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辞职报告表格排版手帐教程』辞职报告表格图片

时间:2023-03-11 12:35:0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魔都85后建筑师的手帐编年史

by 9days

__________ 序言 __________

如果你有很多好想法要去实现,先得有本手帐

自己一直都是个不安分的人,虽然建筑师的工作已经有很多需要我去应对的事情,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些和这份工作不相关的想法冒出来。

平常的生活除了建筑设计,这几年中因为个人兴趣,我还和朋友开了一家咖啡馆,并在一家网络公司做营销兼职。还在业余时间学习投资和平面设计方面的知识。这几年有不少朋友都感叹,我揽了这么多事情却没觉得我每天忙得鸡飞狗跳,其实秘诀很简单。

是手帐让我把生活、工作和业余爱好安排的井井有条,并且一步步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_________ 2013年 __________

从咖啡馆到手帐

到2013年我工作满3年了,已经可以自如的应对建筑师的基本工作了。概括前三年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是“不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工作占掉生活的绝大部分,业余时间只想好好休息。那时候在公司也会使用记事本,但都是随意的写写画画,并没把纸笔的记录当作一种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来使用。

记事本使用方法的改变发生在2013的4月,因为自己喜欢喝咖啡和读书,所以一直有开个属于自己专属咖啡馆的想法。在一次和朋友闲聊中发现我们有着共同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之后的大半年中从找铺面、设计装修店铺再到后来开业经营,我大多数业余时间都给了梦想中的咖啡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巧妙灵活的安排好工作和业余时间便成了难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发现自己的大脑不够用了,常常出现忘记细节事项的情况。自然的纸笔记录也就派上了用场。

起初的记录基本上就是当做备忘录来用的,但是帮助作用确实有限。而无意间读到的《记事本圆梦计划》,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简单的记事本还有能够实现梦想的力量。我开始按照当时书里的一些手帐使用方法来使用手帐,并且开始研究怎样制作适合自己的手帐。

一开始在淘宝买到一本A5牛皮质地的活页手帐,内页只有简单的三种:空白页、横线页和网格页。横线页主要记录待完成的事项,把每天的计划,实施情况和总结记录写下来。而空白纸和网格纸基本都是作为手绘和图形类的记录(建筑设计师每天都会多少有些想法需要手绘来表达)。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开始尝试各种记录方法和各种样式记事本内页,以便于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记录方法和记事本内页。但是我慢慢发现,每次都要先在纸上画好格式再做记录的方法其实并没有使手帐变得高效,而且这些画格子的工作本就是在浪费时间。随后我又开始在网上寻找另外一些符合自己时间管理要求和习惯的效率手帐来使用。虽然短时内算是解决了手画表格耗时的问题,但还是觉得没有达到我心中完美的手帐的要求。

起初写手帐也是乱无章法

后来开始画一些格子用来安排事务和记录收获和总结

当年的10月,我们的咖啡馆开业了,平时店铺的实际管理交给了另一个合伙人,咖啡馆初创工作也暂告一段落。我开始有时间回顾过往,当翻看之前记事本上的记录后我发现当时的记录非常零散而没有逻辑,非系统性的记录导致回看时很难找到重要事情的记录和总结。虽然手帐的使用优化了我对每天生活的安排,提高了做事效率,但是当总结回顾时我却发现当时的记录对后续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太多实际借鉴的作用。既然买到的手帐页依然没办法很好的满足我个性化的使用需求,我只好考虑自己设计一套更系统有效的手帐。


合伙开的咖啡店

通过半年的使用经验总结,我认为手帐设计必须遵守三个原则:一是事务安排计划中的量化分级;二是要提高信息记录中的信息可视化。三则是方面总结积累。

因为再宏大的计划都需要分级量化后一点点的积累,一步步的完成。而且图像化的记录信息绝对比线性化的记录信息更便于记忆和总结,图形承载的信息量实际上可以比文字更多更有效。受到网上一位香港设计师的启发(chronodex),我找到了设计自己的效率手帐的灵感。



这就是原版的Chronodex

以这个思路为基础,我开始总结日常记录事情的规律和特点,设计属于自己的手帐内页。由于自己平常工作中就在使用一些平面设计的软件,所以自己设计手帐的想法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我一边继续保持记录总结的习惯,一边不断更新和调整自己的手帐设计。

__________ 2014年 __________

手帐让我更好的享受生活

经过几个月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我的第一个手帐版本诞生了。手帐内容主要包括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及理财计划、读书计划、健康饮食计划的记录页。

记录逻辑基于高效、量化和方便总结的基本标准。我设计的记录页分为四个级别:年、月、周、日。把要安排的事项根据不同时间级别逐步细化量化。每个级别都有对应的总结页面。比如我今年计划想读20本书,那么根据一年12个月的时间可以把读20本书计划到12个月中(比如上半年比较忙就每月计划读完一本书,下半年比较闲可以计划每月读2本)。然后在具体的月计划中安排具体每周的读书时间,最后在周计划和日计划中的事项安排就是如何实现年计划和月计划了。

以此类推,我可以先对一年的重要目标做出规划,比如当年有一个职业资格考试,当年想学习理财知识,当年想完成某个销售业绩指标等,然后在年计划中对事情做出合理的时间安排,因为我们不可能同时进行所有事情,所以这个是对一年要完成的梦想第一个级别的量化安排。接下来到了月计划,比如我们计划一年中有三个月用来复习考试,那么这个月具体安排多少天完成多少复习任务就是月计划要做的实情了。而且有些特定日期也要在月记录页内标注出来以便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重要的事情。我还把打卡功能和月记录页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也有助于更好的完成一些特定计划,比如早起、运动锻炼身体、背单词等。



第一个版本的月计划页,结合了打卡

在周记录页中我设计了独特的扇形表盘,可以方便的看到具体事情的时间安排,因为有些事情可能一周内需要多天进行,所以如果只是简单的文字记录恐怕会有所疏漏和出现计划冲突的情况。



周记录页,扇形的顶部日期对应右侧的星期

日记录基本是在chronondex的基础上结合了《记事本圆梦计划》的记录方法而设计的。chronondex本身类似一个表盘,可以来安排计划当天事情的具体时长,也可以用来实时记录当天各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非常灵活。而计划格是对当天计划事物的提醒,我还加入了日总结的功能,使得每日的计划,完成和总结内容形成信息闭环,一天一页,一目了然。



结合了chronodex的日计划页

日常使用的时候,每个月末会查看前一个月的计划实施状况和年计划任务来安排计划下一个月的大事项内容,而每周一会依据月记录安排一周的任务,每天睡前又会依据周计划安排第二天的任务。另外如果计划中的任务没有完成那么在下一个阶段的计划中我会再写下来。只要养成了记录的习惯那么即便生活中出现特殊状况,不能按时按计划完成计划内容,未来也可以通过回查继续中断的事项,并且方便总结以应对突发的状况。

使用手帐,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总结的习惯。我在每天的记录页中都留有总结栏,不只是每天把所经历总结下来,有时候也会记录一些收获感悟,或者是一些新获取的重要信息。而每周周末又会在周总结中把零散的记录再做提炼总结,内容主要分为经验总结和信息获取两大块。最后在每月的月末也会把这个月各周的总结再做进一步汇总。每次做完月总结都感觉生活非常充实,即便某个月去度假了,没太多新的知识和感悟,也会感觉自己即便休息了这些时间也在掌控之内,清楚自己的时间都去了哪里。

2014年通过对自己的效率手帐的设计,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了自己时间的主人,这让我倍感轻松。为什么用“轻松”呢?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慢慢通过使用手帐,掌握了利用时间的规律,并且提高了效率。所以在休息时不会焦虑,担心自己可能还没完成的工作任务。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有点偏执,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太满会不会很累。其实我在这一年的手帐生活中发现,我们没必要把自己逼到绝境,计划是写给自己的,一切的目的不在于完成更多的任务和工作,而是通过手帐这个工具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我在开始的时候会把计划内容安排的比较满,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完成情况对之后的计划安排做调整,以适应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比如我一开始计划用三天时间完成一项常规工作,但是当两次计划都没有按时完成之后我开始总结思考,发现并不是自己效率不高或者其他主观因素导致的。也就是当我已经在最高效率的情况下都无法按3天来完成这项任务,我就需要理性的把计划安排延长到4天以适应实际需要。另外有时候也是需要为突发事件预留一些时间。这样我们才能真的更好的享受掌控自己的时间后带来的安心自在。



2.0版本的全家福

一年手帐记录,我开始有了固定的读书时间,更多的休息和旅行的时间。以前总想着等有时间了在把某某书读完结果一年过去了那本书还是只字未读。以前总想着今年一定要抽时间去某个地方旅游度假,结果时间还是匆匆而过,路却一步未走。而这一年我完成了去5个旅行目的地的计划,不但读完了计划中的12本书还附带的学习了投资相关的知识。工作上的收获也同样让我惊喜,每天零散的工作内容现在通过每周每月的总结让我摸清了头绪,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__________ 2015年 __________

收获爱情,为了梦想不断完善

2015年对我来说可能是我人生活中一个值得标记的年份。年初的机缘巧合,我居然因为我设计的手帐结识了我现在的未婚妻。想想这个经历也算有点奇妙了,我和她都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本手帐做了我们的红娘。现在我们一起使用着我设计的手帐为我们共同的梦想努力。

在过去的两年里,其实我也从豆瓣上的手帐小组等媒介中学到了不少手帐使用时间管理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分享自己使用手帐、设计手帐的经历也得到了不少建议和鼓励。在这期间我也对自己设计的手帐做了几次调整和补充,现在的手帐内容更加充实完备,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顺畅了。更新到了3.0版本,我希望新的手帐能更好的成为我实现梦想的助力。当然也乐意分享我的经验,希望给那些和我一样为梦想而不断努力的朋友一些帮助。

__________ 2016-2017年 __________

忙碌,定型

2016-2017年因为工作越来越忙,期间手账体系迭代到了4.0版本,尝试了一些新的手账记录内容。之后我很少再花整块的时间去对自己的手账做系统的梳理和完善。但是手账的使用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工作与生活。日常生活中不再有太多时间关注手账的形式与样式。一本黑色A6活页效率手册加一本皮质A5定页集合手账成了我工作学习和记录的标配。

2016年末我利用休假时间回顾了忙碌的一年所得,并对市面上有所的手账笔记法书籍做了系统性阅读。这次阅读给我的感受比较复杂。书里讲述了不少手账笔记使用的心得和使用技巧,很实用,但是很多书中理论也是多处借鉴而来,并没有把整个系统讲述清楚。书的作者由于来自不同行业,所以对于笔记方法和技巧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有《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的作者来自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书中很多使用场景是基于咨询行业工作使用需要和习惯的。再比如《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的作者以前从事市场和销售工作,他的笔记法以收集和整理讯息,推动工作进展见长。这些内容看上去都挺实用,但当我们实际实用的时候会发现总有哪里不对,很难坚持。后来经过多次与朋友的交流我发现我们是因为没有完整的手账记录逻辑,所以知道再多的方法和技巧也不会灵活使用。而这个逻辑就是基于我们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需求——督促我们自律,拓展我们的记忆力,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我们计划的事情。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始着手再一次的手账迭代,而这一次更多的是手账逻辑的梳理。

2017年,工作的忙碌加上推迟一年举办的婚礼再加上买房装修的琐事让我的设计稿和理论体系无法落于实物。但有时候越忙碌约能检验方法的有效性。我的手账体系方法论也在实践中逐渐清晰。

4.0版本的全家福

__________ 2018年 __________

全力以赴,创业创新

2018年,该来的总会来,也许每个建筑师都有自立门户的梦。时机到了一定不能犹豫,即便年初做的漂漂亮亮的计划也要统统推到重来。虽然我在离职之后将信将疑,眼前迷雾不清,但是步子倒没有停下来。这种行动上的坚定也许源于记录手帐后的惯性。在休息了2个月后我的建筑工作室迎来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业务路线也开始明晰。时至年末完成的业绩比预想的好一些。虽然期间也有事不如意,但可以全力以赴不受束缚的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去努力总是值得的。这期间,手账的事情也不再是个人习惯与爱好。我总觉得我这一路走来总结的一点手账心得也许能为更多像我一样为梦想打拼的朋友提供一点助力。于是2018的国庆期间我决定把手账也到真正的事业中去,划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研发更好用的手账产品。之后的时间里,我一遍遍的重新思索手帐体系的每一个细节,一遍遍的推敲设计稿的每一根线。16年底就已经设计好的5.0版本手帐稿被我推到重来了6遍。希望一切都值得,为了梦想。

手帐设计过程稿

最后附上我的手账法和效率手账5.0版本的使用说明书,同时祝所有的朋友都能梦想成真。

9days Notes Method Statement

9days手账法说明

一个梦想与目标都可以看作是个人项目。

以 ①定目标、②目标细分量化、③时间细分量化、④完善计划、⑤执行&记录、⑥复盘总结、⑦计划迭代的七步法,能有效的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目标。

①定目标

目标的三要素(3W):谁(WHO)+何时(WHEN)+做什么(WHAT)

制定的目标可以通过6步提问法来明确细节:

1.目标是什么?(找方向)

2.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达成目标?(思考实现路径与所需条件)

3.想何时达成目标?(考量花费的时间和期限)

4.具体需要哪些条件?(罗列各方面必要条件)

5.如何达成子条件A、B?(把子条件就是子目标,思考当下可以做些什么)

6.再具体一点呢?(思考如何定量完成子目标,细化行动策略)

②目标细分量化

不能量化的目标是无法真实达成的

③时间细分量化

遵循原则:

a边做边调整

b留出20%时间不做任何安排

c注意目标量化的可视化(方便比较,容易记忆)

d总结

④完善计划

1.先列出所有目标,然后整理逻辑和事项间的关系。

2.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维度安排计划。5-10年计划→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⑤执行&记录

按照计划来安排每日的事务,并对执行和完成情况做如实记录

⑥复盘总结

复盘总结是为了找出计划与实际的差距,帮助自己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⑦计划迭代

通过实践反馈不断优化细节,调整迭代整个计划实践流程,帮助自己养成高效生活工作的好习惯。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