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昊斌 律师
不畏强者,体恤弱者,游走于法律与人性交叉处
我第一次见她时,她孕四个月。
事情得以解决时,她孕六个月。
一切,缘于一场辞职。
我看到了那封辞职信,很简单,就是因为个人原因,提出了辞职。
虽然30天还没有到,但是很显然,她在辞职之后,内心有所反悔。但是又无力改变结果。所以在公司内部,散布了一些不好的评论。
公司想尽早结束这件事情。
我说:这个辞职的结果,员工什么也没有。她又有孕在身。现在让她什么都不拿就走,这个结果,太不均衡了。
如果要妥善解决这件事,我们需要追求一个均衡的结果。
公司很不错,赞同我这个观念。
于是有了第一场见面。
她身形已经有所显形,对我也有耳闻。
我说我们追求双赢。因为她已经提出过辞职,我可以争取过来的利益特别有限。如果她没有辞职的话,可能还可以争取过来更多一些。
但是现在,只能做一些有限的努力。
比如我可以延长一下社保和公积金,到产假结束。这样不影响她生育费用的报销,不影响她购房的公积金贷款,同时届时也可以进行生育津贴的申领。
那一瞬间,她落泪了,说没有想到公司的律师,可以为自己考虑这么多。本来以为公司的律师,只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来针对自己。
我建议她回头再考虑一下,与家人再商量一下。一周后可以反馈我。
后来她无意中怪我:刘律师,其实当时我已经接受了,可以马上签字的。但是你建议我回头再考虑一下。
一周后,我没有等到她的电话,而是接到了一个律师的电话。律师很年青,一方面恭维我,另一方面,拿公司的一些所谓的短处威胁公司,并建议我传话给公司CEO。
我拒绝了,说如果威胁,什么也没有。
之后两周什么消息也没有。
忽然有一天,CEO收到了她的短信,很长,既有感情的倾泄,也有威胁的成份。我建议CEO回复:全部交给刘律师了。
然后就是又一段很长时间的沉寂。
于是我收到了她的电话,她主要是问:现在她还可以得到社保与公积金吗?
我说,中间无论发生过什么,这个方案,我们这边,一直是有效的。
她说,她很抱歉她的律师言语冲撞了我,希望我理解,对于辞职,她有太重的心结,无法打开。
她说,她可以投诉公司,但是她在公司工作那么久,而且现在又有孕在身,已经六个月了,她不愿意折腾了。
毕竟在公司工作那么久,谁愿意真的伤害公司呢?
在说这句话时,她哭出了声音。
这件事情,到今天已经结束了。
我只是在想她的那句话:刘律师,其实当时我已经接受了,可以马上签字的。但是你建议我回头再考虑一下。
我很庆幸,那一天我没有强留她签字。
有所反复,才是常态。经历过反复,才会打开心结,才会真的放下。这样,签过字之后,才会真的尘埃落定。
来源 | 我问劳动法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