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因着心中对于大健康,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愿望,可以医入道,践行所学,走向身心自然健康,长寿长生之道。 也因自己的身体无法承受医院里日夜颠倒的工作,为了自己更健康一点,所以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三甲医院的工作,探索一条未知的路。
收获,首先自己的身心状态。身体柔韧,情绪平和,处事不惊,见识与智慧较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从社会小白变成了一个社会的人,学会了多角度多时空地看待所发生的事件。
而更要的是:关于医,关于健康,也有很多的认识。想当初,对自然疗法,对如何健康有浓郁的兴致,也确信可以,至少从已有的很多客户和自己身上得到验证。但现实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其实和当年的蔡桓公的认知没有太大差别。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是人性,人们从身体有小恙到疾,到病,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医生说没得治,人们很难真正用心地关爱自己的身体,去领悟自己这一生所做是为了啥。可能买辆车,无论价格多少,都会定期保养。唯独不在乎自己的身体,给身体来个保养和维护。甚有人觉得交了医疗保险,不在医院里花自己亏大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已觉醒的人们,知道去关注自己的身心,知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但对于这部分人最大的需求是:健康的产品、项目层出不穷,良莠不齐。什么才是最适合每个人自身的健康路径,是需要一双慧眼方能识得真经。
做医生也好,做健康也罢,这个行业,这个职业,无论多少的法律和规则都不能真正地约束到,唯一能约束的是从业人员的良心与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