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这么一个问题:我年薪80万,太累了想辞职去徒步全国,老婆想让我多挣钱强烈反对,痛苦,我该怎么办?
我相信这位题主内心一定很纠结,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只好求助广大的网友童鞋。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一位女同事曾经和我讲过类似的事情,说的是她老公。
她说她老公去年的时候觉得工作太累,就和她商量一下能不能辞职出去玩玩,回来再找工作。
我那女同事真是个好老婆啊,马上就答应了,你想做啥就做啥吧,工作太累出去散散心也好。
于是她老公开开心心的准备旅游攻略,计划出去逛3个月,并且把3个月的行程全部安排好了。
结果只出去逛了1个月不到,就回来了,说太没意思了,和自己当初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我那女同事说,那好吧,既然你觉得没意思,那就回来找工作呗。
后来她老公就开始找工作,找了大概3个月才定下来,结果薪资还比之前公司的要低。
再回来说说他的家庭情况,他们家一个女儿,家里还有一个保姆,保姆一个月的开销大概是6000元左右,在上海这个价不算贵。
另外他们最近刚换了套房子,130平米,在上海算是大房子了。重点是他们的房子是在市区,这得一千多万啊。
不过也不用觉得这就可以啥都不干了,可以待在家里享福了,在上海有套值钱的房子也只能说没有后顾之忧而已。
面对生活还是要好好挣钱的,所以说我那女同事绝对是好老婆。
0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未必不可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经采访得知,作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
随后网友的各种吐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日常的职场生活当中,这句话也经常被我们拿来说笑。
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累点,人生苦短,工作压力巨大,世界那么大,我可以去看看么。
如果你真的很累,不妨出去看看,不必给自己背负太多的心理包袱。
就好像一个人说我努力工作是为了家庭,最后连给家庭的时间都没有,理由是我要好好挣钱,其实回头想想,耽误点时间也不会饿死。
现实是大多数人都不会饿死,我们时时刻刻都告诫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做事不能任性,这是对的,任何人都有要一份责任感。
但也不能过度苛刻自己,当自己真的累了,不妨适当的休息下,不一定是辞职出去看世界,请个假出去看世界还是可以的。
随着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等心理社会应激因素的增加,焦虑症已日益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心理卫生问题。
有学者报告说,各种焦虑障碍约占整个人群的2%-5%,每1000人约有13.7%患有或曾患有焦虑症。
去年万达44岁女高管徐毓跳楼身亡,事发突然,让人始料未及。
这位在业界很有名气的商界女强人徐毓,曾任南京万达茂项目的总经理。
家人说,徐毓工作极拼命,最近半年日夜忙项目,加班到夜里一两点是家常便饭,大年三十也只回家待了一个多小时。
然而,如此拼命的徐毓在6月5日下午的万达开会时,据传被严肃批评了,甚至有领导还表露了要撤换她总经理职务的意思。
而徐毓也当场很激动,说“今天这个会我不开了,我不干了”,接着就起身离开。
那天晚上六点多,徐毓在一家三口的群里发了一条微信,三个字:对不起。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累,那就选择放过自己。
02 积极思考,但不必过度焦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背后有可能是职场工作的失意,也可能是无法追逐梦想的不甘。
其实选择适当的放下,重新出发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职场生涯要比我们想象的 更长,很多时候回头看看,一时的放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下贩卖焦虑的文章太多,动不动就是35岁面对中年危机还能做什么?
文章有其一定的价值,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没有错,但也不能过度焦虑,从而让焦虑绑架自己。
有人做一个问题调研,40岁之后能赚到的个人财富百分比:40岁之后,你赚到的钱会占你一生个人财富的百分之多少?
大部分人的估计是60%,年轻人倾向于一个比较小的数字,例如40%。
真正的答案其实是85%-90%。一个人的个人财富往往在65岁左右达到巅峰,而他们在40岁时的个人财富只有那个数字的10%-15%。
个人财富的积累绝大部分都发生在40岁之后,原因非常简单。
第一、40岁之后的职业年限也比之前更长,而且往往薪水也更高。
第二、你可以享受到复利。
第三、当你不需要再付房贷和孩子相关的费用之后,许多支出都会逐渐减少。
尽管个人财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的确会减少,尤其是在80岁后会增加医疗开支,但大多数人的财富积累是要到40岁、50岁甚至60岁才爆发出来。
大多数人完全没想到这一点。
所以你仍需积极思考未来,但不必过度焦虑。
03 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消除焦虑
所谓精英,都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累积而成的。
成长旅程中有三个定位:岗位定位,管理定位,行业定位。
在28岁之前,用岗位专业定位自己,你干啥最专业?
32岁之前,用管理角色定位自己,你做项目、带团队、搞运营的能力怎么样?
38岁之前用行业品类定位自己,你在哪一个行业领域做到了顶尖?
大多数人走在错误的职业道路上,各个年龄层的大部分人都将职场生活视为一份工作,而不是一段职业生涯。
他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近在眼前的下一步上,而不是整条路径。
他们大都将职业生涯当成一场短跑的比赛,然而事实上,这是一场至少长达45年的马拉松。
他们更关心下周二的升职加薪,而不是在真正重要的时候,也就是四五十岁时拥有更好的选择。
许多人为自己的当下的职业境况辗转反侧,不断寻求建议却得不到答案。
因此,无数人漫无目的的四处跳槽,或者停留在意义不大的岗位上,似乎无法摆脱这样的恶性循坏。
久而久之,焦虑感、挫败感一直笼罩着他们,甚至埋怨自己连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都很难做到。
但如果你能够在每个阶段都做正确的事情,整个职业生涯就会良性发展,你就不会那么焦虑。
甚至你可以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安排进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中。
比如在某一家公司呆满了5年,达到了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不是可以奖励自己一下呢,当然可以。
04 美梦很模糊,但噩梦确很清晰
最近有在和很多人沟通交流,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面对任何一个事情,第一眼总能够看到其问题点。
当然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有些时候往往不是。
比如有人说打算做个淘宝店,问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做。
一般的回答就是现在红利期已经过了啊,肯定做不了的,没有应链做不了,没有资金做不了,没有人脉做不了,总之能列出很多条原因。
而且这些原因说的都还很专业,但却很少有人研究另外一个问题,最近那个谁啥资源也没有,啥人脉也没有,电商也没干过,为啥这么快店铺就做起来了呢。
没有人研究这个东西,而这些现象一直存在,你说阿里牛逼的时候,拼多多起来了,腾讯牛逼的时候,头条系起来了。
我们总喜欢看见失败,而选择性忽视成功。虽然成功概率很小,但当我们习惯性的忽视个案的时候,我们也就忽视了学习的机会,忽视了成功的机会。
我们不仅要去想为什么失败,还要去想,为什么在一片红海之中,还是有人能做出来,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做法和之前有什么区别,有哪些东西是我们的盲点。
人在职场中也是一样,面对很多事情,尤其是关乎自身成长的事情,第一眼总是能够看到失败,而很少关注事情背后的回报。
尤其是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的回报。
职业生涯决策的战场上都充斥着利用感情和人类心理弱点的兵法,我们要警惕一些人类天生的偏见,它们会不知不觉间渗透到我们的决策制定过程中。
我们总是会低估在未来才能兑现的好处,这种现象被称为“时间贴现”。
我们都不愿意用当前的痛苦,比如辛苦的工作、更低的薪水、更低的声望等,来换取未来的某样东西,即使未来的好处其实更加丰厚。
作为人类,我们本能的不相信未来的好处能够兑现,所以会在当前对它们打很大的折扣,人们对后果的风险看的比好的方面更加清楚。
意识到自己可能对现状和逃避风险存有偏向性,这一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