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他扛起家庭重担,从一名推车工、扛包工干起。如今,他麾下的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纺织和铝业两大版块都已发展成为各自领域内全球最大生产规模企业。他的创业历程,被业内奉为“神话”;他本人,成为员工励志的典范。
3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家只有200人的小型油棉厂;如今,已成为拥有16万名员工的庞大帝国。
他一生荣誉无数,他说30年前的一个劳模称号造就了企业今天的成就;在今年年初获评2015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时,他操着浓重的山东乡音说,最大的贡献是让农民富了起来。
他,就是张士平;70岁的他,以其独特的“领袖气质”,塑造了庞大的“魏桥帝国”。
当社会转型、企业改制,众多企业甩掉厚重“包袱”轻装上阵时,张士平和魏桥创业集团却逆势而为,让员工家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子有所教,真正做到了让企业发展的成果全员共享。在这里,15万名农民转为产业工人,员工有了安全感,企业真真正正成了“家”。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探访魏桥创业集团,为您还原一个最本真的张士平,为您讲述发生在魏桥创业集团的故事。
五万套成本价住房 让员工都有一个家
在邹平县城东部,分别以“会仙”、“月河”命名的东西、南北向道路将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割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棋盘,遍布其中的,是林立的厂房和拔地而起的公寓。
这些厂房和公寓,绝大多数都归一家企业所有——魏桥创业集团。
邹魏第二工业园第二生活区,是魏桥创业集团众多生活区中的一个。这里37栋高层建筑巍然矗立,居住着4200户魏桥职工及其家人,常驻居民近两万人。
生活区门口和周边,坐落着多家超市和便利店,和城市里的街区没什么区别。生活区的马路对面,就是生产区,这种布局,让工人从家到车间只需要步行几分钟时间。
一名不在魏桥工作的邹平当地人悄悄说道:“我经常来买菜,这里价格比外边便宜不少。”价格便宜的,其实不仅仅是水果和蔬菜。
因为是上班时间,生活区里活动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片祥和。从装束上看,这些老人刚离开农村不长时间。
孙永海和李俭俭,是生活区9号楼1201房间的主人,他们居住的是一套118平方米三室两厅户型的房屋。上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看着孩子在地上嬉闹,幸福荡漾在两人脸上。
“我俩是大学同学,2011年同一天进入魏桥铝电上班,现在工作将近五年了。我月工资五千多,她比我少一点,加上奖金我俩一年收入十多万元。”孙永海说。
对现在的生活,夫妻俩很知足。最让他们骄傲的是,虽然毕业时间不长,他们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俩凭自己的工资挣出了这套房子。”孙永海特别强调。
“这套房子一共24.2万元,2013年入住时先交了一半房款,剩下的一半现在已经结清。我俩老家都是农村,买房子这件事家里帮不上什么忙,参加工作之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买上房子。”孙永海说。
在邹平县城,以市场价格买一套类似的房子至少需要60万元,而在魏桥创业集团,价格最高的也不过25万元。
为解决员工住房问题,魏桥创业集团以成本价向职工提供保障性住房,这里的成本价只含建材和建筑费,不包括土地费用,高层住宅每平方均价在2000元左右,多层住宅只有1000多元。
保障房不准对外买卖,但员工子女可以继承,如果员工不想住了,集团将会以原价收回。
除了房价低,魏桥职工用暖不收取任何费用。根据天气情况,一般会在10月就开始供暖,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供暖期比社会供暖长一个月时间。
“物业费每平方米只要五毛钱,电价每度三毛五,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在这里,生活成本要低很多。”孙永海说。
这样的保障性住房,魏桥创业集团有五万多套。
扎根企业有了归属感 心里就踏实了
老家是河南的青年工人刘各和孙永海住在同一个生活区,他与妻子王彦平也都是魏桥铝电的职工。与孙永海毕业后就来到魏桥创业不同,刘各和妻子是在社会上闯荡了一番才在魏桥扎住了根。
“我和妻子原来都在超市打工,两个人加起来月收入4000来块钱,结婚前还没觉得怎样,当结婚特别是有孩子后花销突然增多,一年到头根本攒不下钱,生活压力顿时大了起来。”刘各说。
听身边的朋友说魏桥还不错,刘各在2012年成为魏桥铝电公司的一名检修工人,妻子比他晚几个月入厂。如今,刘各已是一名检修班长,月收入近5000元,妻子是一名行车操作人员,每个月的工资也有4000多元。
工作两年多,夫妻俩买上了自己的房子。今年春节,他们把父母一起接到了邹平,这是他们有孩子后与家人过的第一个团圆年。
“父母年龄也大了,准备把他们接出来在这里定居,以后邹平可能就是我们的老家了。”刘各说。
对现在的生活,刘各心中充满了感恩。
“我就说说在魏桥工作与别的企业的不同吧。”刘各顿了顿说,“以前打工时,就是感觉在打工,心里没有安全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心里空落落的。不但自己漂着,孩子也是今天奶奶家,明天姥姥家,老人、自己、孩子三地分居,那种滋味真是不好受。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也就有了根,心里踏实了。”
魏桥创业集团16万名员工大军,有的是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在这里,还有为数不少是跳出闯荡一番后又重新回来的。
同在魏桥纺织邹平第三工业园织布厂上班的张磊和胡珍珍夫妇早在2003年就来到魏桥创业集团,干了四年后,两人厌倦了单调枯燥的工作环境,双双辞职。
随后的几年,两人到别的企业打过工,做过小买卖,在外打拼了几年感觉还是不如原来的工作,经过慎重考虑,两人又同时回到了魏桥。
现在,两人月收入过万元,早已在厂内买了房子,“在魏桥,心里没压力,感觉有保障。”张磊说道。
在魏桥创业,既是夫妻又是同事的员工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很多员工还把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老乡介绍到了魏桥。因此,无论是在邹平、滨州、威海,还是其他生产基地,任何一名工人几乎在每个车间里都能找到老乡、亲戚,这也成为魏桥创业的一种独特文化。
归属,当今社会都在努力寻找的一种状态,在魏桥轻易就被找到了。
不放弃纺织行业 为的是安排更多农民就业
“如果员工连家都没有,你怎么能要求他们以厂为家?”这句话,张士平说过无数次。
魏桥创业集团16万名职工中95%以上来自农村,15万名农民转为产业工人,成为城镇居民。
“在现阶段的中国,要想解决城镇一体化,让农民到城里来,一要有工作,二要有住房,两者缺一不可,否则都是空谈。”张士平说,“买不起房子,人就漂着;有了房子,要是没工作就住不起,空说理论不行,必须有具体措施。”
无论何时,无论走到哪里,张士平从来不避讳自己的农民出身。他对农民的感情,发自内心,他与农民,有着天然的接近。
“我在农村长大,深知一个农民找工作的不易。上世纪80年代,我们厂想扩大生产,十多个招工名额,晚上有几千名农民彻夜排队报名,这件事对我震动太大了。”张士平说。
1982年到1985年,山东棉花连年大丰收,造成了农民卖棉难,张士平亲眼目睹了邹平当地农民为了卖一车棉花,走十多里地,连续三天三夜都卖不了。两件事,让张士平心情很沉重,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扩大生产,先后进军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家纺业,这些无一例外地都是劳动密集型项目。职工工资也是与时俱进,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随着时间的变化,工资始终走在全国纺织业的前列。
“最开始,在魏桥就业的百分之百都是农民工,后来上了铝业项目,需要不断补充大学生和科研人才,这个比例才被打破。即使现在,集团超过95%的员工依然是农民。”张士平说。
张士平说,在目前阶段,铝行业挣100元钱比纺织行业挣一元钱都要容易,“现在做纺织除了缴税和发放工人工资,几乎没什么利润。但纺织行业在安排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有初中文化,就可以胜任,解决的是农村上不起学和文化层次较低人群就业问题。真要考虑企业的利润的话,纺织业我可能早就不干了。东南亚一些国家来招商,希望去那边办厂。说实话,那边人工成本比国内低得多,但都被我拒绝了。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别人也不理解我为什么不走出去,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办企业上缴的是国家的税款,安排的是祖国的劳动力。”
企业不能“办社会” 但绝不能不考虑社会
不止一次有人问张士平,魏桥创业集团主动承担和解决员工的住房等问题,初衷是什么?这么做会不会给企业带来沉重压力?
对第一个问题,张士平回答得很干脆:“对农民的感情。”
“你说企业压力大不大?压力大是肯定的,但压力再大不代表不能做。在住房问题上,我们的认识高度还是有的,就是上升到如何解决农民工城市化问题。国家城乡一体化,没有就业的城市人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任何一个农民工,如果没有住房,那永远解决不了城市化问题。”张士平说。
从企业还是仅有200多人规模的魏桥油棉厂时,张士平就开始为员工提供住房。“那时企业小,带家属的只有五六个人,其余的都住单身宿舍,企业也没感觉到什么压力。”
上世纪90年代,魏桥进入快速发展期,企业规模和员工数量迅速扩张。1998年,成为全国最大纺织企业,2004年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纺织企业。无论企业如何发展,为企业员工提供住房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
2000年前后,一位领导在视察魏桥创业集团时,就住房问题曾关切地询问张士平:“老张,现在企业改革都在甩包袱,到你这却都还保留着,盖这么多房子,你这样能负担得了吗?”
当时魏桥创业还没迁出魏桥镇,张士平考虑了一会儿回答:“我这是在农村,要是我不给他们盖房子,谁来管他们呢?如果我的工人长期没有住房,长期下去会怎样呢?”
听了张士平的回答,那位领导没有作声。
“当时国家老的国有企业,很多正陷入‘办社会’的两难当中,不‘办社会’感觉不行,但真要办起来就可能被负担压垮,这是现实情况。”张士平说。
一开始,魏桥对员工的住房是无偿提供,只要是员工结婚,企业就给分一套房子。从1998年国家推行房改政策,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再免费分房企业已无力承担,魏桥就开始推行内部商品房制度。企业以成本价为员工提供住房,员工如果手里钱不够可以先交一半房款,再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还清。
这么多年来,魏桥创业集团始终根据员工的实际增长情况提前规划和建设,至今已先后建成保障性住房五万多套,只要员工有需要,企业就可以为员工提供住房,真正解决了员工的“家有所居”问题。
“对住房这件事因为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着,习以为常了,反而不怎么觉得有负担了。”张士平说。
“很多人告诉我,在魏桥,职工干劲大,向心力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企业整体稳定。”张士平说,“也有人说,你们企业也有人员流动,离开的也不少。其实我赞成年轻人这样,多干几个地方看看,最后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在魏桥也一样,有很多职工干了一段时间后离开,但大多数还是选择再回来,这与是否忠诚无关。有的职工到厂只有一年半年时间,你说他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没建立起来,能对企业有什么感情?他如果在这个企业干个十几年的时间,他对这个企业也就了解了、铁心了,也依靠这个企业干一辈子了。”
本文作者:鲁北晚报全媒体部主任张卫建
点击标题回放精彩内容
■出品:鲁北晚报全媒体运营中心
■监制:温庆磊■制作:吴静■联系QQ:309749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