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高校高级职称评完了,随着不出意外的落选结果的公布,我一直紧绷的神经总算松弛下来了。
入职以来,我一直认为职称评审要想成功一是自身实力硬,业绩好;二是大多数人要认可,人缘好。对于青椒,无需动员,大家的注意力和精力大多在科研业绩积累上,所以青椒之间在科研工作上也是相互盯的很紧,你追我赶。
我入职以后,一个前辈曾在酒酣后对我说,我的科研方向不适合在中西部发展,想走学术道路的话必须接受现实,该方向,本土化。为此,我心里还挺不服气,觉得自己做的也算前沿方向,换方向对不起导师以及母校的培养。可是接连几年各级各类项目申报的铩羽而归,让我也接受现实了:没资源、没平台,只能靠自己,大项目基本靠天收,能够搞些小项目,带带研究生,维持着自己的科研工作也就不错了。相应地,在此形势下,没有国自然傍身,按照入职时的职称评审体系,刷论文攒积分是我能做的最划算的事情。在挤时间投入的前提下,我吃点老本,再挖掘一下学生的潜力,论文产出还算可观,平均每年都有SCI产出。我觉得照此形势发展结果也不会差,无非多花点时间积累成果。
然而,到了2021年,随着国家提倡去“五唯”,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变了,论文奖励都不敢在学校各种文件中提了,改称科技贡献评价,论文业绩也不再按照JCR分区评价了,改按中科研分区评价了。与此同时,职称评审评价体系也变了,不再计分了,改用“基础业绩+标志性成果”。表面上看,基础业绩门槛放低了,增大了职称参评人员基数,缓解了青椒的职称焦虑,但是在学校会评时,标志性成果才是主导因素。在标志性成果中,论文只看Top期刊发文数量。因此,尽管我发文较多,但没有Top,我最大的优势随着职称评审体系的改变全部清零了。至于教学方面、学生竞赛方面,前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而且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也不太适合做竞赛,所以这些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也是零。所以,我觉得现有的评审体系突然把我判成了一个平庸的人,在我按照原有评价体系道路攀登职称高峰快成功时突然出现了一道我无法跨越的裂谷,让我觉得过去几年付出的心血付之东流。
就职称评审所需的人缘方面,我入职时青涩的一比,个人脸皮薄,学院、系里面的各种公共事务不敢拒绝,不会拒绝,以致于一直未画上过句号,为此熬的夜、生的病也不少。唯一庆幸的是,接手负责的事儿都干成了,得到了各届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因此在职称评审时,学科推荐阶段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然而比较尴尬的就是,这些为学院的付出在学校会评时无足轻重,学校会评时还是只关注标志性成果。
在2022年职称评审结果刚出来那两天,我满脑子都琢磨着如果努力实现一年干3条标志性成果。后来冷静下来,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在现行职称评审体系下,由于我业绩清零,和新来的青椒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但我的体力和精力是在走下坡路,哪来的自信能干过他们?所以,还是心态放平,别总惦记着山顶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慢慢攒成果吧。在我40岁时能评上副高,来的虽然晚些,但终究也是一件好事[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