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体制内工作辞职报告,不喜欢体制内的工作要辞职吗?

时间:2023-03-15 05:42:5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为什么从体制内辞职,大多发生在35岁以后?那些辞职后的人,如今都活得怎么样?我来自四川,曾经是三线城市的科级干部,辞职至今刚好10年,用事实告诉你,体制内辞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刺激,也没有那么多神秘。

(一)35岁是人生的重大分水岭

做人的骚动与不安,大多是35岁以后开始的。

年少时的理想,经过岁月的历练逐渐变得疏离;青春的锐气,正在被现实社会所磨平;家庭的开支,越来越成为沉重的负担;复杂的人际关系,把行将中年的躯体折磨得疲惫不堪。在一个地方禁锢得太久,便愈发向往外面更大的世界……这一刻,很多人开始寻思改变。

幸好,35岁不像职场小白,心智的成熟和阅历的积累,开始有了叫板命运的资格。

都说35岁是青春的最后一块遮羞布,那一年我也曾经试图扯掉它。我希望进入一座更大的城市,开拓一个更大的平台,于是,我连续两年报考了四川省厅级机关的考调。结果是,我笔试获得了第四名,落榜者中的佼佼者,刚好被挤到面试的门槛外。

用考试改变命运的尝试失败了,我该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我辞职之前,身边的同仁已经走了不少,有政府办的副主任,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人,乡镇的书记、镇长,也有一般科员。这些人有个共同点,都过了35岁这道坎,大家的口头禅就是:只要以后没饿死,就证明辞职是正确的!

有个偏远乡镇的副镇长辞职做了律师,办理离职当天就在网络上发了一篇长文,感叹自己混迹体制多年,荒废了专业、远离了抱负、拖垮了身体、从当初那个翩翩少年变成了油腻的大叔……一句话,体制内不适合自己,所以辞职。

西南大学读大学时,利用周末跑到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去参观

(二)体制内并不神秘,出门容易进门难

体制内辞职有几件事情,需要说明一下。

一、关于流程

铁饭碗端起来难,放下却很简单。那就是自己提交辞职申请,报组织部人事科室批准,领导干部还需要常委会开会批复。批复下来后,所在单位会给你一份辞职通知书,你就可以拎包走人了。

党籍关系需要自己转到所在社区,或者新的工作单位。

人事关系档案可以挂靠到人才中心去,现在是网上办理、免费保存。

工资从辞职申请批准那天起,就停止发放。

二、关于社保

为什么选择辞职,而不是让单位辞退、开除你?起码还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啊!

非也!你在体制内那些年的社保是视同缴纳年限的,如果是单位辞退、开除你的话,这些视同缴纳年限就会消失,等将来领养老金的时候会有很大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不划算。

考虑到将来办理退休的时候需要很多佐证材料,所以体制内的入职文件、报到表、晋升通知、工资表、辞职通知书,包括人事档案,一定要妥善保留,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

辞职后,所有社保医保就得全靠自己缴了,这个毫无悬念。

三、关于待遇

说起待遇问题,这个可能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记得从2008年起,体制内就实行“阳光工资”了。待遇由两部分构成,40%是工作绩效,60%是生活津贴。生活津贴每月按时发放,工作绩效需要年终考核后再分批发,这部分其实就是体制外的人理解的“年终奖金”,现在个别地方财政拖欠的也是这部分薪资。

领导干部是承担工作业绩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大、风险高,所以额外会有一点班子成员的目标奖。而一般工作人员就只有上面提到的两块待遇,不高,但比一般打工者稳定,在很多企业受疫情影响、工资不济的情况下,体制内的抗风险能力优势就特别明显。

10年前从体制内辞职的时候,我年收入也就只有5万的样子。过了30岁才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小城市房贷首付只要10多万,一半都是托亲朋好友借的。

“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混一天”,那都是N多年前民间的老黄历了。事实是,体制内很少打卡,临时请假耽搁也比较方便,但是加班熬夜却是常态,“周六保证不休息,周七休息不保证”,90%以上的人都有过睡办公室沙发的经历,反正那些年,我的年休假从来就没完整地休过,一个电话就把人喊回去了。

刚参加工作时,在租的房子里试拍新买的海鸥相机

(三)离开,只是换了一个自己更喜欢的舞台

2012年离开体制的时候,在办公室收拾完行李走出行政大楼,长长地舒了口气。没有想象中的不舍,也没有鲜花掌声来送行,一切都平静如常。体制内不准染发、不能穿奇装异服,所以很多年都是穿素色的“干部装”,终于有机会做回自己,这些年基本上都改穿休闲装了。但是人生很奇怪,都说流行是一个轮回色,这两年却又开始莫名地喜欢上穿正装了。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当初那些从体制内辞职的人,确实没有一个被饿死的,但创造了奇迹的也寥寥无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樊建川。我当年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在重庆当了媒体记者,而政府办那个辞职的副主任在成都自己创业,园区管委会的负责人应聘了一家国企做高管,还有人云游四海写点文章挣稿费……个别人已经退隐江湖,在家帮子女当“研究孙”了。而我,退休还早,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中老年蓉漂,如今还在码字、创业中。

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别人来评头论足,喜欢就好。

在宜宾采访张明敏,我在镜头后面拍照,没有出现在画面中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