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设立专项基金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的实施意见(试行)》(简称《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规范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简称《指导意见》)。
7月3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退役军人厅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这两个试行意见的主要内容,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一、关于设立专项基金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的实施意见(试行)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研究出台了《实施意见》,自8月1日起施行。政府出资设立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基金,初期规模50亿元,市场化管理运作,取得的收益缴入省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专项用于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六项措施:
(一)创业扶持方面
针对退役军人创业缺少启动资金等实际困难,专门制定了扶持措施,为他们创业起步添柴加油,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一是对退役军人申请创业贷款给予一定贴息支持。其中: 退役军人个人自主创业贷款和其创办的小微企业初创期(注册登记3年内)创业贷款,分别给予最长3年和最长2年全额贷款利率贴息;退役军人创办的小微企业后续发展申请的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按贷款利率的50%,给予最长2年贴息。
为便于退役军人创业获得信贷资金支持,7月份,我们与农行、建行、邮储银行3家银行反复洽谈,签订了退役军人创业贷款服务合作协议。三家商业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为退役军人提供专属创业贷款服务项目。
在创业初期,商业银行提供退役军人个人自主创业贷款和创办的小微企业初创期创业贷款,个人最高2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50万元贷款额度,最长3年。
在后续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提供退役军人创办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最高15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3年;抵押贷款最高500万元,最长期限3年。
二是鼓励初创小微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凡初创小微企业与退役军人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保满1年,每吸纳1名退役军人,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若初创小微企业是退役军人创办且满足上述条件的,每吸纳1名退役军人就业,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励。
三是每年选树一批退役军人创业典型,大力宣传表扬,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励更多的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建功新时代。
(二)困难帮扶方面
广大退役军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国家安危和民族大义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贡献青春、流血流汗,他们退役后,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年事已高常年经受疾病困扰,有的因重大变故生活遇到了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要求建立兜底保障的困难援助机制。刘家义书记亲自指导制定了帮扶措施,要求与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相衔接,在全面享受普惠性社会保障政策后,仍存在基本生活特别困难的帮扶对象,针对其困难类型分类施救。
一是大病专项救助。患重大疾病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报销补偿后,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仍然较大,按照5000元(含)-2万元的救助50%、2万元(含)-5万元的救助60%、5万元(含)-10万元的救助70%、10万元(含)以上的救助80%的标准,实施专项救助,单次救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二是给予生活困难一次性帮扶。生活不能自理或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必需开支较大,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范围后,基本生活仍特别困难的,给予3000元-1万元的一次性帮扶。
三是突发意外一次性应急援助。因遭遇事故、灾害等突发意外,造成人员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后,家庭基本生活仍特别困难的,再给予5000元-3万元的一次性援助。
二、关于加强和规范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
2017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全省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设立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这是一项创新兜底措施。截至2019年4月1日,全省共有专项公益性岗位退役士兵14.17万人,各级财政累计投入76.14亿元,使用单位100%缴纳社会保险,为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对岗位性质认识不明确、岗位开发不够科学、薪酬待遇不统一、岗位管理不严、考核不规范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先后赴13市、40多个县(市、区)开展调研,召开各种退役士兵座谈会10多次,邀请50多名市、县退役军人部门负责同志座谈讨论。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出台了《指导意见》,重点解决四个方面问题:
(一)明确岗位性质。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是由政府出资设置、专门用于促进就业困难退役士兵再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是政府为解决退役士兵再就业困难提供的过渡性兜底措施,不是重新安置。从事公益性岗位的退役士兵不属于使用单位正式在编职工。退役士兵与专项公益性岗位管理机构签订的劳动协议,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二)规范岗位开发原则和适用范围。退役士兵专项公益岗的开发坚持“因岗选人、按需开发”原则,让退役士兵文有所施、武有所用,尽量发挥他们的专长。适用范围包括5大类20多个岗位,各市可结合实际合理开发,对于前期已经开发但效果不好的岗位要进行调整,坚决杜绝因岗位开发不合理导致人浮于事的情况。
(三)统一薪酬待遇。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薪酬待遇包括基础薪酬和考核奖励两部分,基础薪酬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考核奖励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执行,薪酬待遇大致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6倍。《指导意见》出台后,各市现执行待遇,低于这个标准的,应尽快按此标准执行;高于这个标准的,可以继续执行现标准。
(四)加强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明确使用单位要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开展评先树优活动,严格考勤考核。对爱岗敬业、业绩突出的退役士兵,给予表扬奖励。《指导意见》还列出了8种情形负面清单,对具有负面清单情形之一的退役士兵,依规终止其专项公益性岗位劳动协议并取消待遇。对于管理不到位的使用单位要通报并限期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相关规定严肃问责。
1
问:退役士兵申请专项公益性岗位的条件是什么?有时间限制吗?
答:为了保持政策连续性,这次《指导意见》对退役士兵申请专项公益性岗位的条件继续延用2017年5月的规定条件,凡是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且选择由安置地政府安排工作,未能就业或下岗失业且目前仍有就业能力但就业困难的退役士兵,都可以申请到专项公益性岗位工作,这保持了工作连续性。但需要说明的是,单位能够正常生产经营、并能够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的,退役士兵如果通过自动离岗或主动辞职后选择专项公益性岗位,是不予支持的。
问:自2017年实行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以来,帮助有实际困难的退役士兵解决了基本就业问题,但主持人刚才在解读中也提到,这毕竟是一项兜底措施,请问,专项公益性岗位是否建立退出机制?
答:这次在《指导意见》中,我们明确提出,鼓励各市探索拓宽公益岗退出渠道,退役士兵可以通过考试、应聘、自主创业、转岗等方式退出专项公益性岗位;公安、综合执法等单位招聘辅警、协勤时,要优先招录专项公益性岗位退役士兵;村(社区)“两委”换届和调整,优先推荐工作实绩突出、工作能力较强、热心群众服务、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符合条件的专项公益性岗位退役士兵,进入“两委”班子;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定期面向专项公益性岗位退役士兵进行定向招聘。通过这些途径,引导有就业创业能力的退役士兵逐步退出公益岗,从事更能体现自身价值、更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问:退役军人有了这么多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好政策,具体怎么办理?
答:为便于退役军人办理和规范基层操作,按照“一次办好”改革要求,我们同步制定了具体操作规程,着力简化办理流程,要求基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所有申请事项编制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让申请人看清楚看明白,确保一次办好。同时,建立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让信息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我简要介绍一下创业贷款贴息和困难帮扶办理流程。
创业贷款贴息:退役军人先办理创业贷款,到创业地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身份资格认定,提供退役军人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出资证明书、信用记录等资料,以及创业项目计划书,填写《退役军人创业贷款资格认定表》。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信息查验,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审查后出具资格认定证明,经县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审核同意后,将申请材料转交经办银行。经办银行审核贷款申请,履行调查评估等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并将贷款审批资料送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一份存档。办理贷款后,退役军人无需提交贴息申请,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按照经办银行提供的贷款审批资料、偿还记录等,履行内部程序后,将贴息资金拨付至借款人。申请资料及信息将在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及经办银行之间共享,尽量让退役军人少跑腿。
困难帮扶: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带着身份证、退役军人证(优抚证)以及医疗费用单等证明材料,到所在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或村(居)委会提出申请。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或村(居)委会对申请人情况核实后,由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入户调查实际生活状况,符合条件的,报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与民政等救助部门比对申请信息和已享受救助信息。主要了解是否已享受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如果没有,及时转介救助主管部门,纳入普惠性社会保障后,再评估是否还存在困难。完成审核符合条件的,在所在村(社区)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县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研究审批。
来源:山东省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