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5 1:5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孙怡陈伟民
2002统香大使机
3月28日,桐乡市女企业家协会成立。
6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桐乡杭白菊列入元山地区产品保护目录,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元山地区保护产品。
7月4日,桐乡市第一个村党委——个鹤山镇东班头村党委成立。
7月16日,东乡市第一家外国独资企业工会3354东乡弘泰制衣有限公司工会成立。
7月31日桐乡青年联合会成立。
8月30日,桐乡市举行了慈善总会成立及首次代表大会。
9月24日,崇福毛皮市场开张。市长/市场建筑面积为11788平方米,商铺为363间。
10月18日,东乡烟草公司和市教委共同出资建设的全日制学校——母猪实验小学举行了落成仪式。
10月28日,“12345”市长/市场公用电话开通。
11月14日,2002年江陵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在东乡举行,马晓春9段、尤文9段、罗贤强9段等围棋选手出战。
11月,东乡市举行了第一次房地产交易会,参加了13家企业。
12月24日,傅园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职业协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称号,成为全国首批19个纺织特色城市之一。
12345市长/市场电话接线员正在接听市民的电话。(2005年市长/市场电话接收中心提供照片)
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始终是改革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
从群众反映问题投诉到群众思考,群众急于求成,设置了12345市长/市场电话,为企业和群众建设了处理实际事情、处理好事情、解决困难事情的“莲心桥”。从“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准,部门来回走去”到“最多一次”.倾听群众的心情,解决民生难题,提高东乡政务服务的效率,生动地感受到轨迹。
40年来,政府服务在桐乡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基础、力量、情感和“以人为本”的概念,使城市人文精神的版图上迈上全新的台阶。发展有温度,幸福就有质感。
12345市长/市场电话
以“小民生”获得“大民心”
“你好,这里是东乡市12345市长/市场电话接收中心。”从2002年10月28日开始,市民有事的话打12345电话,电话那边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55岁的沈培英现任市长/市场电话接收中心主任助理兼监督官,16年来见证了市长/市场电话发展的一小部分。2002年10月28日,东乡市12345市长/市场电话顺利开通。2003年,东乡的市长/市场电话与嘉兴市长/市场电话联网。2006年开通了市长/市场邮箱。2010年,第10万部市长/市场电话诞生了。2013年开通了手机短信接收功能。2014年,“市长/市场邮箱”微平台试运行。
市长/市场电话是党政部门和百姓之间的“莲心桥”,起着“民城、民宇、华民院、集民地”的作用。每天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电话只是市长/市场电话受理中心的第一个程序,更重要的是联系有关的承包部门,妥善处理这些市民的诉求。
2006年3月,李亚坤从山东省一所高校大学毕业后,在这里踏上教师职务,本来应该春风得意,但她有自己的烦恼。原来,李亚坤的未婚夫由于引进东乡人才等相关政策,在东乡的一家市级医院“落户”。两个人在别的地方分居终究不是办法。
李亚坤无意中在网上寻找有关动向的信息。桐乡市政府网站上的市长/市场邮箱映入她的眼帘。李亚坤希望能解决两人在外地工作的问题,希望能给市长/市场邮箱写信。
通过网络,信顺利地发送到千里之外的动向。市长/市场电话接收中心向医院、人事局、教育局等了解情况后,沈培英立即给李亚坤打了电话。
“我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写了这封信,没想到会有这么快的反应。”到目前为止,李亚坤回忆这件事仍然很兴奋。
同年6月,李亚坤踏上了东乡这一热土。在沈培英的帮助下,李亚坤顺利进入了东乡的一所中学。沈培英说,他们的实际情况符合东乡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只是他们不熟悉趋势的政策。"帮助一家人团聚也是我们的责任."
现在李亚坤一家三口的生活很幸福。“我们感受到了东乡带来的温情,已经成为了‘乐意’的东乡人。”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沈培英告诉记者,12345市长/市场电话大部分是小民生,但包含着亲民爱民精神和服务意识,不比大民生得到的社会意义差。
p>事关切身利益,有时,在市民的诉求中会出现不理解、发牢骚,工伤纠纷、医患问题、事故死伤等复杂事件,负责协调工作的沈培荣又得当好市民与部门之间的“调和剂”,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为进一步整合资源,2016年,桐乡将除110、120、119等紧急类热线以外,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96310(综合执法)、12348(法律援助)等18个部门的28条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统一整合至12345市长电话。从这一年起,12345市长电话也被命名为桐乡市政务服务热线。
如今,在桐乡,12345市长电话,搭起了群众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民情、表达民意的“绿色通道”,打造了反映群众呼声的“传声筒”,构建起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连心桥”。数据是最真实的佐证。据有关数据统计,桐乡市12345市长电话开通16年来,共受理市民诉求27.7万余件,交办约9.3万件;按时办结率98%以上、反馈率98%以上、满意率95%以上,问题解决率80%左右。
在桐乡,让民生诉求落地有声。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2017年4月启用的桐乡市公共服务中心。
“以前办一个证,需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材料不完备还要来回跑……”市民陈一凡告诉记者,只能摸着门路到处问、到处盖章。
这样的困境从2001年得到了缓解。
2001年2月22日,桐乡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它的成立意味着桐乡政务服务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发展计划局、公安局、工商局、土管局等26个部门作为首批进驻部门,当年进驻审批事项共264项,审批服务中心全年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项目66334件,办结66201件,办结率99.80%,群众满意率99.16%。
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立后,虽然实现了职能部门集中办公,但“物理集中”状态仍然存在,部分窗口成了资料和证照的“收发室”,具体办理流程仍需交回相关职能部门完成,政务服务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2012年前,审批中心主要承担着协调管理的作用,2012年后,随着审改职能的转移,行政审批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徐益明说,2012年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扮演着改革主力军,也是推动审批制度改革的推动者、实践者。
走进桐乡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崇福分中心,整洁宽敞的办事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该中心享有和市审批中心一样的审批权限,集中23个职能部门、297项审批事项,辐射崇福和桐乡西片石门、洲泉、大麻、河山等。到2013年底,桐乡已实现三级便民服务网络211个村(社区)全覆盖。徐益明说,以延伸服务为重点,完善便民服务体系,随着服务“网络”的全面铺开,进一步打通政务服务“放管服”的“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如一夜春风来,浇灌下开出朵朵梨花,“互联网+政务”便是枝头绽放的其中一朵。2013年底,桐乡全面启动“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企业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最能直观感受到桐乡“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变化的,莫过于桐乡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根据改革要求,这几年,桐乡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办理事项提速、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优化以及服务措施完善为着力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给市场让位,为企业松绑,让群众舒心。“以前办理企业营业执照,起码得跑上六七个部门,折腾近半个月,现在开启了常态化办理,一个工作日就全部搞定。”徐益明曾在业务科岗位上工作数年,对于审批制度改革的变化感触颇深。
徐益明说得常态化办理是桐乡自2017年启动“最多跑一次”工作有效落实的缩影。2017年2月21日,经过第一轮梳理,桐乡市确定首批223项“最多跑一次”事项,主要涉及市场监管、公安、建设、国土等23个部门,其中包括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企业及分支机构登记、居民身份证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抵押权注销登记等权力事项,实现营业执照网上标识、会计从业资格申领等“零上门”事项10项。
从这一刻起,“最多跑一次”便在桐乡大地引发出了“乘数效应”,大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7年4月26日,市公共服务中心启用,在原有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所有部门进驻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社保、婚姻登记、公积金、公证及水、电、气、油等便民服务事项,共设立办事窗口296个,将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成多家事。成为嘉兴地区进驻部门及事项最多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最多跑一次”,是集结号,是发令枪,是冲锋令。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到“无差别”受理,再到“一门、一号、一窗、一事”,桐乡政府部门在加快转变服务型政府的路上一直在努力。
现如今,政府机关转变“官念”,折射了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之变,是开放型政府的真实展现,全心构建了公共权利公开透明的“窗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无形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让百姓看到了政府的为民务实的情怀,他们用实际行动印证出了大写的党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桐乡,让“最多跑一次”跑出民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