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辞职报告表格美化声音软件

时间:2023-02-12 15:04:4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新华网福州12月4日电(王永刚 刘默涵 陈丹)闽北山区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坐拥绿水青山,如何转化成金山银山?11月24日,这些问题在福建省南平市主要党政机关负责人、绿色产业重点企业负责人心中,有了更为清晰的解答。

当天,南平市举办“加快打造南平绿色产业升级版”宣讲报告会。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斌作为报告会的主讲人,对该市日前正式出炉的《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行深度解读。

这份事关闽北未来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中,南平市提出做大做强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

学习领会《纲要》,摸准、吃透其中精髓,加快打造南平绿色产业升级版,事关321万南平人民福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时下,南平全市在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不断强化绿色发展战略支撑,因地制宜构建适宜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上已有共识。

连日来,新华网记者深入南平市,进机关、访企业、入乡村,管窥当地在推动绿色发展上的诸多探索和实践,感受闽北山区的绿色发展脉动、气息。

绿之源

甫到南平之时,一场大雨刚将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市梳洗一新。站在南平市区眺望远方,袅袅薄雾之下,林木葱茏苍翠,江水穿城而过。

绿色是山城南平的鲜明底色。

作为福建的老工业基地,南平是如何守住这一片青山绿水的?在记者走访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铝)后,这个答案有了相对具象的解答。

南铝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对半成品的铝制品进行表面处理。新华网 陈丹 摄

创建于1958年的南铝,是一家铝冶炼和铝加工一体化的国有大型企业,也是福建冶金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与人们对冶金企业厂区浓烟四起、金属粉尘飘扬的印象不同,地处南平市中心的南铝厂区四周绿植环绕,透亮、整洁。

在南铝的车间里,一根根成型的铝合金铸锭整齐堆放,这些铸锭并不是传统概念上的铝锭。

“自2000年以来,我们就不生产普通的铝锭产品,而是通过工艺提升,直接生产铝合金铸锭、铸轧卷。”南铝常务副总经理周策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减少了高温铝水的浇注和铝锭重熔两道工序的能量损失,可以减少大量的能耗和金属消耗。

“过去几年里,南铝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我们还对铝灰、表面处理铝渣进行回收处理,对冷却水、表面处理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对电解过程中的烟气余热进行再利用,实现污染物利用的最大化。”周策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南铝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废”产生。2016年,南铝被评为“南平市级企业环境信用良好企业”。

南铝只是南平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缩影。

尽管南平产业小、散、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不算完整、大企业不多等问题始终制约着经济的加快发展,但为保护好生态环境,近年来南平市严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关,对高耗能、高污染等不符合绿色发展导向的投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南平共关停矿产开发企业26家、小木材企业480多家,未新批一家矿产开发企业,未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同时,加强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

2012年至今,南平市环保部门共否决近100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涉及化工、畜牧业、建材、金属加工、塑料制品等多个产业。

一系列的举措背后,是南平交出的生态答卷:山好,森林覆盖率达77.35%;水好,境内3条主要水系Ⅰ―Ⅲ类水质占比100%;空气好,全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8.5%。

绿之声

一方面是政府对非绿色产业说不,另一方面是南平人发展绿色产业的呼声与自觉。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绿树依依,在南平市浦城县荣华山脚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排气势恢弘的徽派建筑,这便是当地着力打造的国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

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是一座集包酒生产、研发、销售、文化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工程。新华网 涂天翔 摄

“博览园前后历时4年打造而成,总投资1.2亿元,占地100亩,是一座集包酒生产、研发、销售、文化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工程。”景区负责人、福建省小密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密酒业)董事长黄向东介绍说,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实地参观农耕时代的酿酒作坊,体验制作包酒,感受园林般的精致风景,品尝具有闽北风情的菜肴,甚至还可以在具有“土楼”风情的民宿中度假休闲。

黄向东是浦城县富岭镇小密村人,对家乡充满深情和挚爱。

“南平最大的优势是生态。”黄向东说,博览园的打造过程,既是企业在一、二、三产融合方面的探索,也有助于当地对绿色生态的重塑。“从远期来看,绿水青山背后的附加值必将通过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得到释放。这笔投资不仅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绿色财富。”

投资着眼于绿色生态的,在南平还大有人在。

南平市顺昌县郑坊乡的一处山坳里,有一家名为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的企业,这是国际知名光学玻璃生产企业欧浦登光学集团的一大生产基地。

图为位于顺昌县的欧浦登生产基地。欧浦登是国际知名的光学玻璃生产企业。新华网 涂天翔 摄

顺昌是南平的生态大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8%。2010年,欧浦登光学集团董事长卢璋来到曾经生活过八年的“第二故乡”顺昌考察。来到郑坊乡后,卢璋发现这里水质清新,空气洁净,几乎直接达到无尘车间的要求,便决定在此地投建生产线。

欧浦登位于顺昌的厂房被青山绿水环抱,走进其工厂车间,一幅标注着“环境方针”的广告牌颇为显眼,上面用中英文写着“保护青山绿水,创建绿色工厂”。

据该工厂负责人陈辉介绍,尽管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但由于空气、水质清洁,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经过测算,顺昌工厂处理出来的光学玻璃,产品合格率在欧浦登全国4家基地中最高,达97%。”陈辉说,为了减少周边开发对基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欧浦登光学集团甚至直接出资与地方签订协议,将周边的400亩山林纳入企业的保护范围之中。

欧浦登顺昌生产基地目前主要生产55寸至98寸的固态胶全贴合触控液晶显示模组。图为基地负责人介绍公司产品。新华网 涂天翔 摄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线。”欧浦登光学集团董事长卢璋说,生态环境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生态环境搞得越好,客人就越愿意来;客人来得多,我们越要注意保护环境。”对于绿色发展,武夷山南岭村村民林丽娟有着深刻的体会。

林丽娟经营的林家茶邸因为布置雅致,颇受租客喜爱,虽然仅有7个房间,但一年下来可以接待3000多名游客。

事实上,过去5年,位于武夷山脚下的南源岭村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房屋搬迁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成为了远近知名的旅游村。据该村村委陈娟介绍,2016年,南源岭村接待游客达18.7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收入2600万元。

如今,南源岭村村民除了主动完成屋前屋后的美化外,还联合打造一条10公里长的七彩田园慢游道,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为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提供更好的环境。

武夷山市旅游局党委副书记林飞说,自从转型发展旅游业后,当地百姓越发懂“生态经”,参与生态保护也更显自觉与积极。

绿之梦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在南平市委书记袁毅看来,加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首要的是从选准产业入手,深化产业梳理,重点培育与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现代绿色产业,并在此基础上补短板、延链条、强保障,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金融体系,加快打造产业升级版。

今年年初,南平有意识地邀请中国工程院等院所的20多位院士专家出谋献策,编制《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和《南平市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扎实做好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的“立梁架柱”工作,绘好青山变金山的“施工图”。

在这份“图纸”中,南平明确提出,到2020年,以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为重点,初步构建起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低碳化的产业体系,建成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域、绿色产业的新兴基地、幸福宜居的美好家园;到2025年,绿色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优美的有机统一,努力将南平打造成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

凡事预则立。有了行动纲要,追梦的步子,南平迈得更坚实了。

“南平一直在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洼地。”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斌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南平市已经出台了关于人才的十条政策、关于总部经济的九条政策,近段时间又研究了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

“在财政扶持方面,我们集聚了3亿元的‘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资金’。今后将根据产业需要逐步增加。在产业融资方面,我们设立了100亿产业基金、50亿股权投资基金、10亿PPP引导基金,2025年前还会再设立200亿的政府投资基金。”伍斌说,南平市将拿出大量的真金白银,对符合七大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进行大力扶持。

除此之外,在鼓励企业融资方面,南平还将对在福建省证监局完成上市报备并进入辅导期的企业,给予100万元的重奖,对直接融资企业的给予3年以内、每年高达100万元的贴息。对于企业普遍关心的人才支持领域,南平市在原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将再实施重点企业人才券制度,对符合的企业可连续3年发放最高500万的人才券。

在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仙芝科技)的总经理张俏霞看来,这些产业政策是一场“及时雨”,更是一颗“定心丸”。

图为群山环抱下的仙芝科技灵芝培育基地。新华网 涂天翔 摄

位于浦城县的仙芝科技是一家集灵芝种植、研发、销售、观光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拥有两家院士工作站,并承担灵芝及灵芝孢子粉两项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灵芝供应商。但是,即便具备如此强大的产业优势,张俏霞非常看重的一名员工不久前还是辞职去了厦门。

“如果政府在人才扶持方面给予投入,无疑将大大改变企业人才难招、人难留的处境。”

年逾6旬的王县福是福建省幸福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幸福来科技)的总经理。自10年前下海在顺昌县创办幸福来科技以来,今年是王县福觉得过得最轻松、滋润的一年。

通过此前的不断试错,幸福来科技找到了一条叠加旅游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年产值过亿,是当地18家重点“亿元企业”之一。

在他看来,南平市提出的财政、金融政策,有望成为企业未来做大的“酵母”。“5年内,我希望能实现3-4亿的产值,5000万元的净利,并最终走向资本市场。”

愿景就在眼前,更需步调一致向前。

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培栋说,“加快打造南平绿色产业升级版”宣讲报告会后,南平市将赴各县(市、区)进行宣讲,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绿色产业纲要、规划及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起来。

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闽北大地铺展;一场关乎地方321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然开启新征程。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