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平台。"共同发展往往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罗会勇高兴地说,不久前,他通过申请自己所在的中枢神经系统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得到了重庆队的大量关注和参与。“希望未来能更积极地开展科研平台合作,如果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可以实现更多的实验构想,为成渝地区双星经济圈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人才图
是关键。医疗是重要的民生资源,在这方面,泸州对川渝两地的辐射力都很强。“这种辐射力,既指服务好两地的群众,也指发挥好两地行业人才的作用。”罗怀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希望能够在体制机制、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撑,进一步激发出人才的创新活力。”重庆>>>
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
携手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厅内,来自西部(重庆)科学城的一张营业执照亮相其中。
这是2020年6月10日,重庆高新区发出的川渝两地首张“异地互办互发”营业执照。
左永祥介绍,自2020年起,成渝两地高新区通力合作,通过落实共建机制、共绘蓝图、共谋政策、共建项目、共推平台等系列举措,形成了高度战略共识和良好合作机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如在建立完善合作机制方面,双方已签署《“双区联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印发《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方案》,提出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建成渝科创走廊等“六个一”重点任务。又如,在共同促进产业协同方面,联合打造电子信息世界级产业集群,落地总规模约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撬动了社会资本支持两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照图施工、打表推进,持续在共建、共促、共享、共通上下功夫,定期开展工作会商和互动交流,持续推动干部互访、人才互认、人员互派;聚焦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协同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协同实施科技人才招引培养,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推动人才、仪器、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跨区域融合融通、共享共用。”左永祥说。
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科
高效协同推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令我倍感振奋与鼓舞。”戴科说,加快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支撑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戴科表示,形成发展合力是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关键支撑。接下来,重庆机场集团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市内航空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群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发展格局,高质量实现“客行千里,货致广大”。
一方面,凝心聚力补齐重庆民航发展短板,加快建设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加快重庆新机场规划建设,加大空港物流发展力度,开辟更多的国际国内航线,提升临空产业品质。
另一方面,齐心协力推动成渝民航高质量发展。共同推进两地机场集团交叉持股,共同完善航线网络布局,积极促进干支联动网络发展,开通成渝支线机场串飞、环飞航线,形成以枢纽机场为核心、次枢纽机场为关键,带动支线机场协调发展的“干支通、全网联”新局面。
同时,共同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完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和运力结构,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构建多式联运通道,争取在成渝核心枢纽机场加强高铁网络规划引接,打造轨道上的机场群。共同增强航空应急保障能力,稳定应急物资国际物流供应链,为努力构建“市内航空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贡献重庆力量。
成效>>>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群众看病报账不再“两头跑”
近日,成都市某单位退休职工何绍银来重庆探望儿子,因疫情暂留重庆。由于身患高血压,携带的降压药又即将用完,他便电话咨询了医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告诉何绍银,只要是川渝参保人,如今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在内的5种门诊慢特病在两地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均可联网直接结算。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川渝两地普通门诊、住院、5种慢特病门诊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市已有2022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7503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15488家零售药店实现跨省联网购药。
截至今年9月底,川渝之间普通门诊、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共计直接结算78.31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25.66亿元。同时,居民医保参保、信息变更、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12项医保业务已实现“川渝通办”。
下一步,重庆将不断优化政策、简化经办,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着力推进更多事项实现“川渝通办”,为两地人员的交流往来提供更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广安岳池经开区
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建设提速
金秋十月,阳光和煦。四川省广安市岳池经开区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内,四川南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半年多,项目数栋厂房主体工程已经竣工。”10月17日,四川省广安市岳池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龙青松介绍,这家总部位于重庆南岸的医药企业,落户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后,被“安置”在园中园——重庆园。他告诉记者,“重庆园规划面积1000亩,已入驻青阳药业等4家渝籍药企。”
数据显示,广安50%以上工业企业为重庆配套。在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超过半数医药企业与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有着上下游配套关系。
与此同时,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按照“创新研发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广安”互动发展模式,也与成都共建“双飞地”产业园,入驻企业11户,引入成都药企投资超80亿元。
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现有医药企业76户,涵盖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药用辅料等9大门类,拥有药品品类350余个。龙青松表示,岳池县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机遇,力争到2025年全县生物医药产值达300亿元。
川渝高竹新区
科创基地、产业创新中心拔地而起
“新区主动做好重庆都市圈配套文章,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分工体系。”10月17日,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交界处的川渝高竹新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李佳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介绍,川渝高竹新区初步探索形成了经济活动五个一体化、社会事务三个属地化和18项重点改革事项的“5318”改革创新体系;创新“领导小组+管委会+国有公司”运行模式,构建起毗邻地区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在全国率先成立首家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平台;川渝科创基地、产业创新中心等拔地而起;跨省域供水、跨省域供电服务中心相继建成,逐步实现了水电气要素同城同价。
李佳表示,下一步,川渝高竹新区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巩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态势,加快建设跨区域协作的高水平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