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靠实力:设计门类齐全,比较优势明显。武汉拥有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等众多门类。武汉在桥梁工程、高速铁路、城市规划、数字媒体艺术等领域的创新设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现有工程设计企业数量497家,从业人数7.28万人。工程设计已走入“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城市、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近几年来,武汉新增勘察设计大师10人,新增创新性设计企业100家,新增中高级技术人才10000人。
动漫游戏、服装珠宝和印刷包装等设计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动漫游戏产业形成完整链条,软件产业呈现集约发展态势。武汉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丰富,在汉高校89所,拥有200余个公共文化机构、100多家社会教育机构,110余个创意设计产业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创意设计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体系。
●靠魅力:独特样本价值、整体申报、共同申报策略
武汉申报“设计之都”,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有三点:一是具有独特地域优势。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是千万人口的大型工业城市,创意驱动转型发展的探索,将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乃至世界其他城市提供“武汉样本”。二是定位于促进各个设计门类融合发展,进行整体申报。三是积极践行“创意城市网络”宗旨,联合非洲友好城市恩德培,向其分享申报策略,为其培训创意人才,提供必要帮助,共同申报。(记者韩玮)
“设计之都”将给武汉带来什么?
首个世界级城市文化品牌,引领武汉真正进入全球主流网络
市城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为“设计之都”后,可以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标志标识,其最大潜在效益在于,对“武汉设计”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品牌走出国门提供实质性帮助,对武汉设计扩大海外业务具有积极作用,为本市设计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创造更多机遇。此外,更能加速城市转型升级。
在获得“设计之都”后,深圳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全球40个创意城市开展了深入合作;上海2010年获批“设计之都”的3年后,文创产业增加值就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0%。
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秘书长金志宏认为,“设计之都”申报成功,将成为武汉的首个世界级城市文化品牌,“武汉真正进入全球主流网络,就好比打入足球世界杯决赛。”
武汉正全力打造“长江主轴”、“长江新城”、“东湖绿心”,将重点围绕武汉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现长江文明、生态特色、发展成就,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成为“设计之都”后,武汉将更能吸引国内外顶尖设计机构,在汉联合开展世界级的城市设计,助力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实现。
●对创意产业: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形成新引擎,拓展新空间。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更快的产业规模增加值。
●对设计企业:搭建联系沟通桥梁,帮助设计更好的走出去。搭建合作平台和研发平台,帮助设计企业拓展业务领域。
●对创意人才:通过提供更多更优教育培训,提升创意人才创业就业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降低创意人才创业创富门槛。通过“创意城市网路”合作分享,促进创意人才拓展创业领域。
●对普通市民:因创新设计而获得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拥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和生活环境,带来环境更生态、出行更方便、服务更精细的生活方式。(记者韩玮)
成为“设计之都”后,武汉还要做什么?
申都不是最终目的,申都本身是城市不断国际化的过程,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只是我们新的起点。下一步,武汉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完善顶层推进机制。武汉将加强创意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战略协调,同时,保持和加强与教科文秘书处、中国全委会、设计之都城市的工作联系,组织实施创意设计行动计划,开展各项对外交流合作。我们将以“创意设计实现老城新生”为主题,制定一个涵盖全媒体的工作计划,推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创意城市建设中来。
整合各类设计资源。推动武汉的工程设计、历史建筑、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等多门类融合发展,加强大学生、青少年设计教育培养。建设一批示范性创意社区、创意城市示范区,让设计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贴近市民,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形成多样化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市民互动参与,加强市民与设计师的互动,举办市民创意设计大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武汉设计双年展品质,与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合作,共同开展多种设计活动。加强政府与大学、企业、NGO的合作,支持一大批文化创意和设计领域的青年人才参与国内外高水平交流,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和发展机遇。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计划,发掘和提供吸纳青年人和女性参与的创意设计就业岗位,孵化更多创意设计的小微企业。(记者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