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静脉治疗基地申报】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相关路径探索[干散货]

时间:2023-03-22 14:46:0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运营管理等维度对静脉产业园发展模式进行梳理研究。

建设内容维度。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生活、生产和消费环节汇总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固废、电子固废等。当前在国内生活垃圾及其他多种固废大量产生的大中型城市中,如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主要采用的是垃圾焚烧方式,将危险固废、资源再生整合到一个园区中;资源再生发展较成熟的城市,如浙江、广东等省在生活垃圾焚烧、危废处理设施上则不再进行统一建设布局。

布局形式维度。静脉产业园在布局形式上包括两种:一种是传统型,以实现一些主要功能为主,如处理生活垃圾或工业固废,适合中小城市;另一种是综合型,集固废综合处置、资源循环利用、环卫科技研发推广、环保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适合大型城市。

运营管理维度。静脉产业园通常包括园区整体层面的建设运营、园区各功能区或不同类型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运营,按照政府参与度的大小可分为政府统筹模式、PPP模式、整体合作模式。其中随着综合型静脉产业园的快速发展,整体合作模式日益成为大多数园区采取的模式,而政府则集中于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

当前,在各维度要素有效组合的作用下,具备中国特色的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发展。建设内容上,在确保安全处理处置的前提之下,选择空间和组合形式将更加多样;功能布局上,将通过构建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链,以便污染得到集中控制;运营管理上,在政府之外,国企、私企甚至外企都能广泛参与到园区的建设、运营及管理中来。

四、静脉产业园问题及路径探索

静脉产业园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业园如何合理选址,合规运营如何监管,税收政策如何扶持发展,如何动员、整合科研力量投入相关技术研发等等,只有当这些问题真正落到实处,静脉产业园才能填补现有城市管理循环缺陷,才能真正助力“无废城市”的实现。当前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形成较鲜明的静脉产业生态格局,可为我国探索中国特色静脉产业园区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来自国际社会先行者的经验——日本。

日本作为静脉产业概念的开创者和先行者,静脉产业发展从萌芽到成熟已经历20年时间,其中其在法律体系、经济政策、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为其静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法律体系:日本对于各种产品从生产到废弃的各阶段均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并根据产品不同类别设定详细细则,同时法律对政府、企业、公众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规定,做到了责权明晰。

经济政策:为循环再生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如对废旧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普遍退税外,还按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玻璃碎片杂物去除、空瓶洗净等设备实行3年退回固定资产税。

技术扶持:日本政府鼓励在静脉产业园内开辟专门实验研究区域,开展产、学、政府共同研究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等,为企业开展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来自国际社会先行者的经验——德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静脉产业的国家之一,其中,在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方面,其堪称典范。在废弃物管理体系设计上,整个管理流程涉及政府机关、家庭消费者、分销者、生产者、处理者等各方,根据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设立结算结构负责协调与监控电子废弃物的流向;责任监控方面,按照“生产者负责、政府分担”原则,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与处置各环节责任主体及内容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通过借鉴国际静脉产业园先行者们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在探索中国特色静脉产业园的发展道路上有以下路径可走:

针对静脉产业园选址难:可与城市规划融合发展。为避免“邻避效应”,应由政府主导,将静脉产业园选址和用地纳入地方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与卫生专项规划及区域性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行规划先行策略,以解决产业园的土地、规划和环评等难题,实现静脉产业园区的统一布局。

针对静脉产业园监管难:可建立多方监管体系并加强法律配套。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参与的高效监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实行在线监测与抽检结合、定期监测与不定期监测等方式加强对园区的监管;建立排放者负责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及各种循环利用政策,形成国家和地方联合推动的法律法规配套体系。

针对静脉产业园融资难:可开拓多渠道融资体系。因静脉产业园的建设涉及产业多、专业化强、投资额度大,因此政府需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包括建立关键项目财政补贴制度、出台融资担保和贴息等金融措施,还应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向静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针对静脉产业园技术支持难:可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技术研发体系。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可通过组织协调大学、研究所等机构,加大静脉产业方面的研发力度,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循环体系,开展从产品设计到废弃各阶段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结语

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而静脉产业园的资源化、集约化发展有效解决了这一现实困境,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但笔者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静脉产业园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制度在全国的有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全面开展、静脉产业园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静脉产业园的发展将会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