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辞职报告能写两份吗—辞职报告怎样写对自己有利

时间:2023-03-03 14:10:3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作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华为在国内国际市场如狼群一样攻城略地、高歌猛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商业神话。

但作为华为掌舵人的任正非从来没有因一时所得欢呼雀跃,更没有忘乎所以,而是时刻带着危机感,默默地引领着庞大的通信帝国在茫茫荒原上前进。回首华为走过的三十年,是从零开始的三十年,是光荣与梦想的三十年,是如履薄冰不忘初心的三十年。

一,激发斗志的持股制度

华为能够保持高速运转的另一利器是其独特的全员持股制度。2014 年 4月份英国《金融时报》探访华为总部后发布的数据表明,华为员工持股比例已达 99%,覆盖人数近 8 万人。

这种员工持股制度已在华为推行达 13 年,伴随着华为成为国际性的公司,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在《华为基本法》第一章第四部分第十七条中,可以找到华为关于员工持股的纲领性的陈述: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

按照这个表述理解,华为就像是个大的合伙人组织,员工持股计划将优秀人才与公司发展置于共享利益、共进退的层面。华为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家 15 万名员工、拥有 150 多个办事处、年销售收入达5200 亿美元的大公司,全员持股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于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员工,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获益颇丰。2014 年数据表明,当年员工持股计划对华为公司股票的定价为每股 5.42 元人民币。2010 年每股分红 2.98 元,2011 年为 1.46 元。据悉,2013 年每股分得的红利为 1.41 元人民币,相当于以当前价格买入将获得26% 的收益率。

“员工持股计划把所有的人都聚集到了一个平台上,人心不是散的,风吹过来才有效果。”这也就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根基作用,有了这个根基,阐释和强调华为的奋斗精神就有了逻辑上的自我说服的基础。

全员持股制度的推行,使员工与企业由通常意义上的雇佣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员工将自己视为企业的真正主人,在成功时举杯相庆,失败时拼死相救,而且在华为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

二,企业重器,《华为基本法》

从一个旧体制的“养子”成长为中国制造的楷模、典范和标杆,成为国际知名的电信制造商,成为改变世界通信制造业竞争格局的中国力量,华为已经探索出一条在中国发展和管理高科技企业的道路。

第一,作为本土企业,华为建立起了可复制、可延展、可视的管理平台体系,包括商业模式、经营模式、运营流程、内在机制和管理体系,这是个管理平台体系,而非管理体系。

第二,华为走出了一条国际化的道路,由“活下去”“走出去”“走上去”,到追求一种境界、一种影响力,创造性地解决了国际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如何在中国成功落地的课题,实现国外先进管理体系的中国化。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华为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上开启了先河。1998 年出台的《华为基本法》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部企业管理宪章,它引领了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机制建设、纲领性的愿景、使命建设实践。

1997 年后,公司内部的思想混乱、主义林立,“各路诸侯”都显示出他们的实力,公司往何处去,不得要领。任正非请人民大学的教授们一起讨论制定《华为基本法》,用于集合一下大家发散的思维,经过几上几下的讨论,“各路诸侯”都无声无息了。从此开始形成了所谓的华为企业文化。

随着《华为基本法》的完成,华为进入了高速增长和野蛮增长阶段,在经历了“两个冬天”之后,华为管理平台体系愈发显示出独特作用。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公司、院校合作,华为成功地将自己从不规范、不简约、孤岛式的管理状态拯救出来,形成了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

有了这套跟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华为的战略就能落地,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平台,并成功地超越了北电、阿尔卡特、摩托罗拉等电信巨头,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三,为员工注入革新力量

任正非曾经发表过很多企业管理类文章,他在《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中指出,要想在强手林立、变化迅速的环境中发展,必须不断地创新,要做好准备迎接变化。

很多组织,包括很多企业,当大家共患难时,上下一心,有高度的凝聚力,但是当它稍稍有一点儿基础,有一些财富的时候,那种英雄情结所衍生的欲望、利益集团之间的那种贪婪的诉求,就常常把这个组织撕裂了,把这个组织的团队精神、凝聚力扭曲了。

任正非说过,领袖不是选拔出来的,是打出来的。恐惧造就伟大,任何组织,包括个人,如果没有与你成长所相伴随的那种不安全感,那种始终追随着你的不安的影子,你可能就变得很放松、很悠闲。但是,这种放松跟悠闲可能的结果是: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打击面前,你的安逸,你对危险的麻木,会导致组织快速崩溃掉。

“华为今天事实上是全球电信制造领域的领导者,但今天的华为恰恰可能是最脆弱的时候。为什么呢?成功容易让人变得惰怠和自大,让组织变得盲目骄傲和故步自封。精美的地毯下布满了细菌,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组织如此,一个企业同样如此。”

在华为,1996 年,搞了一次市场部大辞职,一千多人,市场部的干部员工,主要是正职干部,集体辞职,写两份报告,一份辞职报告,另一份是述职报告。过去 30 年,大多数有一点儿规模的中国公司都发生过销售团队集体哗变的现象,在华为的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发生过。

市场部大辞职的结果是什么呢?形成了华为组织文化中的“能上能下”,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第二步,打掉帮派,打掉山头,这大概是更主要的。华为各地办事处主任只能做四五年,除了极个别的,调动的时候不准带一兵一卒。

有人说任正非是靠学《毛选》把企业做大的。实际上华为文化是一种非中非西、非驴非马的文化,西方的、东方的、历史的、现代的、军队的等等,凡是对华为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都拿来为我所用。



四,树立价值观和愿景

价值观与愿景一直是长青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回顾华为成长的历史,不难发现,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一直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愿景、使命和战略三位一体。

华为的愿景就是不断通过自己的存在,来丰富人们的沟通、生活与经济发展,这也是华为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另外,在与西方公司的竞争中,华为学会了竞争,学会了技术与管理的进步。

众所周知,自 1988 年至今,华为公司已成长为全球通信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旗下有近十几万中外员工。华为业绩如日中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竞争力。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它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当把十几万知识型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深切地感到,尽管技术很重要,资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

华为公司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它不断颠覆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因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企业真正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企业的目标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自身商业的成功。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就是管理的竞争。

华为的价值分配理念强调以奋斗者为本,导向队伍的奋斗和冲锋。华为的分配理念还承诺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当员工接受这个假设去奋斗并一再得到验证时,这个假设就转化为了一种信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观和文化。

关于作者:李东洋,财经畅销书作家,热爱文学,曾荣获全国创业就业优秀奖等荣誉。

何静,爱好文学的“90后”工科女,写作是她与这个世界的一种对话方式。

本文摘自《世界极客任正非: 华为战记》,汇智博达出品,转载请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