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就是泥巴活,多的就去掉,少的就补上,无非就是这两件事,不用怕。
”
当初压力大到快扛不下去的时候,一位模具行业的资深前辈告诉了我这句话,这句话在我往后的模具路上给予了我最多的鼓励。
现在,我把这句话分享给行业的新生力量们,共勉。
仔细算算,我在模具行业也有十来年了。但我自认仍然外行,因为我只会用眼睛看,不会做模具。我是从事模具质量和项目工作的,是用眼睛去发现问题的。在模具企业泡了这些年,耳濡目染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唠一唠。
冲压篇
初入模具行业,供职于一家大公司的模具车间,当时是做冲压模具。回想那几年,真的是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模具知识,从认识各种机床设备,到各种模具配件、模具标准件,从学习加工工艺到模具质量控制。车间里车床、铣床、镗床、加工中心都有,还有做冲模用的慢走丝,磨床也比较多,遇到多穴位的模具用到座标磨,冲头的小R角要用到光学磨,这几个大买卖往往都是参观的主角。
和精密机床同步使用,三座标当然是必不可少了,随时了解加工精度,为模具生产服务。记得当时为了效率,厂里尽量用多穴位的模具,最多的一模可以冲出48个产品出来,那些冲头、孔的位置度要求要非常高,在复杂工艺中也尽量选用连续冲、多工步。记得我离职前,公司还在研究冷冲压和热冲压模具。那几年让我知道了做模具的辛苦,但模具不愧是工业之母,看到高效率的模具把铜带、钢片变成精密的产品,由此带来的效益还是蛮让人欣慰的。
注塑篇
模具行业涉及范围很广,我在广东这边接触比较多的是冲压模具和注塑模具,压铸模具和挤型也见到过,只是了解不多。我进入注塑模具厂,是从塑胶产品检测开始的,然后又换岗位到塑胶模具的检查、验收。
最开始测量塑胶产品,我是从了解脱模角度入手的,学习测量塑胶件的大小端。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产品容易变形,要取得真实值不能用力接触产品。后来慢慢发现产品装夹也比冲压的五金件复杂,比压铸的铝件还要麻烦的多。前期也增加了消化图纸的时间,这对于做质量和检测的人来说是个必经阶段。但是我个人觉得,注塑件产品的尺寸公差范围会比冲压五金件的尺寸公差范围大点。
由于产品轻量化,注塑模具现在也是需求越来越大了,从家电行业到汽车行业、医疗器材行业,都在推广塑胶制品。在冲压模具领域,冲压出来的产品也慢慢从薄的平面的片材到了厚料的延展、折弯、拉伸,而塑胶模具产品更像是3D类的,注塑用的材料也是非常丰富。注塑模具考虑到产品应用,加工起来相对复杂点,考虑的东西会多点。我后来一直在注塑模具企业上班,也是一段难忘的学习之旅。
注塑模具的加工过程和冲压模具类似,基本上大厂都是买的标准模架,回来加工模仁的部分,或者只做精加工,这样提高效率,所以用的最多的可能是加工中心和火花机。为了确保质量和效率,好多公司开始用上了五轴加工中心、在线检测、模具生产管理系统。
注塑模具的生产周期相对会比冲压模具的周期长,尤其是试模、修模周期。塑胶件变形、收缩大,很多经验参数,物性表只是参考,无法一次获得最佳效果,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总结预防。注塑模具由于使用中会有随着时间、速度、温度、压力、位置等方面的变化,影响到产品会比较麻烦,因此在模具验收方面也比较重视,不然到了客户那里生产无法进行,损失就大了。
经验之谈
基于自己陪国外客户验模多年的经历,我总结出一点经验之谈,与诸君共勉——模具设计是起点,模具好用,客户满意才是目标。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稳定啤出好产品,才是好模具。
此外,为了更好服务公司,提高自己,我每年都会参加一些行业内的专业展会以及技术交流活动,比如“SIMM深圳机械展”就是我每年都不会错过的。展会中展示的模具加工自动化单元,用机器人将产品加工、检测、转序自动完成,还有模内切,产品加工好机械手自动装配,以及五轴机的柔性加工演示、3D打印的模仁等等,都是这个行业里最先进的一些新技术,是我们模具人了解行业新动向和新趋势的一扇窗口。
不管受到什么影响,模具行业工业之母的地位不会动摇。目前我也感觉到模具企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新技术和标准化的推广有快有慢。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只有不断学习,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推广标准化才是正确出路。
完
如此,以上。
恭祝各位模具同行2019万事可以如意,如果你是想往设计方向发展,可以加入我创建的千人模具设计社群一起学习、交流、探讨(无广告),模具圈,一个属于模具人的圈子,私聊我回复“社群”,即可获得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