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课程设计中明确和升华教育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但不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要通过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首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正确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学习,获得新的知识。第二,工作能力,即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能力,以及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最后,具备创新能力,即学生在学习中提出不同见解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工作中提出不同见解的思维和完成任务的方案和途径。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育要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以新的思维方式开设公共基础课程,以人的教育为主线,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知识、意识培养放在同等或更重要的位置,通过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平台。
(二)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和改进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创新创业过程和思政教育融合度和接受性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要结合各专业,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投资,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善用新媒体,发掘学生关心的问题,应对时代热点问题。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创业过程与授课专业密切一致,采用了“专业教学渗透思政要点”、“讨论教学思政要点”、“利用项目教学思政要点”、“合作教学深化思政要点”等多种灵活方法,完成了潜在化中全过程教育的教学目标。提倡将课题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引入创新创业课堂,合理控制理论课的篇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互动和能力训练,使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得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特别是提高理论的运用能力。
(c)在评价和评价方面建立科学全面的指标体系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新时期要“加强课程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创新德智体美老程序性评价方法”。对各学科各学科的审查评价都是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因此,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学生的课程评价评价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程评价指标较为单一,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课题、工作实习等。在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专业评价评价需要建立有效、全面的评价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反映知识和表达水平的概念,还要反映学生、班级、学校的教育、文化和社会标准。因此,专业课程评价可以包含多维指标,如将智慧课堂生成的程序性学习数据、社会实践成果、实习成果等内容纳入评价系统。
需要强调的是,在广泛应用互联网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并谨慎对待在线教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学习的碎片化问题。例如,互联网可以进一步降低学习门槛,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扩大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但是,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集中程度下降,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减少。因此,在网络教育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系统性和完整性设计,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网络教育的学习效果。
资料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