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广发银行辞职报告模板 广发银行试用期辞职流程?

时间:2023-03-22 05:58:3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16年,广发银行在年报中解读国内经济时用了一句话“总体运营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时年广发银行刚刚完成一轮大的换血行动,中国人寿集团接手花旗集团和IBM所持广发银行股权,在广发银行持股比例达到43.686%,成为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

用广发银行的话来说,2016年对于广发来说,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

在这一年,广发银行还荣获了不计其数的来自行业协会以及媒体的各种荣誉:全国推进西格玛管理先进单位(中国质量协会)、中国银行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最佳科技创新私人银行(亚洲货币)、年度最佳品牌建设银行(金融时报)、年度卓越手机支付银行奖(经济观察报)……当然还有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颁发的“2016年度客户口碑最佳客户联络中心”,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因为乱发奖项而被民政部取缔。

除了这些精神上的荣誉,广发银行在经营业绩上也实现一个重大突破,2016年总资产突破两万亿人民币。

只不过,作为全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这个重大突破对于广发来说,来的太晚、来的太迟了。招商银行早在2009年总资产规模就已经突破两万亿,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在2010年超越两万亿,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在2011年实现这一目标,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超越,近年来表现一般的华夏银行也在2015年实现总资产规模超过两万亿。

而在近年来大批城商行、农商行上市的背景下,从2011年就冲刺IPO,现在仍然上市遥遥无期的广发银行更是显得落寞。

“总体运营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不仅仅可以用来解读国内经济,用来描述广发银行的发展历程,也或难有更恰如其分的表述。

从“敢为天下先”到“甘为人后”

广发银行1988年9月成立,总部位于广州市,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31年前,广发银行位于中国改革开发的最前沿,“敢为天下先”是其至今仍经常提到的词汇之一。

1995年,广发银行在国内推出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标准信用卡,开启了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帷幕。如今执股份制银行牛耳的招商银行到2002年才开始推出信用卡业务。到目前为止,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仍然处于前列位置。截止2018年底,广发银行信用卡发卡量6994万张,贷款余额为4855亿,仅次于招商银行的8430万张和5754亿。

2018年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对比(单位:万张)

时间倒退十几年,在2001年,广发银行总资产规模746亿,当年实现营收69亿,净利润2.75亿。当年同样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安银行(当时名字还叫深发展,深圳发展银行),资产规模为1201亿,营业收入为43亿,净利润4.02亿;民生银行当年资产规模1389亿,营业收入51亿,净利润6.46亿。在早一年,兴业银行在2000年总资产规模856亿。从总体上来说,大家起点基本相差不多,营收方面甚至还占有一定的优势。

如今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总资产已经突破6万亿,平安银行也超过3万亿,而广发银行仍然踯躅在2万亿的规模。

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对比(单位:亿)

备注:兴业银行为2000年数据,中信银行为2002年数据

营收上,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都已经迈入千亿营收俱乐部,2018年广发银行营收刚刚接近600亿。

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对比(单位:亿)

备注:光大银行为2003年数据、中信银行为2002年数据、兴业银行为2003年数据

2003年时候兴业银行净利润只有5.57亿,2018年兴业银行净利润超过600亿,达到612亿。而广发银行2018年净利润只有106亿。即使近年来发展缓慢的华夏银行,2018年净利润也已经超过200亿,达到208亿。

9家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对比(单位:亿)

备注:中信银行为2002年数据、兴业银行为2003年数据

努力实现全国一流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是广发银行多年一直强调的努力方向,但是从经营业绩上来看,广发银行距离这个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不稳定的股权和不稳定的管理层

广发银行2001年实现净利润2.75亿,到2004年下降到1.3亿,2005年和2006年更是出现了亏损,两年分别亏损6.92亿和6.24亿。营业收入也徘徊不前,从2001年的68亿,缓慢增长到2006年的133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广发银行剥离资产、引资重组。广发银行的改制在当年也是颇受瞩目,体现了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勇气和魄力。

以花旗集团为首的财团在广发银行引资战中,击退分别以法国兴业银行和中国平安为首的两个财团,夺下广发银行85%左右的股份。根据外资持有中资银行不得超过25%股权的法律规定,以及全国性商业银行单一股东持股不得超过20%的银行监管规定,花旗集团、国家电网、中信信托和中国人寿分别持有广发银行20%股份,并列第一大股东,IBM持股3.686%。同年11月,广发行完成重组,花旗管理团队进驻。根据股东协议,银行的日常经营和管理由花旗集团主导。

此前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曾将深发展相对控股权交给美国对冲基金新桥集团,新桥获得完全的经营权,整顿改造深发展几年后,将所持控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平安银行。

但是这次在广发行的案例里,则没有决定把股权和经营权全部交给外资银行。广发银行董事长由广东方面的李若虹担任,行长则由花旗集团派出的外籍行长辛迈豪担任,但事实最终表明,这种过于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 ,造成了内部管理矛盾,中外股东之间的格格不入即可暴露。管理层分成了花旗、国寿和“老广发”三派,三大派还有很多小派系,互相牵制。

以零售业务见长的花旗银行看到了未来中国市场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试图把广发银行的业务重点放在中小型企业贷款和零售银行业务上。但是这个发展规划几次在股东那里过不了关。

2009年辛迈豪任职满三年,调往花旗银行新加坡分行。辛迈豪曾誓言要三年再造一个广发银行,2007年到2009年,广发银行的净利润确实扭亏为盈,分别为26亿、27亿、33亿,但是营业收入徘徊不前,分别为123亿、177亿、151亿,与2006年133亿营收相差无几。营收不变,净利润的增长只能靠压缩运营成本来实现。

广发银行2004年到2009年营业收入变化(单位:亿)

辛迈豪力图将广发银行总资产规模做到1万亿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2009年广发银行总资产规模只有6664亿。而这一年,兴业、中信、浦发、民生等都已经奔向2万亿的路上,招商银行开始崭露头角,超越中信银行,成为第一家规模超过2万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9年总资产对比(单位:亿)

辛迈豪留下的一个重要“政绩”就是更加注重广发银行品牌建设,要求品牌概念要有国际影响,要体现出一个强大的、不断扩张的广发。至今广发银行仍是少有的在每年年报中开辟专门章节介绍当年所获奖项的银行之一,对品牌的重视可见一斑。

2009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长董建岳空降广发行,接替李若虹成为新董事长。曾担任花旗台湾分行行长的利明献接替辛迈豪出任行长一职。股东方希望通过人事变更来调节国资、外资之争,摆脱机构改革进展缓慢的问题。

董建岳曾出任中行总行信贷业务部副总经理、中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等公司业务职务,更加熟悉公司业务。各家银行发力零售端的时候,广发银行在对公业务上明显投入了更大的资源和精力,这也导致2010年之后,广发银行净利差几乎逐年下降,2018年净利差只有1.06,比2010年下降了60%。以银行万亿的贷款规模,净利差下降1%,就意味着税前利润减少100亿。

广发银行净利差变化(单位:%)

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18年净利差对比(单位:%)

2018年,广发银行的净利差只是招商银行(2.44)的43%,光大银行净利差1.5,比广发银行多了41%。

2018年广发银行总贷款额1.3万亿,平安银行在2016年总贷款额1.4万亿,光大银行在2014年总贷款额1.2万亿,对比这三家银行在同等贷款规模的情况下营收,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贷款规模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广发银行净利息收入远远落后,甚至只有平安银行的30%。

广发、光大、兴业同等贷款规模下净利息收入对比(单位:亿)

导致净利差下降的原因之一,从存款结构上可以看出端倪。2018年广发银行来自公司的定期存款6599亿,占全部存款的50%,平安银行来自公司的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44%,浦发银行这一比例为41%,中信银行为38%,招商银行这一比例更低,只有23%。

银行来自公司的、来自定期的存款越多,意味着银行的资金成本就越高,利润空间就越小。

我们以招商银行2018年数据为例,公司定期存款的利率远高于活期利率,来自公司、来自定期的存款越多,就意味着更高的资金成本。

从2012年到2015年,广发银行资产减值损失暴增,从2012年的12.93亿,增长到2015年的214.55亿,年年翻倍。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表明银行的不良贷款在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从侧面反映银行的公司治理、内控有待规范。

另外一个核心指标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上,广发银行也是连年下降。从2011年最高的1.11%,下降到2018年的0.48%,降幅高达57%。

广发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变化趋势(单位:%)

8家股份制银行2018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对比(单位:%)

2018年广发银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最低,平安银行(0.77%)比广发银行多了54%,招商银行(1.24%)更是比广发银行多了158%。

2016年8月,董建岳离开广发行董事长位置,在当年2月份,原持股20%的中国人寿斥资233.12亿元,已经接手了花旗和IBM在广发行的所有股份,持股总计达43.686%,成为广发行的控股股东。中国人寿主导新一届董事会,广发行董事长由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接任,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接替利明献出任行长,原花旗方经营团队全部辞任,广发银行正式步入“国寿时代”。2018年12月,杨明生因年龄原因辞职,中国人寿董事长王滨出任董事长。

从2006年李若虹出任董事长,到2009年的董建岳,再到2016年杨明生,直至去年王滨出任董事长,十年经历了四任董事长,期间还杂糅中外管理团队的摩擦和掣肘,对于广发银行来说,失去的是时间成本,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银行业发展的黄金五年,广发银行总资产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只有21.79%,而平安银行高达36.58%,兴业银行接近31%,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保持了平均每年29%的增长速度。

30年走不完上市之路

今年1月3日,广发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银保监和证监会批复,广发银行完成定向发行42.8亿股新股工作,总股本增至196.9亿股,增资扩股总额达297.84亿元的资金。增资完成后中国人寿的持股比例不变,仍为43.685%。

事实上,对于本次增发计划,广发银行已经酝酿2年之久,2017年4月,广发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的股份增发方案。

增资扩股的背景就是广发银行资本充足率长期不足的窘境。2012年6月7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2018年底分别达到11.5%、9.5%、8.5%。到2017年底,广发银行三项指标分别为10.71%、8.01%、8.01%,均距离监管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经过本次增资,广发银行三项指标分别提升到11.78%、9.41%、9.41%,刚刚满足监管要求。

除了通过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通过IPO上市也是广发银行一直努力的方向。2011年广发银行正式启动了IPO事宜,该年5月份在证监会进行上市备案。2013年12月,广发银行曾决定暂搁A股上市计划,全力挺进H股,争取2014年6月至8月完成IPO上市。

2016年,中国人寿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后,广发银行再未提上市计划。2017年4月,广发银行暂停中止IPO审核,直到今天,在广东证监局网站上,广发银行IPO申请仍然为暂时中止状态。

董建岳在离开广发银行时曾发表一封长达2600字的告别书,对于未能完成IPO流露出深深的遗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外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更主要的我个人能力所限,有一些工作的成效尚未达到我预期的目标,有些工作存在疏漏,还有很多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特别是IPO,几经努力,使出洪荒之力,也未达成。”

2017年“侨兴债”事件爆发,银监会对广发银行总行、惠州分行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没合计7.22亿元,创下国内银行业史上最大罚单的记录,更是对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除了“侨兴债”事件,广发银行违规与罚单不断,2018年广发银行收到的罚单达到23张,违法违规事由涉及包括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信贷资金被挪用、贷款转存银票保证金、未及时报告案件风险信息、违反支付结算业务规定等。

在A股当中,有20家已上市银行成立时间晚于广发银行,就在今年上半年紫金银行、青岛银行、西安银行和青岛农商银行四家银行相继成功登陆A股,苏州银行已过会并在准备发行程序中。而排队待审的银行为16家,加上证监会近期受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材料,目前A股IPO排队银行达到19家,数量创出历年新高。

尾声

2010年,广发银行启用了新行标,构图为正三角形,寓意以磐石之基,锐意向上之精神,三条等边蕴含三生万物之意,广东发展银行也在当年正式改名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力图摆脱区域性银行公众印象。过去三十年,广发银行曾率先发力信用卡,也错失了零售大时代。曾大刀阔斧引进花旗管理团队,到中国人寿的控股,几度历经人事更迭。错过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错过了银行发展的黄金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广发银行IPO的戛然而止,令外界对该行上市进程感到迷茫。

如今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银行业态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年报中,广发银行提出了自己的四个核心竞争力:消费金融、银保协同、交易银行、科技创新,希望有一天,这些将不仅仅是体现在年报中。

本文源自科技金融在线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