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不会因为逃避而改变,那只是一种心理自我安慰的手段。
离职后,马上删除前同事,是我们一部分人的做法。
“不想被关注和打扰”、 “这些人自以为是”、“XX人品不好”……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
但我们很少思考过,这样做的真正原因。
“删除”本质上是在逃离利益冲突中的人际关系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离职后,我删了89个同事的微信,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其实这个说法不如换一个表述:“离开原来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心情变得美好了。”
这个说法很实在,但很多时候,让我们心烦的其实并不是同事。
而是因为工作任务、业绩压力和个人利益产生的争执、攻击、尔虞我诈的那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离不开背景、环境和个体在其中的适应性想法。
一旦背景、环境和适应的条件改变,即便是同样的一群人,人际关系也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的。
脱离工作关系,就没有了利益的交集和冲突,也就没有了复杂的人际因素。
成年人要懂得,利益往往才是作祟人际关系的核心。
我们常听一种劝说,好朋友不要在一起做生意,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我们一旦离职,与前同事之间的相处环境就已经发生地质的变化。
我们已经脱离了这种原有状态的人际关系,完全无需通过删除通讯录来改变什么。
只要工作就会出现矛盾,我们分不清这一点,就会感觉,新的同事比前同事还要讨厌。
有些人怕被打扰,但“150定律”决定了这个可能性极低
“一个人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其难以维持超过150位的社交关系。”
这是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09年提出的著名“150定律”:
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上限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而可以精确、深入交往的人数仅为20人左右。
看看自己手机通讯录中的人数是多少?
大约低于150个的人是极少的。
但事实上,若非特别亲近的人我们并不会过多关注和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远离了前同事的工作和情感中心,我们大概率是不会受到前同事“有事相求”的困扰的。
担心他们过多地打扰或者关注自己,大多数时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万一接到他们的请求,如果是无理的,我们只要学会拒绝就可以了。
有些人疾恶如仇,但忽视小人才是应对他们的好办法
很多人会说,我删除的是那些真正的小人。
其实不搭理,不招惹,用一种忽视的态度面对他们,他们自然就远离我们。
一方面,小人可能在我们考虑是否删除他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先下手为强了。
另一方面,如果小人发现我们删除了他,狭小的心胸也会耿耿于怀。
他们更受不了这种伤害不大侮辱极强的操作。
如果因为得罪一个小人,让他成天在行业中四处散播我们的不是,那才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让小人主动删掉我们,是一种聪明人的做法。
让小人看见我们的成功,更是一种高情商的反击。
有些人终会成为挚友,有些人终会成为过客,不要因为离职,马上删除前同事的通讯录。
我们丢掉的或许会有未来值得信赖的朋友。
这不仅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更是一种透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