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马店西平县一名小学老师的“请假条”火了。
这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此前把学生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部分家长的不满。
老师在“请假条”中说,“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和家长的感受及自尊,给个别家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家长早上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如若不然就把我告到西平县教体局。我很惶恐,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不能胜任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请辞去。”
一张“请假条”,激起了网络的千层浪,有人觉得,老师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人则认为,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并不利于其成长……您支持哪个观点呢?
观点一(禾沐):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得到保护
文图无关
“请假条”的内容,我反复读了几遍,颇有些感慨。假条中说,“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及家长的感受和自尊”,仅是“差生”两字,就已经将个别学生贴上了不该有的标签。
诚然,成绩很重要,但学生的心理健康、性格品质等更重要。老师习惯性地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来说,无异于一个沉重的打击。
相对于父母,孩子更在意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而在这其中,老师的评价更关键,更重要。“差生”这个评价,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的自尊,确实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作为家长想维护孩子的尊严,尽管其方法有待商榷,但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人觉得,如今的孩子太娇贵,只是公布下成绩就受不了;也有人说,如今的家长太“玻璃心”,太要面子。其实,要面子是人的正常心理,是一种自尊的体现。而自尊心更强的孩子,其“面子”更应该得到必要的维护。
曾国藩说“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具体到教育上,其实就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学生时代的我就爱写作,语文成绩常常名列年级前茅。可有一年,在一次小测验中,我发挥失常。语文老师恨铁不成钢,当众严厉批评了我。我的自尊心很受打击,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成绩也越来越差。后来,做了长时间的心理疏导,才重拾对语文的热爱。
老师的工作很辛苦,家长应该理解。但也正因为这种辛苦,才让人觉得这份职业的伟大。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心理是脆弱而敏感的,他们需要多一些的保护来建立自尊,完善人格。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多给他们一些尊重,绝对胜过一次公开的否定。
观点二(闻静 张亚玲):爱孩子,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文图无关
一次默写,一条信息,却掀起“轩然大波”,家长震怒,要状告老师,觉得伤到了孩子的自尊。
孩子的自尊心确实需要保护,老师的做法也的确欠妥。但平心而论,老师公布成绩,并没有“恶意”,只不过是希望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而已。这时,家长最该做的是,查一查孩子默写不好的原因,如何补救?想一想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有疏漏之处,怎样改进?这才是爱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实,孩子并没有家长想象得那么脆弱,他们不该是温室的花朵,只有经受风吹雨打,才能磨炼出百折不挠的坚韧。偶尔的失败和挫折,正好让他们懂得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自己的问题,必须正视并加以改正。
孩子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如果家长动辄就以“维护学生自尊”为由,小题大做,干涉老师的教学行为,只能损害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令孩子有恃无恐,老师只能无奈放弃本来有效的教育方法。结果,孩子的一些问题不仅得不到纠正,反而会变本加厉,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高尔基说,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爱不能盲目,不能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一味地呵护,说白了就是溺爱,是放纵,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真正的爱,一定讲究方法和效果,只有懂得爱的正确打开方式,才能让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