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白领秋季跳槽及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今年秋季白领整体跳槽意愿不强烈,仅5成白领有实际跳槽行动,低于去年。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跳槽频次较高,3年以内就跳槽的比例为62.6%。
从城市来看,跳槽实际行动比例最高的城市为重庆,达63.1%,这个城市的事业信心指数也很低,白领们积极通过跳槽寻求职业发展突破。如今市场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知识的折旧远比固定资产快得多,很多人的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一种无法突破的怪圈。如果想要改变现状,不断学习是让自己处于职场优势的最佳途径。那选择继续工作还是辞职深造,到底哪个更划算呢?
在你决定辞职深造之前,一定要慎重选择专业,作出系统的深造计划。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会计、审计工作,那么不要太高的学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世界500强财务部招人都不看重学历,国企,银行什么的,看的也不是学历。如果你想要进入金融行业,那么请注意,一定要考研。国内的投行、券商都只要名校高学历毕业生,硕士最起码,而且必须是名校。
除了慎重选择专业之外,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去最大程度地推动自我提升呢?这里就要说说了,经济学中有个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也就是说,我们要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然后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在衡量成本的时候,不仅花费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都是成本,连我们要放弃的机会和收益也是成本。举个例子,假设研究生读三年,要准确地权衡读研和工作的利弊,我们就应当计算“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的得失。一般来说,读研三年不仅要承担学费等付出,同时也放弃了工作三年的报酬。假设本科毕业后的头3年可以赚到15万,算上学费生活费等支出,那读研的成本就约为18万元。
而辞职深造成本就更高了,除了时间金钱之外还要放弃现在的职位和机会,去换取更进一步的机会。比如胡歌在事业上升的关键时期,毅然决定放下演员的身份,重回“学生时代”。远赴美国留学,结果后来被媒体报道只上了三周语言课,还一度被诟病成炒作。毕竟深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边工作边深造,这样一来,即使深造不成也不至于丢了本职工作,但是边工作便深造也需要自己有较大的意志力,还要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去学习充电。
学习深造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并不局限于学习结束后的几年。研究生刚毕业的你,和一个“本科加三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比,你可能觉得自己略占下风。但是如果是“研究生加7年工作经历”的你,和一个“本科毕业加10年工作经历的”同学相比,学历就显得更为重要。学历的差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所以从长远来看,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更为划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