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我们推送了《电子烟安全无害吗?》的文章后,评论区有网友留言求科普IQOS,主要关心它是否致癌。
检索后我们发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IQOS不属于电子烟定义的范畴,它本质上还是烟草,它通过烤烟器的加热片来加热烟弹,而烟弹就是真烟。
相对于传统烟草来说,它的优势是不用明火点燃。焦油含量虽少,但也不像它广告宣传的那样一点不含焦油,其余成分和真烟没有区别。真烟致癌已经是大家的共识,所以IQOS也可能致癌。
2003年,电子烟首先在中国被生产出来,随后迅速在全球风靡。尽管中国已经是电子烟制造的一个大的集散地(包括设备和烟油,国外很多烟店的电子烟产品是中国制造),但这个行业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准入门槛,没有统一的质控标准,导致假冒伪劣泛滥。
不少电子烟厂家对其产品的宣传中用到了“戒烟神器”等字眼,也有不少朋友想通过电子烟达到戒烟的目的,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电子烟戒烟作用的循证检索
《2015年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心血管患者戒烟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与《2015 USPSTF建议声明:成人包括孕妇戒烟的行为和药物干预》所推荐的一线戒烟措施中,均不包括电子烟。
《NCCN临床实践指南:戒烟(2018.V1)》明确表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在戒烟过程中使用电子烟,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它戒烟方法结合”。《2014美国心脏协会戒烟总统建议》中提到了电子烟,对其描述也仅仅是“电子烟对于戒烟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阐明”。
所以目前看来,各大戒烟指南均没有明确确定电子烟在戒烟治疗中的地位。另外,电子烟目前也并不是美国FDA批准的戒烟装置。
事实上,目前关于电子烟戒烟有效性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仍然存在争议。
一项对1836名最近有过戒烟经历的成年人调查显示,38%的人尝试过电子烟,但电子烟与戒烟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联;另一个在新西兰进行的657名患者参与的对照试验结论为:电子烟没有显示出比尼古丁贴片或安慰剂的优越性;一项纳入2028名患者的实验则证实长期使用电子烟可能会有较高的戒烟成功率。
此外,一些系统综述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科克伦的结论是与安慰剂相比,电子烟能帮助吸烟者长期停止吸烟;Regina El Dib等人的研究结论则是电子烟影响戒烟作用有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荟萃分析的证据级别都比较低。
结论:电子烟的戒烟作用目前还没有被科学的证据证实,仍然需要做更多科学研究。
那应该如何戒烟呢?
在谈如何戒烟之前,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烟草依赖”,也就是俗称的“烟瘾”,它其实是一种慢性疾病。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吸烟者戒烟次数的研究发现,吸烟者平均需要尝试戒烟30次才有可能戒烟成功,所以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其它慢性病一样,烟草依赖的治疗也就是戒烟的过程可以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意志力,更需要科学的方法。
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戒烟方式有且只有两种: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两者结合的效果最好。
行为疗法也叫行为矫正法,它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其基本认识是:异常行为(抽烟)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训练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自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或消除。通过行为疗法,吸烟者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支持和鼓励。
如果有朋友想尝试行为疗法的治疗,建议可以选择正规医院的戒烟门诊或拨打全国戒烟热线400-888-5531、400-808-5531去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可选的戒烟药物
根据《NCCN临床实践指南:戒烟(2018 V1)》、《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版)》等指南来看,目前推荐的一线戒烟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关于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几点:
- 在缺乏行为疗法或咨询支持的情况下,药物治疗可能并不会发挥太好的效果。
- 并不是所有吸烟者都需要使用戒烟药物才能够戒烟成功。
- 对于存在药物禁忌或使用戒烟药物后疗效尚不明确的人群(如少量吸烟者、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未成年人等),目前都不推荐使用戒烟药物。
- 尼古丁贴片和尼古丁咀嚼胶是非处方药(OTC),国外常见,国内有网售产品。安非他酮缓释片与伐尼克兰则都是处方药,需要就诊专科医生,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