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申报馆上海】画画的时代焕然一新

时间:2023-03-12 04:17:1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作家:魏尚奇

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纪念祝雨职诞辰100周年——中国漫画作品邀请展”在宁波镇海宁宝邦博物馆举行。上海美术馆和宁波美术馆收藏的豪职《我自民间来》 《画说宁波》 《生活记趣》等72幅原作和沈耀毅等75位画家创作的81套画册接近500幅。这些精彩的作品唤起了观众们小时候读图画书的记忆。

黄河(图)韩经纬,陈水平

铁路游击队(图)郑文曾,韩和平

朝阳区(图)暴雨职

大闹天宫(图)刘桂变

豪直(1922-2016)是上海、浙江宁波人和新中国绘画艺术创作领域的大师,《山乡巨变》 :《朝阳沟》10-30000 《白光》 《小二黑结婚》 :00其中,他根据周立波1958年至1960年发表的小说《山乡巨变》创作的长篇漫画,从1961年至1965年陆续出版,以丰富、准确、自然的形象再现小说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备受关注。

连续绘画讲述文学故事的绘画形式制,曾在以绘画为主、图文、毛泽东、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舞台上大放异彩,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美术家和美术创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画册创作首先要有根据文学故事改编的分镜式剧本文字,画家要根据文字创作连续的图画,用绘画语言演绎文学作品。

现代化报

1927年6月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被认为是现代漫画概念的诞生。在此之前,绘画的形式已经存在,可以追溯到相当古老的历史。例如,在公元4世纪,东晋画家顾恺之以曹植文学名篇《洛神赋》本创作的《洛神赋图》本书为基础,用长卷描写了曹植与洛神相遇、相爱和分手的场景。曹植和洛神在张卷中多次重复,但通过山水、草木、延面的空间等,形成了巧妙的分割和联系,贯穿于绘画的形式制和张卷中。

直到19世纪初,德国人发明了石仁术。1884年,上海《申报》馆下属的占石斋书局通过最近升级的摄影石仁术创办了著名的瞬间杂志《点石斋画报》。这种便捷的照相采集版、机械印刷技术使形象大量出现,情节插图逐渐成为古代文学小说的主体,很快发展成为以绘画为主、以文字为主的画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册,只是暂时没有画册的名字而已。

随着上海等现代城市的建设,图书、报纸等出版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上半叶,以上海为中心的图画书创作和出版发展起来,内容不仅包括《西游记》 《三国志》等经典名著,还出版了很多戏曲名剧、武侠小说、市民小说等,与当时流行的戏曲剧、电影等有关。其中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是1932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李义士根据当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创作的《长恨歌画意》。另外,从1947年到1948年,张乐平在《大公报》连载的《三毛流浪记》等也广为人知,受到好评。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建立的抗日基地及后来的解放区也出现了木刻版画制作的漫画,宣传土地政策、抗日政策、新婚姻法、战斗生活等。最具代表性的是1942年莫朴、卢蒙、我军合作的《铁佛寺》,用111幅黑白木刻画出华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反汉奸恶棍的故事。还有很多创作,画幅不多,但可以列入画的范畴,也可以成为代表。

者有胡一川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3幅、邹雅的《突然袭击》3幅、娄霜的《军民鱼水情》8幅、辛丹的《碉堡跳舞》4幅、李少言的《地雷阵》5幅、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16幅,还有罗工柳、杨筠的《李有才板话》17幅等。除此之外,在延安还有用“洋片”的形式创作的连环画,在广场上一张一张播放给军民看,也广受欢迎。

黄金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创作迎来了鼎盛时期,贺友直等一大批专业的连环画家出现,创作了一系列精品力作。1951年,《连环画报》创刊,专门刊载和推介连环画创作。这一时期的群众休闲阅读活动中,连环画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很多专业能力强的画家参与到连环画的创作中来,像传统中国画家王叔晖、刘继卣,还有学习油画的陈衍宁、汤小铭等,都绘制了许多艺术价值很高的连环画作品。

这一时期的连环画脚本改编、创作、出版体系完善,绘画语言有线描、水墨、素描、漫画等多种风格手法,题材丰富多样,有文学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戏曲、革命历史、新中国文学等,代表性的创作包括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东郭先生》《武松打虎》《大闹天宫》等;发行量大的代表是1954年至1962年陆续发行的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铁道游击队》;画面数量最多的是195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有60册7000多幅画面。此时,连环画主要发挥着寓教于乐的功能,像贺友直的《乡村巨变》、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等作品,都直接反映了新中国人民的新生活和新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改革开放新时期,万象更新,连环画创作也与时俱进,出现了许多关于土地、民族题材的作品以及表现个体抒情色彩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浓烈的时代印迹。比如尤劲东的《人到中年》,徐勇民、李全武的《月牙儿》,韩书力的《绑锦梅朵》,许勇、顾莲塘、赵奇的《嘎达梅林》,聂鸥、孙为民的《人生》,何多苓的《雪雁》,韩敬伟、陈苏平的《黄河》等。

尤其是1988年至1993年,沈尧伊创作的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画面多达926幅。为了完成这件巨制,沈尧伊查阅了长征时期的大量文献,但仅发现15张照片。于是他大量收集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历史照片,根据1931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现存的少量照片,以及1936年斯诺在陕北拍摄的照片,推敲和重塑长征时期的历史人物形貌。除了调阅文献,他多次沿着长征路写生,画沿途的风景、植被、地貌和风土人情,最终完成了这件规模宏大的连环画。这些画面,甚至成为今天拍摄关于长征题材影视剧和美术创作的重要图像参照。在此基础上,沈尧伊继续延伸,在2012至2014年创作了《长征·1936》600余幅,2015至2018年创作了《征路星火》600余幅,可谓将长征时期的历史全景式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弥补了革命历史文献的遗憾。

谱就新篇

作为一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连环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今天开展全民阅读的氛围下,将20世纪的连环画经典进行梳理和推广,补充创作反映新时代主题的作品,与少儿教育进行更深度的融合,推动开展优秀连环画书进校园活动,都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2021年,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非凡百年奋斗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种经典连环画》《永恒的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连环画集》《最美奋斗者》;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推出的“看电影连环画学党史”100部红色经典连环画丛书计划,向西部100个地市、每个地市各100所小学捐赠100万册连环画,都是积极活化连环画新时代价值的尝试。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也为连环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源泉,诸如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科技创新等主题,以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等,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创作素材。近年的连环画也涌现出诸多新作,例如脱贫攻坚题材就有《“甜蜜”的十八洞村》《悬崖上凿开幸福路》《托起大山的希望》《扎根山乡教书育人的张桂梅》等作品问世。

今天,连环画或许不再是单单以传统的书的形式存在,而是也可以展现在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上供读者阅读。好的连环画,一定是在文学创作、绘画语言形式上结合得更为紧密,思想上更为深刻的作品。

最壮丽的连环画卷,莫过于新时代以来,美术家们用一系列主题性美术创作,表现伟大民族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到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再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都在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构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完整叙事。这些美术创作以画册的形式呈现,汇聚成伟大而壮丽的中国故事连环画卷。

连环画在新时代的伟大创造中发掘主题、捕捉灵感,得到拓展和延伸,必将继续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更加生动地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展示中国人民的风貌风采,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