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某酒整个地区的经销商都停止打款了,甚至好像不仅仅一个区域。
甚至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任区域经理离职。出了什么问题了?该反思的是酒厂还是经销商,是继续维护培养老经销商还是重新招商再割一波韭菜?
把问题归结于招商的时候没有选好商家,这是酒厂不负责的一个最大标志。
每一个进入白酒行业的无论新人还是老人,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挣钱。相比老人对白酒行业各种套费用低价抛货甩锅套路的深刻研究,新人似乎更具有情怀,更想与酒厂与品牌共成长。
把销售不振归结于经销商缺少渠道,或者缺少团购资源,真的有点太过了。现在是什么时代,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呢,再没有资源的人也会有一群亲戚或者朋友。慢慢养着,三年五年终究会有很大起色。
不重视品牌和市场建设,主推家宴最后成也家宴败也家宴
任何一个品牌的白酒,如果仅仅靠团购,永远都只能是个品牌而做不了名牌。光要求经销商主推家宴喜宴,但是品牌力又不能和价格相匹配,说白了就是在卖经销商的脸。
招商的时候许诺的,和最后市场兑现的,完全两码事。最后家宴搞多了,费用停止了。经销商亏的一逼,厂里也很委屈。经销商该送的送了,最后被认定为虚假的,自己买单。厂里说,费用是让你们用的,不是让你们套的。
看看市场上所有品牌,除了飞天茅台用不着套取之外,哪个品牌的费用没有多多少少被套出来。没有费用,光靠那点价格差额,哪个经销商最后能赚钱?
只重招商部不重扶商都是耍流氓
当听说某酒大本营搞出来24家经销商(渠道+团购)强力突破的时候,俺是震惊了。当时就认为,不出半年,必然倒挂。
结果真的没有用了半年。打款价160每瓶的某款酒,直接可以105每瓶调到货。所以我说,这个情况,让其他经销商签约,简直就是明刀子杀人。
更夸张的是,有些竟然还可以找四五十家商。这玩意就猛了,用不了三个月,就会有同一波人被不同的商家分别邀请去品鉴。这么玩,真的好吗?
唉。
把一群有情怀的商家全部杀死,然后再去招一波老酒商?想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帮酒厂做品牌?拉倒吧,只不过找了一批套费用更专业的人而已。
据说要在县城里面搞1+5了。一个县城1个渠道商,5个团购商。听的俺是震惊无比。一个县城,城区居民加上城乡结合部的人一般都难以超过35万人,但凡有点人脉关系的差不多都认识了。
昨天晚上谁和谁在哪个宾馆开房,今天早上基本上全市都知道的情况下,还能容纳下这么多经销商?
无法可想,脑洞大开。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无论商家赚钱与否,只要酒从酒厂里拉出来,酒厂的钱是已经赚了。所以他们要不停地招商再招商,韭菜一茬又一茬地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