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莫群
特约记者丨赵琦玉
通讯员丨靳婷
视频丨钟卓坚 卢志科
视频:《南方》杂志专访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韩凤珍。(视频剪辑:钟卓坚)
这一辈子,韩凤珍见过太多喜悦的眼泪,有人说她是“送子观音”,她却宁愿叫自己拆“弹”专家。作为一名产科医生、一名党员,手术台就是她的战场。
作为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科主任,这位从事妇产科工作25年,主攻“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治”及“胎儿先心病监护”的现代“接生婆”,仅一年时间就做了9例妊娠期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享誉业界。
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科主任韩凤珍。
拆“弹”专家
初次见到韩凤珍时,很难想象这个外表看起来年轻,说话直爽的医生,是广东最负盛名的产科医生之一。近一年(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7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在韩凤珍和团队的努力下,实现了100%的抢救成功率。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攻读并获硕士学位后,韩凤珍进入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开始了她充满惊吓和惊喜的“接生婆”旅程。
对于产科而言,没有所谓的“平淡期”,不分季节,不分昼夜,每日都要完成巨大的工作量,这里是韩凤珍没有硝烟的“战场”,诞生了一个个伴随着新生儿啼哭的幸运家庭的纪念日。
每天从上班开始,查房、开医嘱、上手术台、了解患者病情,时刻叮嘱检查细节,还要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韩凤珍每日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忙到连接受媒体采访的时间都没有。每次见到她,几乎都是新闻里一个含糊的白色背影,几乎都冲在最危急的手术“前线”上,拆最凶险的“弹”——威胁两条生命、牵制两个家庭的“炸弹”。
让韩凤珍至今印象深刻的病人很多,怀孕7个月的阿萍转院至广东省人民医院时,肝脏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被初步诊断为“妊娠合并晚期肝癌”,胎儿容易出现失明、慢性肺纤维化甚至脑瘫等并发症,通过韩凤珍和她团队的努力,最终一个发育良好、体重1.19公斤的女婴安好出生了。
怀孕33周的母亲阿莉,体内的“主动脉夹层”只要稍微一用力,就会随时破裂并导致大量血液流向胸腔、腹膜后等位置,直接威胁大人和孩子性命;为了不让全麻影响胎儿,也为了给心外科等其他5个科室的队友争取更多手术时间,主刀的韩凤珍一如既往地麻利,用了25分钟,迎接了这个2.16公斤重男婴的第一声啼哭。
……
这些惊险的“拆弹”经历,对韩凤珍来说,似乎成了日常工作,乃至她偶尔吐槽电视剧里演的产科医生端详出生孩子、赞美母亲的情节“不符合事实”。“哪里有时间呀?我们都是把孩子好不容易‘捞’出来后,看一眼,嗯,很好,哭得很好,来,赶紧抱走。”——毕竟,更凶恶的考验等着危重症母亲和医护人员。
韩凤珍在查房。(摄影:钟卓坚)
对于为什么要选择产科专业,韩凤珍的回答很简单:“我很享受给病人看病,能够用扎实的产科专业知识,帮助更多急性高危重症孕妇,把病人救治好我就很开心。在手术台上,看到大人和小孩都平安,我就很开心。”
“患者信任我,我更要对他们负责。”韩凤珍说。正是抱着这份责任感和信仰,韩凤珍成为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一名产科医生。正如韩凤珍所说的那样,她在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个危险的手术。
据统计,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共救治危重症孕产妇473例,一半以上是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少“首例”更是在这里的产科手术室里顺利完成,如2015年全国首例胎儿先心病产时手术和2016年国内首例胎儿先心病宫内介入治疗。
韩凤珍和医护人员讨论产妇病情。(摄影:钟卓坚)
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护理服务区。(摄影:卢志科)
有谋“勇”士
新的挑战不断出现。全面“二孩”放开后,产科门诊高危妊娠明显增多了,转诊的危重症孕产妇也多了。韩凤珍坦言,很多孕产妇起大早像抢火车票一样才挂上她的号,她要做的不仅是给出诊治方案,更是要给她们勇气和信心。
今年初,一位怀孕24周的39岁高龄孕妇找到了韩凤珍,因二尖瓣重度狭窄,肺动脉高压的她纠结不已——坚持生,可能出现急性心衰,胎儿不一定能保住,打算放弃,那也就意味着当妈妈的心愿再没机会实现。韩凤珍找了心内科经验丰富的医生,建议孕妇在心内科做二尖瓣球囊扩张手术,再定期会诊,多轮风险评估之后,鼓励她生下孩子。在多次得到韩凤珍明确的意见后,孕妇才坚持下去,最后足月顺产,母子平安。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韩凤珍讲完课正往医院赶,办理出院手续的产妇先生隔得老远就扯着嗓子连声道谢。韩凤珍说,这是最让自己感觉温暖的瞬间。
“面对高危妊娠,建议引产对医生来说也许是最‘方便’的方案,但是如果只考虑‘方便’,因为害怕医患纠纷就不愿意承担风险,那是有愧医生这个职业的,尤其是作为一名党员医生。”韩凤珍说。
当医生这么多年,不仅医术在进步,在处理病人和家属的关系方面,韩凤珍也更有经验了。遇到患者和家属有时候不理解医生的做法、情绪比较激动时,韩凤珍会提醒自己必须保持冷静。她说,医生首先要做好的是本职工作,尽最大的力量救治病人。当需要做艰难决定的时候,她总会从这句自己最喜欢的话里得到力量:“总是去帮助,常常去安慰”。
“我觉得当医生要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医德的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韩凤珍正是以这种不忘“当个好医生”的初心来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好品行表率,干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实实在在,传达正能量。
忙碌的产科护士站。(摄影:钟卓坚)
“少女心”当家人
每天忙于迎接别人家的宝宝的韩凤珍,却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自己家的小孩。
“不是我不心疼女儿,而是更希望她尽早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韩凤珍坦言。有意思的是,女儿独立解决的第一个大题就是大学报专业——“坚决不报妇产专业,干妈妈这一行的太累了。”
不仅女儿体贴——当睡眠不足的韩凤珍在家休息时,女儿会把所有手机调至静音,并且帮母亲婉拒无关的上门拜访;韩凤珍的先生和父母也全力支持,“家里事不用我管,家务活不让我做”。
有了这一家子“贤内助”,韩凤珍有了更多时间救病人、做课题、带团队、搞培训。
这些年来,韩凤珍救治的危重症孕产妇不计其数,收到的投诉为零,剖宫产率常年低于越秀区平均值,而门诊挂号一“放号”必然被“秒光”。去年,韩凤珍被评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德医风十佳人员”,并代表医院同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
正是因为她的好医德好医风,让她所在的产科团队工作氛围很浓。产科护士长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不加班的情况下,护士们一天步数都在17000步以上,一天下来,屁股几乎就没碰过椅子。但是这样又苦又累的产科,却反常地少有人辞职,反倒是遇到“大战役”,大家都主动提出加班。
产科护士站工作一览表。(摄影:卢志科)
从2007年当上产科副主任到2010年升任科主任,韩凤珍自豪地看到,年轻医生成长迅速,团队不仅没有被人才断档的问题困扰,还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梯队。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这17年,无论是带后辈,还是教学生,韩凤珍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因为笃信“单打独斗成不了事,只有团队一起提高,才能让更多病人受益”。
产科沟通园地。(摄影:卢志科)
“一般到了周五中午,团队几个带头人会轮流自掏腰包‘犒劳’大家。没时间出去吃,大家就把外卖摆满办公桌,挤在一起吃‘围餐’。”产科护士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工作中几乎没见过主任发火。韩凤珍听了笑称负面情绪都靠跳舞、瑜伽排解掉了。
平时在手术室里冷静非常的“接生婆”韩凤珍,日常里却有一颗“少女心”,最奢侈的休闲是看韩国偶像剧,偷偷跟着剧中女主人掉眼泪;或者翻翻仓央嘉措的诗,读读渡边淳一的小说。“也许我的内心非常想要守住一份纯真。”韩凤珍说。
平时在手术室里冷静非常的“接生婆”韩凤珍,日常里却有一颗“少女心”。
《无问西东》是韩凤珍近期非常喜爱的电影,因为不少台词说到她心里去了,她把这些话摘出来,特别分享给记者:
“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策划统筹丨戎明迈
监制丨刘树强
文案丨莫群 赵琦玉 钟卓坚
文字丨莫群 赵琦玉
视频剪辑丨钟卓坚
摄影摄像丨钟卓坚 卢志科
编辑丨林琳 莫群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