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摄影披上“护身符”
2019年,全影网接入山东省版权登记平台,成为“山东省婚纱摄影版权登记交易平台”后,中国最大的影楼行业资源整合者——山东全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传宇规定了新“玩法”
从印“公版”到卖“独家”
作为有3000年丝织业历史的全国重要纺织原料生产基地,昌邑有纺织印染企业近千家,家纺印花布及其成品产量均全国第一。但“一出新就被抄,一热销就烂街”的怪象,一直困扰着这个集群。如何破解?
农产品也需要“正版”
前些年,我们设计了专用包装箱,一推出就有仿的;我们在瓜上刻字,他们也跟着刻。在寒亭区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指导下,2014年、2018年,我们分别把包装箱和钢印登记了版权,仿冒减少了
让版权意识深入百姓生活
从调解和咨询的内容看,公众版权意识还是要加强。比如汽车座垫款式、装修方案、装潢图案等,都涉及版权问题。有的人照搬照抄惯了,侵权了还不自知
请看今日大众日报“蹲点调查”报道——
■文章全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能。
与专利、商标一样,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类型。版权受到保护,人们的创作欲望会更加强烈,创新灵感会更充分涌流。
“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是版权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目前潍坊正争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新实施“全市域参与、全产业推动、全链条保护、全过程服务”的“四全”做法,用版权保护改变企业经营模式、行业玩法、发展环境,从而撬动产业提质升级。
近日,记者在当地进行了蹲点调查。
婚纱摄影样片贴上“护身符”
去影楼拍婚纱照、写真时,店员都会拿出几本影册供消费者参考,这些照片被称为“样片”。在潍坊市奎文区阳光100广场13号楼内,每天几千套婚纱摄影样片被贴上“护身符”,“飞往”全国各地。
5月17日,记者来到阳光100广场13号楼20层,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影楼行业资源整合者——山东全影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另一个身份是“山东省婚纱摄影版权登记交易平台”,今年4月被认定为“山东省艺术版权交易中心”。
全影是一家软件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业务是研发销售影楼用软件、经营婚前用品网上商城。经过12年发展,其“全影网”已成为全国影楼行业领先门户网站,拥有30多万摄影师会员,占全国人像摄影师的9成以上。
写软件的为何跨行做版权?全影网络董事长董传宇摇摇头:“一言难尽!”原来,每位摄影师每年至少创作3套样片作品,每套至少100张、创作成本约10万元。然而,费心劳力创作的作品,卖给一两家影楼后很快被盗版,网上甚至几块钱就能买全套,大大影响了摄影师的创作热情。2016年,“全影网”婚纱摄影样片创作数量约150万套;2020年,下滑至70万套。
因为搞不清图片到底是原创的还是抄袭的,全影只好“收着点儿”,不敢大张旗鼓大卖特卖,一年样片交易额只有100万元到300万元,而很多图片一上网就被告侵权,全影公司一年光律师费就要花掉五六十万元,样片交易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2019年,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来公司调研,听了董传宇的吐槽,建议公司经营“正版图库”,认为全影公司借助自身多年积累的近亿张图片,甚至可以做成省级乃至全国的版权登记交易平台。
一言点醒梦中人。董传宇马上行动,组织团队攻克了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能够比对、识别图片与库里图片有无重复。2019年,全影网接入山东省版权登记交易平台,成为“山东省婚纱摄影版权登记交易平台”后,董传宇规定了新“玩法”:摄影作品上架“全影样片商城“和“图王国”平台的,必须先取得版权登记。作者在全影网入口免费申报,全影网进行比对初审,由省版权局审核颁发电子版权证书。从申报到颁证,全程只需10天左右,取得证书的正版照片就可以上架销售了。
全影网为正版照片提供“版权一条龙服务”:全影自主研发的鹰眼系统,对所有登记版权的作品进行实时全球监测,去年一年检测到上千次盗版侵权行为。对盗版行为,平台有40多家合作律所帮助作者维权。全影不用花律师费,律师从追回的损失中分成;图片交易成功后,全影按销售收入的1-3成不等的比例和作者分成。
5月17日,记者浏览全影样片商城看到,经过版权保护的样片被明码标价地挂出来,单张售价以几十元、上百元的居多。“这些样片以前都要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董传宇说,以前摄影师基本靠“一锤子买卖”,只能高价出售样片供影楼使用。如今,正版照片面向全网交易,可多次售卖,价格降至原先的1/10以下,成交额却是原先的10倍还多。董传宇说,登记了版权的5万多名摄影师,平均收入长了一倍不止,有人年销售额上百万元,几十万元的也有近百个。虽说被盗版的每年也有不少,但“一打准赢”。有了版权保护,摄影师创作激情大增,2021年创作数量回暖到90多万套。
版权“护身符”繁荣了创作,也让买卖双方都卸下了包袱。全影样片商城打出“正版商用 无惧风险”的广告词。2021年,平台样片交易额比以前不看版权时增长了十倍多,版权业务成为全影公司利润最高、成长最快的板块。董传宇说,今年3、4月份受疫情影响,多地影楼无法开业,摄影师的外出创作也受到制约,但线上版权登记每月仍有7000多件,版权交易也在正常开展。
全影的版权意识,还影响了行业规矩。近年来,对业内各类摄影比赛,全影建议主办方限定门槛,只有正版图片才能参赛,建议全都被采纳。
全影网上聚集的30多万摄影师中,只有5万多名申请了版权登记,其他人表示“习惯了”“怕麻烦”。董传宇从剩下的人里看到了潜力:“每年我国摄影作品新增约10亿件,版权产值过百亿。而目前摄影行业版权登记比例仅为1.6%,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我们将继续用‘版权登记+成果转化+全网监测+一站维权’模式,打造创新利益共同体。”
“版权登记是免费的,而版权保护平台要花钱,过去常掉入‘一花钱就死’的怪圈。全影的‘服务免费、交易分成’做法,打破了这个怪圈,说明版权保护可以实现作者、平台、买家、行业的多赢,版权保护市场化的路子能走通。”潍坊市文旅局局长权文松说。
看到版权保护在摄影行业取得成功,潍坊市扩大战果,在书画产业上复制这一模式。2022年1月,由潍坊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与全影公司合资,成立了画都(潍坊)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传宇说,目前“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已经开发完成,已有十几家书画经营企业进驻,很多画家催问平台何时上线。5月16日,他去了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参加了泰山国家图书版权交易中心组织的招标,说明这一模式已得到更多行业的关注。
从印“公版”到卖“独家”
5月13日,在位于昌邑市的中国棉纺城内,金罗莱家纺经理王文磊正盘算着,给一款老花型清库存。这款蓝橙相间的花型已上市多年,想到5000米库存,他狠了狠心,低于成本价30%处理。
“设计出来后没几天,这款花型市场就都有了,高低中端什么面料都有。”王文磊叹了口气,相同面料有的一米能便宜1元钱,逼得他把价格一降再降,一直降到亏本。
不仅是市场经营户,头几年,生产加工企业亦是如此。柳疃家纺是一家20多年的老厂,4年前和大多纺织厂一样印“公版”,就是照单加工。热销花型几乎每个纺织厂都印,从加工环节就打起“价格战”。
作为有3000年丝织业历史的全国重要纺织原料生产基地,昌邑有纺织印染企业近千家,家纺印花布及其成品产量均全国第一。但“一出新就被抄,一热销就烂街”的怪象,一直困扰着这个集群。争花型、争图案、抄袭盗版、打价格战,让集群徘徊在“照图复制”的产业链底端。
“2018年开始,我们探索将版权融入纺织产业,在棉纺城内设立版权工作站点,推动执法力量下沉,不间断走访巡查,与企业、市场建立联防联动机制。”昌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岩说,2018年以来,他们先后查处纺织印花布侵权盗版案件22起,收缴侵权制品3万余件。通过版权运用与保护,推进版权价值转化,助力纺织业升级发展。
在棉纺城大门口,一家2019年底开业的商铺有点特殊,它不见任何展品,每天却人流不断。这里名为“大城工作室”,记者进入时,8名设计师正坐在电脑前,根据时下流行风尚设计印花布花型。设计完成后,旁边的一台电脑有专人进行版权登记申请。
“刚送走了一批来选花型的。”工作室技术总监张忠诚说。他毕业于西安美院,除了他以外,工作室还有12名专职设计师及上百名全国各地的兼职设计师。他说,工作室一天能出30多个花型,客户选好后,再通过版权交易“卖”掉。
王文磊是这里的常客。在他的展厅内,家纺印花布挂满屋,2000多款花型中有500款有版权,每天都有新花型更新。“有版权的花型返单率高,是店里的主打产品。”王文磊说,如今他不怕压库存了,“卖独家”后销量涨了三四倍,价格稳定,利润增长30%以上。
“我们实施花型版权保护后,现在入驻商户近500户,比2018年前翻了接近一番。”中国棉纺城总经理王鹏程说,在版权加持下,这座有着14年历史的棉纺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重生的还有柳疃家纺厂家。“花型就咱有,别的厂没有,想拿货只能来咱厂。”柳疃家纺厂长蔺德智说,如今工厂一年能新增六七百套有版权登记的花型,去年产量为6800万米,近60%都是有版权的。其中,一名南通客户从以前300万米做到去年的近1000万米。
昌邑华晨纺织则突破传统丝绸印染模式,引入蜡染等工艺,对作品进行版权保护,使一条三四百元的普通丝绸披肩,摇身一变成为价值两千多元的艺术品。一纸版权证书,直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版权保护激励了创新,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昌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市场执法科科长付志杰介绍,市场调查显示,花型没有版权保护的低端印花布,利润一米0.2元-0.3元;有正版花型的,一米利润0.6元-0.7元;中高端印花布的利润则在1元以上。如今,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维权,版权工作已贯穿昌邑纺织产业全产业链,2018年以来,登记版权花型8296件。创新,使昌邑纺织由末端加工者正逐步向前端创造者蜕变。
农产品也需要“正版”
100元一个西瓜,每个西瓜都带着激光雕刻的“钢印”,2个西瓜装一箱。5月15日,在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寒亭区固堤街道的生产基地,西瓜棚头的包装车间一片忙碌。钢印和包装箱,都是申请了版权保护的。
“前些年,我们设计了专用包装箱,一推出就有仿的;我们在瓜上刻字,他们也跟着刻。在寒亭区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指导下,2014年、2018年,我们分别把包装箱和钢印登记了版权,仿冒减少了。”郭牌农业总经理由守昌告诉记者。
吃到了甜头,郭牌把自己总结的无籽西瓜防裂法、西瓜嫁接育苗法等生产标准,西瓜风味图谱、与农户的“六维联结机制”、各个门类的农耕研学课程等,都用版权保护起来。对智慧农业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监测系统、半自动西瓜采摘设备、保温棚温度调节系统等20多项成果,在申报专利的同时也进行了版权保护,上了“双保险”。目前,郭牌农业已获版权保护130多项。“这样做不是为了防农民,而是防恶意侵权者,保护地方品牌,更好地带动农民。”由守昌说。
在同属于寒亭区的“年画之乡”西杨家埠村年画一条街上,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作品,是正金堂去年出品的木版年画集《画说党史·百年辉煌》,100幅原创年画,由30多人的团队历时8年完成。
“一幅画,五六位设计师至少设计两个月,还要与多名党史专家商讨。”山东正金文化传媒公司项目策划人杨营茂说,他们的作品全部进行了版权登记,拿到专业网站上售卖,定价100元一张不议价。
有些人觉得100元一张的年画有些贵,杨营茂也不讲价,他让客户上网搜搜看。待发现确实是独家后,对方也就接受了。“版权保护杜绝了假冒和模仿,保证独家销售。”杨营茂说,这套耗时8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如果没有版权保护,盗版者两个月就能刻出一套版来;如果是机械印制,速度更快。几年前,正金堂刚创作出来一幅年画作品,就被人仿制成彩色宣传画,拿到专业平台售卖。杨营茂买回来一幅,一对比一模一样。他不慌不忙,将版权登记证书上传平台,仿品立即下架。
在西杨家埠村里,记者看到一处村级版权工作站,实现了版权登记不出村。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办公室负责人张文昌说,版权保护激发了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性,杨家埠风筝、年画,每年新上市产品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新开发的创意产品占比将近60%。寒亭区还建成了木版年画数据库和民间艺术品DNA数据库,为著作权人维权和文化执法部门执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潍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二级调研员于利告诉记者,2018年起,潍坊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版权进乡村”活动,4年间,全市已有潍县萝卜、寒亭西瓜、寿光蔬菜、青州花卉等21个农业产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保护,千余名非遗传承人和农村文化人才进行了作品登记,实现了“从零到千”的突破,品牌附加值增幅显著。
5月13日,在郭牌农业寒亭基地,潍坊市现代农业版权保护联盟成立了。至此,潍坊全市成立了高新技术、软件、教育、新闻出版传播、摄影、书画、非遗、纺织服装、工艺美术(黄金珠宝)、现代农业等10个版权保护联盟。“一个联盟建一个版权登记交易平台、配一支版权服务队伍、至少联系200家企业,这样,版权工作就融入各行各业了。”于利说。
于利介绍,2020年9月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以来,潍坊市坚持“全市域参与、全产业推动、全链条保护、全过程服务”的“四全”理念,依托市、县、镇(街)三级文化站馆和高校,在全市建立各类版权服务站300余个,同时对省市级版权登记平台进行奖补。根据第三方机构编制的《潍坊市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潍坊市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456.22亿元,占全市GDP的8.02%,版权产业增长迅速,已成为主导产业。2021年,潍坊全市登记版权作品64413件,登记量占全省1/4,比2019年的8200多件增加了数倍,版权创作更加繁荣。
让版权意识深入百姓生活
5月18日,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洪晓,作为潍坊市著作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版调委”)的调解员,刚刚调解完一宗版权纠纷。为双方出具了调解书,杨洪晓长舒了一口气。
原来,著作权人杨某在某网站发布趣味漫画图片25幅,后发现被告M公司未经许可,就在微信公众号上转载了其中的24幅。杨某提起诉讼,要求M公司赔偿损失及合理开支。在排期开庭前,M公司找到“版调委”要求调解。杨洪晓经过半个月的反复沟通,各说各话的双方终于达成一致,M公司删掉侵权图片,赔偿杨某7500元。
2021年7月,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文旅局联合制定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诉讼)实施办法,依托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成立“版调委”,配备专、兼职调解员9人,建立了29人的专家库。这样,在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法院诉讼之外,维权者多了一个灵活快捷的选择。
“从调解和咨询的内容看,公众版权意识还是要加强。比如汽车座垫款式、装修方案、装潢图案等,都涉及版权问题。有的人照搬照抄惯了,侵权了还不自知。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版权意识深入到百姓生活中,也让有版权纠纷调解需求的当事人了解潍坊市‘版调委’的职责,我们更好地提供服务。”潍坊市“版调委”主任、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方明辉说。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去年,该公司历时两年诉某公司的多项专利侵权案获得胜诉,这让街景公司的知识产权负责人张继东意识到,版权、专利“双保险”好处多。他说,对工业品设计来说,版权保护比专利保护的种类更多;版权自作品完成之日就受到保护,保护更及时;保护周期50年,比外观专利的15年更长。
5月11日,潍坊市工艺美术(黄金珠宝)版权保护联盟在昌乐成立。昌乐中国宝石城有黄金珠宝加工经营业户2000多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交易额达300亿元。昌乐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瑞平说,昌乐版权服务工作站自成立以来,登记黄金珠宝作品设计图样150多件。在登记和维权实践中,企业发现各省之间数据库不互通,可能造成相似作品在不同省份都获得登记。
刘瑞平说,这一问题,他们一方面通过市、省,向上级主管部门作了反映;另一方面,也动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数据库,为官方数据库提供有益的补充。
■记者手记
人人都是创作者
日常采访,记者经常接触知识产权: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此前总觉得这是少数人的成果,离自己老远;这次采访版权保护,记者却感到,版权如此贴近,就在身边。
版权即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等。读书看报、看电视、刷视频,每个人都是版权的消费者;拍照、发帖、唱歌、画图,其实每个人也是版权的创作者。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2171项版权,给人启发。2020年9月潍坊市创建版权示范城市,该校开始对学生开展版权教育,至今全校师生登记版权作品2171项,其中学生的占9成。校团委书记付海涛观察到,校园里发生了有趣的变化:随手拍的美图,原来只能晒朋友圈,学生申请了版权;红木嵌银社团、手工扎染社团等社团创作,学生申请了版权;工程制图、动画视频、幼教手工等课堂作业,学生申请了版权。
付海涛听有的任课老师反馈,版权教育使学生的课程作业质量提高了。有的学生,原来做作业只是应付,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交差。在“版权进校园”后,学生意识到这是侵权行为。更重要的是,学生发现登记版权免费而且不难,只要作品有独创性,用学校账号在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运营的“山东省教育版权数据运营中心平台”上申请登记,十天八天就下证了。艺术传媒系一名学生一人拥有40多幅摄影作品的版权,给系部的年终评价还加了分。学生增强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把作业当成了“作品”来完成,学习质量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版权在知识产权领域里覆盖面最宽、涉及对象最多,创作主体也最多,它对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版权覆盖宽、参与广的特征,版权的服务和保护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创新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版权也是财产权,优质版权必然会生成产业,叫版权产业。其发展水平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标尺。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和非核心版权产业,前者包含了大部分文化产业,后者则远远超出了文化产业,涵盖了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就像正文中提到的柳疃纺织、郭牌西瓜一样。这就启发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人人都可创作,灵心妙手,可以遍地生花。
策划 娄和军
记者 杨学莹 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