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生态环保成果,营造全县上下狠抓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决落实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将目标责任考核的落脚点体现在“结果运用”上,作为评先评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助推生态环保工作,把“愿景图”变为“实景图”,绘就天峻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郭扎西)
“三支队伍”持续加大“两个覆盖”力度
为深化全州“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天峻县委“两新”工委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两新”组织党员队伍与党务人员队伍,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人才支撑。选优配强“领头羊”,提升覆盖意识。按规定程序将“两新”组织出资人或社会组织发起人选配为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全县“两地一馆”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将“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纳入培训班次,提升党性教育与能力素质,切实提升党组织书记“两个覆盖”意识,真正建立一支作风正、威信高、素质好、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截至目前,己举办培训班3期,6名“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参训。打造专业“指导员”,强化覆盖力度。通过“1对1”或“1对N”方式,从委员单位、固定列席单位向67家“两新”组织选派23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将推进“两个覆盖”工作作为当前主要任务,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全面有效覆盖。发展实干“操盘手”,夯实覆盖基础。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为党员”,发展对象重点向管理骨干、生产一线和青年职工等倾斜,今年以来,共培养发展党员2人,进一步推动“两个覆盖”取得新进展。
(马永宏)
激励干部“能为善为敢为”
天峻县坚持把鲜明用人导向和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作为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抓手,不断激发干部履职尽责内生动力。坚持能上与能下相结合,让有为者有位。坚持“凭政绩用干部”工作思路,优先提拔使用在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分批次对符合要求的63名干部按照政策规定和相关程序晋升职级,切实提拔使用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采取免职、改任非领导、退休等方式调整干部61人,以“能上庸下”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干部奋发有为。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让优秀者优先。坚持奖优罚劣鲜明导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督促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表彰优秀公务员82人,对病事假累计超过规定天数的2名干部在年度考核中给予不确定等次,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让吃苦者吃香。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充分发挥干部监督提醒预防作用,对4名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给予提醒谈话,对1名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切实做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充分发挥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和落实关心关爱干部相关措施,加强对问责干部的跟踪管理,重新起用2名能够正确认识组织安排、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以组织关怀不断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李倩)
党建引领风帆劲 乡村振兴谋新篇
近年来,天峻县紧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群众增收、牧民致富,着力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支部引领党群齐心,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聚焦“八大行动”和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县等各项重点任务,通过亮身份、践承诺、比进度的方式,让党员干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引领、作表率,积极主动抓质量、抢工期、赶进度,形成支部带头干、党员主动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结构多元化。围绕“赤橙黑白绿”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建立藏羊、牦牛养殖基地,打造绿色有机活畜供给源,提高活畜交易量,加快发展牛羊肉精深加工、食用菌、有机肥、乳制品和乡村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落实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2561万元,实施项目52个。加快培育乡土人才,提升村容村貌颜值。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新创业工匠式人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32个,开辟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设岗定责、划分责任区、组建先锋队等形式,990余名党员亮身份、领责任、争先锋、作表率,先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40余场次,推动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
(木春晓)
绘好人才“发展图” 奏响振兴“好声音”
天峻县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长远、抓后劲的战略意识,以更大决心、更足干劲、更强力度绘好人才“发展图”,奏响振兴“最强音”,实现引才效果和用才质量“双提升”。吹响引才“集结号”,激活人才汇聚“好引擎”。采取“平台”引才、创新“育才”、招录“选才”等方式,成功签约“智汇三江源 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7个,积极申报“昆仑英才·高原基层名医”培养人选1名、“京青专家服务活动”需求31项、“四名”人才工作室4家,公开招录各类人才73名,建立人才“蓄水池”,有效改善各类人才紧缺现状。谱写用才“合奏曲”,打造人才干事“好动能”。用好用活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将各类人才按照不同类别进行统计并汇总造册,切实做到底数清、实情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一对一、一对多”、“主动上门谈、电话微信访”等方式,组织10名领导干部对132名专家人才进行谈心谈话,实现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总目标。弹奏育才“最强音”,练就人才奋进“好姿态”。建立“2+X”教学模式,组织人才主动“充电蓄能”,选派116名人才参加省州调训,开展专业能力提升、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9期765人次。充分利用“京青服务”“专家人才州县行”等渠道,开展“名师带徒”活动,“面对面”取经、“点对点”学习、“实打实”运用,全面提升人才“七种能力”“八项本领”。
(彭毛多杰)
党建“金钥匙”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近年来,天峻县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创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天峻模板,用“金钥匙”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建强“红色堡垒”,锻造治理核心。依托一网(党建网)、一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一户(党员中心户),不断完善阵地综合功能,搭建“党建、治理、矛调、代办、服务”五个平台,夯实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同时,紧扣服务民生、矛盾化解、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民主监督等职能,设置“功能型”党小组助力乡村治理,将“大支部”化为“小分队”,明确职能、细分任务,实现活动目标化、管理具体化。建立“红色网格”,打造治理框架。织牢织密“红网格”,设立网格长74人、网格员480人,构建起“乡镇—村—网格—党员中心户”基层治理框架,强化基层治理“红网格”覆盖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近半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39起,调解126起,调解率93%,保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强化“红色管理”,提升治理能力。试行村党支部书记“星级”专职化管理,侧重经济发展、支部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实际,推荐4名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机关公务员。梳理村级重大事项、日常性事务及乡村振兴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86项“小微权力”,定期开展“阳光问权”,变“上墙”为“上心”,明确村干部职责定位、工作任务、红线底线。 (祁小楠)
“小杠杆”撬动干部履职担当“大动能”
天峻县认真落实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充分发挥职级晋升的杠杆作用,有效激励干部履职担当。严把“三关”,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严把政策关、职数关、程序关,制发《天峻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晋升职级工作的规定》,加强对全县各单位职级职数管理,明确核定职数、实配职数和超缺配等信息,为职级晋升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严格履行动议分析、交心谈话、民主测评、举证评估等程序,确保晋升职级过程“零差错”。树立导向,注入担当实干“强心剂”。对拟晋升干部印证核实党组织推荐情况、平时考核结果和工作实绩,引入晋升职级名额竞争机制,以公开晾晒实绩方式产生正式推荐人选。进一步明确优先晋升“先”的条件,对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考虑晋升。全县共完成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晋升193人次,执法勤务类和警务技术类职级晋升173人次,职级晋升成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助推器”。沿才授职,竖起职级晋升“红绿灯”。划出晋升“红线”,将“缺乏工作责任心、不担当不作为、长期病事假影响晋升”等情况明确列为不得推荐晋升职级的情形。严把推荐、考察等关键环节,对存在违纪违法情况的一律取消或暂缓晋升资格。累计对2名受党纪政纪处分影响期内、3名有问题线索的干部暂缓晋升职级。
(扎西卓玛)
“三鼓作气”助力公务员年度考核
天峻县坚持公务员年度考核鼓舞“士气”、连接“地气”、弘扬“正气”,切实把年度考核工作抓实落细,深入分析了解领导班子整体运行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新活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鼓舞“士气”,让考核落实到位。公务员年度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从德、能、勤、绩、廉等各个方面,全面了解掌握公务员的现实表现情况,让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成本职岗位工作情况等具体指标成为年终考核的“考官”。2021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及评定优秀等次名额向乡镇及艰苦岗位的公务员倾斜,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在此次年度考核优秀的64名同志中,乡镇及艰苦岗位占比35%。连接“地气”,让考核体现权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及时向纪委征求年度考核优秀人员在党风廉政方面的意见,公开年度考核结果,主动接受党员、干部及群众监督,扩宽举报渠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多种方式,确保考核结果经得起检验。弘扬“正气”,让考核突出特色。将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与领导班子目标考核挂钩,对目标考核优秀的单位提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至20%,对目标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适当降低优秀等次比例,切实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考核“正能量”。
(靳小玲)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