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煤矿化验员辞职报告〕煤矿职工辞职报告?

时间:2023-03-09 20:39:5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一 我与小王的四次相遇

2019年 第四次相遇

近几日,我去到D检测公司走访。D公司门口的迎宾人员中,有人轻轻喊了我声“马老师”。

声音似曾相识,我循着声音望去,是一个穿黑西装白衬衫,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

我在脑海中反应了一会儿:哦~原来是小王。又见到他了。算起来,这是我们第四次相遇了。

小王和我目光对视后,给了我一个礼貌的微笑,并再次轻轻喊了声“马老师好”。——既显得相识,又不会显得过分热情。

我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十多年前。

2008年 初次相遇

那是2008年的夏天,我初次见到小王。

当时,我随同几名专家,去到新成立没多久的A检测公司。

在A公司,小王全程陪同。他那时二十六七的年纪,高瘦的身材,穿一件淡蓝色polo衫,神采奕奕!参观、讲解、提供材料、答疑、端茶倒水、吃饭陪酒。小王面面俱到,得体大方,一个人撑起了全场。整个流程都洋溢着年轻人的激情。

很多专家对A公司老板说:“小伙子不错!你挖到宝了!”老板也顺势对小王称赞有加,小王连连谦虚。

2013年 第二次相遇

2013年时,我第二次碰见了小王。

当时,他已经在B检测公司工作。

我问他,为什么从A公司辞职了?

小王摇摇头,笑了笑,没说什么。

2017年 第三次相遇

又过了几年,到了2017年。

我在参加一次外部培训会议时,第三次偶遇小王。然后得知,他又跳槽了,目前在C检测公司。

我愕然。


二 小王的故事

在2017年的那次培训会议上,我与小王的身份,不再是曾经的指导者和被指导者,而是变成了同在一个会议室上课,同在一个餐桌上吃饭的学员。

或许,是这种身份的转变,使得小王终于卸下了防备,开始畅所欲言,细细讲述了他的工作经历。

2004年至2007年 小王在南方

小王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大汉。

他在广东读的大学,2004年的毕业前夕,去了珠三角一家大型质检院实习。由于实习期间表现不错,该机构带他实习的部门负责人,对其青睐有加。几个月后,该负责人从体制内辞职,下海单干。顺势就把刚毕业的小王带到了自己成立的检测公司,并对其倾囊相授。从此,小王也对此人改口称“师傅”。

所以,小王刚毕业,就经历了新机构的建立和评审。检测工作的整体流程、抽样接样检测、质量体系建立、财务知识、市场销售、团队管理等等,他都有所涉及。随着公司蓬勃发展,小王的知识见识也在爆发式增长。

(我曾在第一次见到小王时,就十分好奇,他当时还很年轻,为什么就已经懂了那么多。了解了小王的这段经历,我心中的疑惑也被解开。)

但是,小王作为家中独子,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心回北方老家,回到老迈的父母身边。

于是,小王开始边在南方工作,边报考老家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无奈每次都没什么好结果,小王也意识到,自己可能不是进体制的料。他只能选择辞职,先回到北方老家后,再靠投简历找工作。

2008年至2012年 小王在A公司

回到老家后,小王进入了他在本地就职的第一家公司——A检测公司。

A公司的老板,是个土豪富二代。当年不知听了哪位高人的忽悠,进了检测行业。

小王列举了他对A老板的几大不满:

首先,A老板不信任员工。

A老板对检测一窍不通,无论公司员工说什么建议,都持高度怀疑,当耳旁风。而外面领导和专家的话,A老板听风就是雨,专家随便放个屁,都是香的。所以,A老板整天四处去拜访各级领导和专家,请人家莅临指导。而一些喜好吃拿卡要的人士,碰上A老板这么个香饽饽,更是乐此不疲。

一些货真价实的专家,员工们当然会虚心请教。但怕的就是,有些欺世盗名的伪专家,一看A老板什么都不懂,便在A老板面前夸夸其谈,胡说八道,说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A老板听了后,便会对员工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小王则更加无奈,面对伪专家提出的伪建议,整改也不是,不整改也不是。

由于A老板不懂检测,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公司就不应出现任何问题。但每逢评审时,专家肯定会指出或多或少的不足,无论问题大小,A老板便认为是员工的弥天大罪,骂的员工痛不欲生。

我说:“当年我们去的那次,专家们给你美言了很多,肯定了你的能力,老板也没听进去?”

小王说:“没用的,老板会认为,那都是饭桌上的场面话。一个毛头小子,能懂什么。有一种不懂,叫领导认为你不懂!”

其次,A老板爱瞎指挥。

A老板喜欢从网上、书上看一些职场大道理,然后在自己公司生搬硬套、挥斥方遒。更麻烦的是,老板去先进的机构参观回来后,也不考虑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就直接上马一些5s,6s,或是kpi考核等。而考核的目的,却并不是激励,反而是为了惩罚和克扣工资。

比如:用不可能的检测时限,去考核检验员。三天才能测完的样品,逼检验员一天出结果。检验员无论怎么解释,无奈老板听不懂,也听不进去。

再比如:用扩项次数考核小王。要求小王每年要做到4次扩项,每次项目不能少于10个。搞得小王每天不是正在扩项,就是在准备扩项。

另外,A老板好面子!

公司资金充裕时,A老板就给公司装修,换高大上的办公桌椅,订制昂贵的工作服,买高级接待用车,买好酒吃大餐。。。

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时,A老板就开始号召员工与公司共患难,工资拖欠,各种借口克扣,各种不讲理,各种不平等条约。。。

小王说,自己当然知道,要慎重对待每一份工作,不要频繁跳槽!道理都懂,但是真的不能忍!会把自己逼疯!

所以小王决定换东家。


2013年至2016年 小王在B公司

告别A公司后,小王来到了B检测公司,但情况并未好转。

小王说,如果A老板是“无知”的话,那么B老板就是“无畏”。

1、胡乱接单。

B老板,喜欢亲自去跑业务。

别的机构不敢接的业务,B老板统统接回来。

从不管实验室会不会做,能不能做。

2、低价。

没有底线的低价,是B老板拉业务、招投标最常用的手段。

B老板完全不计成本,当然,B老板也不知道成本是多少,也没有试图去估算过成本。只有在年终结算时,才知道自己今年大概赚了还是亏了。既然用了不计成本的低价,但还要保持收益,那在检测行业,结果必然只有一个。。。(不说自明)

由于小王是授权签字人,所以每次签报告时,都战战兢兢,生怕哪天出事。

3、分包。

分包放开后,B老板就开始充当皮包公司,将分包玩出了新境界,各种违规层出不穷。

比如:有的只做前处理,有的全部项目转包,所有报告上从来不注明分包。

有一次,小王准备好了各种资料,打算找老板深谈一次,反映下公司分包违规问题。谁知,话题刚开头,老板就劈头盖脸说道:“规定我早研究过,那个管理办法写的,违规分包,不就是一个月整改,最多再罚款一万嘛,怕啥!”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次谈话让小王终于下定决心辞职了。不想再过每天担惊受怕,睡不好觉的日子。

2017年至2018年 小王在C公司

在2017年的那次培训期间,我听完小王在A、B两家公司的故事。

我对小王说:“你缺一个好眼光的伯乐!”

小王说:“我觉得不是,我认为很多伯乐都长了眼睛,但是没长脑子和良心。”

我被逗笑了。

小王又说:“怪不得培训时老师讲到:即使在座的学员都培训成了顶尖专家,其所在的机构可能还是问题重重!因为最应该来接受培训的人,从来没来过!”

当时我很不合时宜的问了他个问题:“现在这家C公司怎么样?”

小王沉默了一会儿,蹦出了两个字:“还行。。。”


三 2019年的小王

跳出回忆,时间回到2019年的现在。

结束了在D公司一天的工作,小王担任司机,负责把我送回去。在车上,我问他:“这次从上一家C公司跳槽,又是为什么?”他说:“这次不是跳槽,是C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

然后,我们山南海北瞎聊了一些,聊到了小王他师傅在珠三角的那家检测公司。小王说,师傅的那家机构,已经做得很大了,全国很多省市,都开了分公司。小王在前几年最彷徨时,曾问过师傅,是否打算在老家这里开分公司,希望能去师傅的公司工作。当时,师傅说,他们前期做过些调研,认为小王老家这里,近几年恶性竞争太厉害,还不是进驻时机。

而且,随着师傅的机构规模扩大,股东增多,现在师傅自己的话语权也在流失,有些意见,大股东也听不进去了。师傅自己现在也有些无奈。

临分别时,我问小王:“今天看D公司的人员职位,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这些要职,好像都不是你在担任?”

小王“嗯”了一声,平静的回答:“没什么。”

我追问:“现在这家D公司怎么样,有什么不满?”

小王轻描淡写的说道:“无所谓了,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本文纯属虚构,大家请不要将身边的人对号入座,如有相似,纯属巧合!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