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额价差下,市场不买入,第一个熙西部也始终没有网签信息,到今年4月为止没有签约29套,价格为26146元/平方米。「这是
29套不是项目的商品房网签,而是其配建的安置房被政府回购。”上述中介人士表示,该项目拍地时达到了最高限价,转为竞争安置房面积,最终该地块需要配建3.4万平方米安置房,销售均价为26000元/平方米,政府会回收一部分。房价“贴地”难盈利
首创禧瑞府销售遇阻,售楼处几经关停的尴尬局面背后,是近年来天津地王接连“崩盘”的一个缩影。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分析表示,天津入市的十几个典型地王项目,由于拿地价格太高,甚至部分项目溢价率在100%左右,面粉价格贵于面包价格,这些项目即使房价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也难以实现盈利。
无奈之下,陷入困局的地王项目开始降价求生,部分项目房价已经击穿地价,有的甚至售价比地价还要低。以2016年河北区单价地王中冶德贤华府项目为例,经过103轮激战,中冶以97%溢价率、33441元/平方米成交楼面价摘得的地块,入市均价却仅为33000元-35000元/平方米。
“对于资金压力巨大且资金周转要求高的房企,三限之下断腕求生亦属正常,在开盘时价格接近甚至低于盈利底线都是必走之路。”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房企拿地王的最终目的还是赚钱,但并非所有房源(尤其是前期开售的房源)售价必须高于成本,这个时候舍小取大,保证整个项目的盈利达到预期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对于此类降价求生的项目,亦有天津房企人士对记者分析表示,如果项目降价,房价和地价一致,那这些地王项目的建安、财务、管理、营销费用、税务成本等就是净亏。
“地下部分按照建安成本与车位销售额打平来估算,假设房价与地价一致,建安3600元/平方米,保守估算这些地王项目至少亏损2亿元起,更有甚者亏损金额将高达数十亿元。而加上税费、资金成本、自持(部分地块)等,大部分房企实际亏损金额或将远超上述估值。”上述人士说道。
从2016年-2017年间在天津斩获地王的房企来看,多数房企正步履维艰,天房、融信、禹洲等房企就是其中的典型。
以融信为例,2021年净利润17.27亿元,按照业内估算,融信在北闸口、团泊东获取的两宗高价地预计至少亏损9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仅这两宗地王的亏损额就相当于整个融信中国半年的利润。大手笔拿地后,融信的现金流堪忧,如何降负债、稳运营是当下融信正在面临的难题。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表示,天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明显下滑,远远落后于杭州等新一线城市,严重制约了其购买力,高端改善产品的去化明显弱于刚需产品,并且盈利的空间也在不断收缩。对于房企而言,面对高价地还是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