字漏词,调整语序的也不少。

另外就是“上海的所有人”,修改成“上海所有人”,如果细究,二者语意还是稍有不同的,但是从语法上讲,“的”去不去都可以。

第五句

现在把社会救治提高,

解析:这句话和“总体感染下降了”犯了同样的错误——搭配不当,提高的应该是能力,所以改成“现在把社会救治能力提高”是对的。这两处错误,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说实话都不应该这样搞,张教授表达的太随意了。

第六句

让全国的高水平专家多指点。

解析:改成“让全国高水平的专家多指点”,改前改后两句“的”的位置不同,表意略有区别,从语法上讲,都不是病句。

第七句

上海的团队勤能补拙,认真学,

解析:“上海的团队”和“上海团队”同样是“的”的使用问题,前面已经说过,原句无语病,不再赘述 。“认真学”改成“认真地学”,改后“认真地学”和前面“勤能补拙”构成形式上的对应,但原句子既没有语病,也没有表意问题。不用改。

第八句

解析:“也能快速提高”,为什么要把“也能”去掉呢,作者原意很明显是指,上海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相比于其他大城市,做得没那么好,但只要“勤能补拙,认真学”,就“也能”快速提高,和其他城市表现得一样好了。为什么要去掉呢?

第九句

上海加油。

解析:句号改成感叹号。改后感情更充沛。但这个算不上是语病吧。两种可能,一是微头条、段文字,作者没那么较真这些标点符号;二是也许作者就是这个情感表达呀。不论怎样,都谈不上是语病。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