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古城的一家咖啡馆,看到墙上的一副鲸鱼的画。
我站在作品前矗立了几分钟,大气,活生生,如童话世界里出来的角色。
老板说这是一个生活在大理的插画师几年前画的,我果断要了作者的微信。
前几天,又在朋友圈看到她为电影《妙先生》画的海报,《大护法》的姐妹篇。
1
多面画手——鹿姐
她叫付璐,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江湖人称“鹿姐”,是一名自由插画师。
鹿姐从初中开始就“混迹”于插画圈,
为《漫友》《约会》《风尚志》《时尚旅游》等杂志供稿。
18岁开始在千橡等游戏公司画画,之后又成为《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杂志中国版的签约插画师。
她被业界称为“多面画手”,童话故事的纯真、魔幻传说的神秘和旅途风物的清新全都不在话下。
鹿姐的每一幅画,都让我向往于画里的世界,那一定是个美好的世界。
这种功力是从小练就而成,从素描、水粉、漫画、原画到插画。
鹿姐有着扎实的绘画基础,加之不断的练习和摸索,早已把技巧融在了笔杆上。
但在她看来,再巧的技法也是为脑子里的概念和创意服务。有了好想法,才能出好画。
她酷爱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用画笔塑造出一个个奇幻的世界。
画面透出氤氲之气,色彩朦胧神秘,一个个妖魔鬼神、奇灵异兽或妖艳诡异,或温柔妩媚。
画中细节也值得寻味,根根线条细腻、流畅。
鹿姐仔细斟酌一笔一画,把人物和灵兽的神态画得活灵活现,就连笔下的衣襟飘带也有了生命力。
衣襟细节
波浪细节
兽的毛发细节
透过作品,我们可以也看到她本人的气质和性格无疑了:古灵精怪、洒脱不羁。
2
生而为画
鹿姐似乎天生就爱画画。
母亲大人常说,她8个月会用筷子,看见家里人写字就要拿笔在纸上画圈。
鹿姐顿了顿,不失诚实和洒脱地说:
“事实或许如此,但也夹杂着大人的一厢情愿,
小孩的任何举动,都有可能被父母解读成不同寻常的天赋,我就是一画画的。”
见笔就兴奋的鹿姐从幼儿园开始拿起画笔,
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画小樱、柯南、神奇宝贝等等。
小学一、二年级,她听说有个叫“少年宫”的地方可以学画画,
当天一回家,她就找父母说要去那儿拜师学画。
母亲大人当即拍板:行!
小学三年级的鹿姐进入少年宫,拜在一位老太太门下学绘画。
但那时候针对儿童的美术教育比较单一枯燥,整天画瓶子、水果这些静物,
这可把一腔热血的鹿姐给无聊坏了。
但再怎么觉得无聊,她还是一直坚持着,
因为这老太太的人品和教育态度实在让她心服口服。
“老太太特别厉害!
虽然她天天骂人,但我跟她特别投缘。她谁都骂,也骂过我,但她教得真好!
而且不管她是夸人还是骂人,肯定都是有理由的。
好多同学都怕她,但是我不怕,每次都觉得她骂得特别对。”鹿姐说。
她扎实的绘画基础便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
除了有好老师,鹿姐骨子里就热爱画画。
对于她来说,画画就跟呼吸一样,随时随地拿起笔就要画两下子。
上学的时候,她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把作业写完,回到家就看漫画看动画片,而这些动画正是她最初的灵感来源。
在家里,父母也给她留出了很大的自由空间。
妈妈一向信任鹿姐,支持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画画;
爸爸也很少说教,对她的唯一要求就是有规矩、懂礼貌。
对鹿姐的大部分决定,他们都会尊重,说:“好,那你去干吧”。
而这种尊重也在无形中让她独立起来。
3
年少成画师
鹿姐第一次“打入”绘画行业是在中学的时候,初衷是为了给自己捡来的猫猫狗狗买粮食。
她从小就喜欢小动物,见着流浪猫、流浪狗就心疼得不得了,常常捡回家养。
鹿姐家里至今还养了6只猫3只狗,大部分是捡来的,她的朋友圈里还经常出现带猫去看病的日常。
那时,三口之家的成员里又多了一些小猫小狗。
鹿姐爸爸也被“下拉水”照顾它们:喂食、洗澡,还用家里的药给它们治病。
有一次,爸爸说:“你看,猫狗吃的都比你吃的贵”,
这句话鹿姐听到了心里,决定试着自己挣钱买猫粮狗粮。
长大后的鹿姐每天也与小动物为伴
那会儿她上初中,灵机一动想到漫画杂志的背面经常有征稿启事。
于是,她开始了不停画画、投稿的漫长过程。
“刚开始一丁点儿信心都没有,你就只能看杂志里的画,
你得有新的构思,自己试着画一张,觉得不比这上面的差,就试着投。”她说。
经过了无数次投稿,无数次没有回信,她没有灰心丧气,继续苦练画稿。
终于有一天编辑回信约5张画,每张200块钱。
虽然并不享受投稿的过程,但她却乐意画,而且越画越好。
从那时候起,她变成了同学之中的“小富人”,可以自己挣钱买猫粮,给猫看病了。
鹿姐回忆起这段初出茅庐的经历时说:“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只有热爱才能坚持下来”
就这样画到初中毕业,鹿姐考上了北京市重点高中,自个儿继续画画,学习成绩也不错。
直到换了班主任,鹿姐和他互相看不惯,成天对着干。鹿姐以逃学回避、反抗,最后赌气决定用美术高考。
回家提出这个想法之后,父母在离班学画画的请假条上爽快地签了个字,
因为当时他们并不知道用美术高考有什么区别。就这样,鹿姐“懵”着父母转用美术高考。
没想到最后还真考上了个不错的大学——“江南大学”。
4
18岁的原画“天空”
鹿姐对这个成绩却不满意。大学未满一年,她果断辍学。
一来可以做点更有意思的事儿,二来也离老家北京近点儿,好帮忙照顾家里的猫猫狗狗。
她告诉父母要回北京复读,重新高考。
实际上,她却偷偷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回到北京,她只字不提重考的事儿,开始投简历找工作。父母最终也被她说服了,但他们心里却打鼓:这孩子肯定找不着工作。
没想到,18岁的她在一家游戏公司找到了一份原画工作,成了公司年龄最小的原画师。
鹿姐创作的原画
鹿姐创作的原画
在08年,当时大学生毕业能找着工作的,月薪也就2000-3000。
但初出茅庐的18岁辍学少女鹿姐工作到第4个月,月薪就拿到了6500。
这让家里人吃了一惊,特别是爸爸。
他常说:“画家只有死了才挣钱”,但现在自己闺女能靠画画挣钱了,挣得还不少!
这让他觉得挺新鲜的。
对鹿姐来说,爸爸的肯定就是一种力量。
爸爸于她,不仅是榜样,也是一座大山。
爸爸出自教师家庭,祖辈几代人都是老师。他自己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全校第一名。
但那个时候,他们家经常由于“成分问题”被找茬,自己也受到歧视,最终没能考大学。
鹿姐常常听老人们夸赞爸爸,也听他们说起爸爸曾经遭受的苦难。
她既气愤,又心疼。
“我爸是老来得子,47岁才有了我。
上高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他真的老了”,鹿姐感慨。
但记忆中的爸爸在家里总是很开心、幽默,
能把来家里做客的鹿姐同学都逗得哈哈大笑,闲来无事也爱看书、听相声和评书。
在鹿姐心里,他是个特别聪明有趣的人。
但每次,当他发现她不礼貌、态度不正确的时候,都会第一个站出来,神情严肃地批评她,
让她在无形中有了一个压力和动力。
18岁起独自在外闯荡的鹿姐,一直都想为爸爸、为家人争口气,努力地画画、赚钱。
就在鹿姐能拿到1万多月薪的时候,爸爸去世了。
她的世界轰然倒塌,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还有继续为别人工作努力挣钱吗?
这个问题,她边工作边思考了3年,也度过了人生的最低谷。
之前为了给爸爸和家人争气,一直都在帮别人做事,画别人想要的东西,没有完全发挥功力。
现在,父亲的离世,让她的努力变得不再有意义。
她决定去折腾自己爱干的事,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把剩余的功力都释放出来。
2012年,她决定去西藏!
5
西藏——敬畏之画
她和另一名刚辞职的同事从成都一路徒搭到拉萨,在拉萨待了10多天,又去尼泊尔旅行1个月。“那时候徒步爬山15天这种事儿经常干”,鹿姐说。
没过多久,她回到拉萨开了一家客栈。期间,她与“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杂志签约,成了他们的签约插画师。
“其实之前我们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但当时对方签约非常谨慎,是经过了一个重量级的审核,才决定签的。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我画什么都行”,鹿姐说。
签约之后,她一边经营客栈,一边旅行,画当地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
光是在尼泊尔,就画了300多张插画。
鹿姐为“国家地理”画的喀斯特风貌
鹿姐画的越南大叻
拉萨深深吸引了鹿姐。
她从小就受姥姥和妈妈的佛教信仰熏陶,对藏族的历史文化尤感兴趣,后来也有契机采访过一些位高权重的喇嘛。
当她亲耳听到西藏的故事时,既好奇又敬畏。
唐卡、造像、经文和寺庙里的壁画,都显得尤为神秘,让她想要不断地去了解、探索。
“那些未解之谜很吸引人,现在我还准备搜集一些藏族的民俗神话传说”,她说。
(唐卡,非鹿姐作品)
寺庙壁画
鹿姐说,“对于创作者来说,画一幅画不难。但是画一副注入自己灵魂的作品,并不容易 ”
她相信平行世界和那些故事的存在,既然相信,她就用画笔把那个世界表现出来。
藏族人的善也打动了她。“那儿的善良是无处不在的”,她说。
有一次她和朋友去转寺,在街上看到一个驼背八旬老太太在扑地上的东西。
鹿姐走过去看,一只小娥子在地上飞不起来了。老太太年纪大,弯腰都很困难,但一直不放弃。
好心的鹿姐走过去,把蛾子捡起来,放在了人踩不到的地方。老太开心极了。
大概是受到这种“善”的影响,在鹿姐的作品里,妖魔鬼怪也是温柔善良的。
她画过一只雪怪,背靠着喜马拉雅雪山,面目青黑、形态刚猛,却用温暖的内心守护着一个小小的卓玛。
鹿姐画的雪怪
她觉得,传说中的神秘雪怪应该就是高原民族的守护者,而圣山脚下的孩子们也许就是雪怪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对鹿姐来说,绘画是一种修行,把所想所思集中行动在画面中,运笔时心中最清净。
她会继续研究这些民间故事,再通过自己的画笔和想象力,
把对世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表达在画里。
那会儿,鹿姐还从拉萨浪到了大理,发现这地儿什么都有:有山有水,好天气、有趣的人、咖啡馆。
几乎能满足一切美好生活所需,就决定不走了。
“而且这里村儿不大,想去哪就去哪了,很方便。”
她喜欢这里干净的空气、山水间的清静和菜市场的烟火气,喜欢在一个个小村子串门、画画。
鹿姐在大理画的山野景象
鹿姐在大理画的“鹿”
鹿姐在大理画的传说
从北京到西藏,再到大理。
每到一地,鹿姐的画都会有新的变化,融入新的当地元素和思考。
鹿姐的下一站是哪里,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会一直画下去。
前几天在票圈发起一个讨论
避免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听话”,沦为平庸。
硬杠班主任,辍学打工,辞掉工作闯荡江湖。
显然,鹿姐是成人眼里“不乖”,“不听话”的那种。
幸好遇到不干预的父母
成全了独立思考的鹿姐
一幅幅注入自己灵魂,让人向往于画中世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