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员工来说,辞职的成本有多高?
每个人的辞职成本有高有低,难以一概而论,因此“员工的辞职成本有多高”是一个无法定量的问题,你是年薪百万的企业董事,而我只是月薪三千的小白领,如何去谈彼此的辞职成本呢?
所以即便是辞职,也无需计较成本,而是更多地评估自己未来的路如何去走,才能让自己辞职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辞职转行带来“副作用”
马云在阿里年会上提到员工林林总总的辞职原因:“要么是钱没给到位,要么就是心里委屈了,归根到底一句话——干得不爽。”
天底下没有“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完美工作,大部分岗位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更没有像HR或公司领导承诺的那样美丽。
相反每个工作都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很多人在动了辞职的念头之后,便开始觉得现有工作怎么看都不顺眼。
这种见异思迁的想法非常容易让人忽视新工作不堪的一面,等跳槽过去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把新工作想象得过于理想化。
而现实和期望之间的巨大落差会让人越来越失望,于是又陷入了难以维持的状态,选择再次跳槽但最终依旧逃不出“辞职—难以维稳—辞职”的恶性循环。
有些员工在辞职后会选择换个行业,俗话说得好:“跳槽穷半年,转行穷三年。”
如果没有找好下家就裸辞,就极有可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期间完全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能依靠以前的积累生活,自然会感觉日子过得紧巴巴。
倘若顺利入职也不能过早沾沾自喜,因为初来乍到者几乎都要从头开始,可能已经在别的公司做到高管职位。
但是起初为了适应,只能从中层或者底层做起,收入自然无法和以前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可以看作是辞职转行带来的附加成本。
对于员工来说,辞职的成本没有固定的答案,它来自于多方面的权衡得失,因而不论是辞职还是做其它事情,都不应当一时脑热就冲动下结论。
新公司带来新挑战
跳槽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加薪升职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首先于个人而言,自身要重新学习公司的制度文化和业务流程,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和新同事搞好关系。
毕竟自己作为一名新加入的外来人,和新同事表面上关系处理得再好,也不如他们之间作为老同事的关系深厚。
倘若无法妥当处理好同事关系,就有可能为自己未来的升职加薪埋下定时炸弹,至少在平时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不愉快和不顺利,进而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果。
其次从领导的视角来看,在决定给谁加薪升职时,一方面看工作能力或绩效,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信任。
同等条件下,领导会更信任跟随自己多年的嫡系员工,还是一名“外来人”呢?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甚至很多时候信任的权重分比工作绩效还要重要。
升职加薪要论资排辈,相比公司原有的老员工,一名跳槽过来的新人毫无优势可言,更何况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任何事情都讲究等价交换。
在自己的能力还未达到相匹配的高薪时,没有雇主愿意付出高于你能提供价值的薪水,那些轻易相信高薪工作的人最终几乎都会以失望告终。
因此不要为了钱这个短期目标而辞职,更不要病急乱投医,如果不小心跳入另一个火坑,那么将会面临更大的机会成本,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换个地方从事低级的搬砖工作,不利于长期职业发展。
辞职后的长远发展
进入一家新的企业,如果跟原来从事的行业没有上下游或者相关关系,那么过往的工作经历可能无法起到任何用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职级、薪水以及工作内容都要和“小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职场人士而言,换行业的成本不可谓不大。
任何行业都有其发展的周期,很多人只关注眼前好的一面,却选择性忽视未来可能差的一面,道听途说得知金融行业薪酬高。
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跳槽进入证券和银行单位,甚至有大量毕业生跟风报考财经类专业,以期待能进入“高大上”的金融行业。
但却从未认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的工作内容和氛围,势必会影响到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哪家公司,不仅要能享受最好的,也要做到能接受最差的。
因为刻苦的人在哪里都不会太差,而不努力的人即使在再好的环境也难能有更好的成就。
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挣钱的公司,每家公司也都有收入高、发展好的群体,要想让自己的薪水有质的飞跃,不一定要通过辞职或者换行业,相反从长期来看,深耕一个岗位带来的回报更高。
辞职从来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追求自己更想要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现有工作遇到困难就想着当逃兵换环境。
倘若你在辞职前没有进行充分客观的理性评估,没有考虑清楚长远的职业发展,将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巨大的挑战。
文/老夏分析师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