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共淄博市委“山东这十年·淄博”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淄博老工业城市凤凰涅槃、精彩蝶变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淄博作为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如何深化城市平台赋能,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展示平台、承载平台。我们抓发展就是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幸福、更加美满,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淄博这座城市近几年来的变化,特别是气质的变化,大家应该是感同身受。这些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实施城市平台赋能,坚持“全域融合统筹、主城提质增容、打造公园城市、交通快速通达”城市发展战略,以更好的品质理念引领城市向更高层级发展,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创业生态要素供给链、高品质精致宜居生活圈、高层次活力时尚休闲带,简言之,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五好”城市,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感觉方方面面都好、方方面面都方便。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做了四项工作。
一是持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快主城“东优、西融、南拓、北联”步伐,全面提升主城首位度和辐射力,大刀阔斧理顺功能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张周一体、拥河发展”,有效解决了要素配置的碎片化、产业布局散乱等问题,打造形成了具有强带动作用的增长极。淄博作为一座组群式城市,布局舒朗是优点,各区域产业可以有不同的发展特色,但也有一些弊病,如果资源不统筹调度,极易造成同质化竞争和不必要的浪费。这就要求我们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引导高质量高端要素向主城区集聚,持续做大做强主城区,增强其带动性、引领性。当然,主城区的发展壮大也带来了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相对紧张,我们会持续加大投入,让市民普遍享受到优质的公共资源供给。
二是持续提升要素交流畅通性。发挥央居齐鲁、襟连海岱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两环五射线”城市快速路网和城市大外环工程,启动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预计到2025年通车,标志着淄博市将成为山东省第三个拥有市内轨道交通的城市,我们会通过短编组、公交化运行模式,进一步畅通主城区和南部地区的交通交流。同时,我们加快构建“两纵六横”高速公路网和“两环四纵六横”铁路网,稳步推进鲁中国际陆港和小清河复航等工程建设,“对外125出行圈”“市域15—30—60出行圈”“123快货物流圈”等也初具规模。
三是持续提升城市功能系统性。以打造全域公园城市为目标,加速构建“一心、两环、三带、四片区”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主题公园、带状公园、城市公园,持续深化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展现出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城市表情。淄博市连续26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截至目前,全市绿地面积达到1.4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09%。群众对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建设的感受是直接的,近些年老百姓运动休闲娱乐的场地多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们还建设了一些时尚文化、活力运动、休闲娱乐动感地带和休闲空间,打造水晶街、淄博珍珠等一批融合文化、时尚、创意等元素的特色商业街区和网红打卡地,我们举办啤酒节、音乐节等时尚节会,可以说这座城市时尚指数和年轻活力持续提升。我们大力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实施“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在提前完成“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基础上接力启动了“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在出台“人才金政37条”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了含金量极高的升级版——“人才金政50条”,创新制定“青年创业25条”“品质活力47条”等等。这些政策在全国也非常有影响力,特别是在年轻人的圈子里,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我们在建设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五好”城市过程中,都会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比如我们的夜间经济发展、“淄博烧烤”品牌打造等,都让淄博这座城市名声在外。
四是持续提升城市发展开放性。实施经济体系、企业梯队、资源配置、城市形态、营商环境“五个国际化”提升行动,打造综合保税区、鲁中国际陆港“双轮驱动、多点联动”的高能级开放平台矩阵,推动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淄博位居鲁中,西边是省会城市圈,东边是胶东城市圈,淄博的城市发展要有序、有效地融入这两个城市圈、朋友圈,入圈入群才有发展、才能更好地调配获取资源,这是将来区域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将着力融入“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向西积极嵌入省会经济圈,统筹推进济淄一体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六个同城化”,向东主动衔接胶东经济圈,一体推进产业配套、科创转化、金融共享、物流周转、对外交流“五个协同发展”,力求淄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能级和地位得到新提升、新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