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摆在开满花的院子里
微微酒意阵阵欢歌笑语
从不考虑明天该去哪里
.........
这是椿恋平凡的一天。
3年前,椿恋从一间独立书店辞职,
租下东山口一栋爬满藤蔓的老别墅一楼做私房菜馆,取名「椿里」。
椿,取自自己的本名;
里,有家乡故里之意。
「椿里」代表着椿恋与家乡武夷山一种情感的连接。
大城小店
▲椿恋
最初联系到椿恋,是一个工作日的午饭时间段。我向她传达了采访的意愿,她隔了二十分钟才在微信上回复我:「现在是饭点在忙」,消息也是间隔回复。
初见到椿恋,这个手臂上纹着大朵虞美人的酷女孩一点都不像整天与厨房为伴的人。椿恋从以前开始就喜欢做饭,喜欢厨房,喜欢做一桌菜招待朋友。
3年前,椿恋还是一家独立书店的编辑。语言犀利,留着及腰长发,爱穿白裙子,「文艺」到骨子里。后来身份转换为「厨子」,她把留了几年的长发剪短,再也不穿仙女裙,理由是:「干活不方便」。
椿恋确实是在干活,第一年店里的从买菜、洗菜、做饭、洗碗基本都是她一人搞定。直到现在,她都记得,洗碗一直洗到12点的噩梦,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
3年过去了,椿恋依然是「椿里」的唯一掌厨人。因为就住在椿里,所以这个地方更像是椿恋的家,摆满鲜花的饭厅更像是她私密的客厅。
椿恋说自己不是一个表达欲太强的人,所以当时在装修厨房的时候,她放弃了全开放式。独留了一个小窗口连接前厅,增加与客人的小互动。
偶尔也会有客人大声的夸赞菜品,她也只是在后面满足一笑,手脚麻利的出餐。透过这扇窗,椿恋感受过太多人生的喜悦。她还记得刚开业没多久,有一对情侣经常来吃饭。后来他们的求婚、结婚、孩子满月酒都办在了椿里。椿恋很感谢,那些平凡生活中值得被纪念的日子,都发生在椿里。
后来
把想说的话
都藏在了食物里
......
食物,是椿里与客人最好的连接。
受母亲和奶奶影响,椿里的食材有一部分来自武夷山。比起谈论厨艺的高超,椿恋做的更偏向于家常菜。食物的味道,更像是椿恋小时候感受到的妈妈的味道。
▲椿恋妈妈做的辣酱
椿恋从小在山里长大,对城市几乎没有任何依赖。十年间,椿恋辗转在各个城市。留在广州,是因为它的人情味。创造椿里,也不过是自己贪心,想抽离城市,找一个理想化的生活居所。
最初,因为不想被困住,她只与房东签了三年约。但经营的久了,客人在外面发现好的食材,也总是多一份寄给椿里。正是椿里的回馈与滋养,在这接近1000个日复一日的旅途中,椿恋最感谢椿里走过的每一位客人。
椿恋在窗子上写「生活煮酒」。椿恋喜欢喝酒,来到椿里的客人喜欢喝酒。
记得在广州难得的那个阳光温暖的下午,两位女客人一坐下,就开始推杯换盏。
理由是庆祝其中一位客人的女儿成功进入理想中的学校。也许是酒精熏人,也许是阳光太暖。不到一会儿,一支酒就见了底,两个人手拉手又哭又笑。
我悄悄告诉椿恋,大中午喝醉的我还是第一次见。椿恋一副见怪不怪地说,曾经有位客人在这里喝醉睡到凌晨四点,自己爬起来走了。
也许对客人来说,椿里给予的安全感可以让他们暂时远离生活的琐碎和烦恼。
我常常问在厨房气定神闲的椿恋,你每天做饭累吗?椿恋也不厌其烦的回答我:「很累」。但这是她热爱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是自己热爱的。那这份自己选择的「辛苦」,和其他人比起来,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除了午餐和晚餐时间段必须待在店里外,椿恋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新店上。第二间「椿里」在空间上与植物相结合,也变得更加开阔。店门口的墙壁上画着椿恋围着围裙,手拿食物的漫画形象。椿恋每天一有空,就喜欢骑着单车跑过来看看。
▲椿里新店墙上的椿恋
我笑她,这是想开连锁店。椿恋很认真的回答:「第一家椿里是属于很私密的空间,不想做的时候,可能会直接闭店。但第二家椿里空间上会更加开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情感的一个延续,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客人」。
注:部分图片由椿里提供
·········· END ··········
本期故事制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