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日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大学都鼓起干劲,争先恐后地朝着更高的目标继续前进。
最近,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为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保持福州大学整体经营实力稳定,支持全国大学前50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进入全国大学80强,支持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进入全国。
就特色大学而言,福建省也很擅长炮兵部署。包括福建师范大学进入全国师范大学前十名,福建农林大学进入全国农林大学前五名,福建医科大学进入医学院前十名,福建中医药大学进入中医药大学前八名。
除福建的高校外,还有很多高校以勇气、魄力、气力、实力面对未来的挑战,瞄准全国前100名、前50名、前30名的一流目标。
白三争!多个高中,设定目标
今年以来,各大学进一步加快了自身建设的步伐,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计划中确定了未来奋斗目标,成功入选“双一流”高校,在持续进步中冲击了更高的目标,未能进入“双一流”队伍的高校展示了确定目标的雄心,为实现学校发展质量突破而努力。
9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在编写《关于安徽省统筹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到2028年,安徽大学将推进进入全国前50强。到2026年,安徽师范大学成为全国一流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大学中名列前五。
同样在今年9月,暨南大学在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五年“急流”的阶段目标。从现在到2027年,学校的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努力突破A级学科或国家一流学科,主要学校指标稳定在省所属高校的前列,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国内高校100强。
南京工业大学在7月公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事业发展计划中表示,包括初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在内的学校总体目标、国内外综合实力排名在中国内地高校第50 ~ 60位,努力跻身“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南京理工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图源:南京理工大学负责人微
3月25日,《昆明理工大学“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发布,在提出新的“双一流”动态调整时,至少有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1月21日河南省政府公布了《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双一流”高校内涵建设晋级工程的目标是到2025年郑州大学整体实力接近全国高校前30名左右,或者学术产出达到全球排名前350名左右。同月,四川大学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事业发展计划中,将学校核心竞争力指标定为全国前10名,将若干办学指标定为全球前100名左右的核心目标任务。广州大学也在广东省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计划中明确,到2025年,综合学历将进入国内高校前85名、国际前300名。
此外,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莞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又厚又薄的头发!突出包围圈,有实力
要想在全国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真正能力”,这些大学作为本省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无疑具有强大的力量和无限的潜力。近年来,这些高校在大型平台、大型项目、大成果上实现了多次突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有助于突破其突出的包围圈。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科技创新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受到高度重视。多年来,高校面向科技前沿大胆开拓,潜心研究,建设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产出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而这些,无疑成为了高校冲击新目标的“底气”。力争要稳定在全国大学前50强的福州大学,在本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130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获资助总经费超过8500万元,经费数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获批项目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昆明理工大学在今年自科基金项目立项中也交上了满意的答卷,首批获资助184项,比去年同期增加41项,资助直接经费6723万元,获资助项目数创学校历史新高,项目立项总数、资助经费额度位居云南省首位。
同样力争进入全国前50强的安徽大学,则在大平台建设上奋勇争先。学校牵头申建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项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有望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大科学装置的地方高校,且在现有的平台基础上,安徽大学正在筹建“智能感知材料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瞄准材料与信息交叉学科前沿,未来,安徽大学科研平台实力还将再上一层楼。
“强光磁试验装置”项目启动暨建设方案评审会
图源:安徽大学官网
作为河南高校的当家选手,郑州大学已驶入发展快车道,以郑大为依托单位的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运行,实现了学校“国重”零的突破;主体建设的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并纳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序列管理,创造了“郑大超算速度”;获批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资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一份份亮眼的成绩足以证明郑州大学潜力无限。
学科建设重特色
学科是大学的基石,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时期,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教育部等部门曾在2021年3月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双一流”建设将以学科为基础,依据办学传统与发展任务、学科特色与交叉融合趋势、行业产业支撑与区域服务,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这就要求学校保证优势学科的重点和特色,提高学科的内涵式发展。
而要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仅靠单个学科、单个平台难以支撑,要找到学科坚实发展的动力,为此,各大高校整合资源,建设起一批特色学科群。
位居临海城市厦门的集美大学,突出自身涉海学科特色,打造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构建了以应用学科为重点、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优势特色学科为牵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于去年4月做出重大院系调整改革,新组建6个涉海学院: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等,向着“建设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继续前行。
依据独特的侨校特色,华侨大学将重心放在推进统战侨务相关学科群建设上,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别和区域研究”交叉学科为引领,带动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特色发展,同时面向当地制造业发展需求,推动传统工科、信息和经管等学科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
图源:华侨大学官网
此外,农林特色鲜明的福建农林大学通过实施两轮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先后推进10个学院重组整合、9个专业调整归属,组建了海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4个新型学院,实施智慧农业等6个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项目,牵头组建省生物学(育种)、绿色经济2个学科联盟,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
汇聚人才助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高校来说,聚集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资深学术权威、高端科研领域学者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南京工业大学表现惊艳,作为2021年增选院士校友最多的地方院校,这里有“顶天立地”做研究的欧阳平凯院士,有“用创新回馈祖国和人民”的徐南平院士,也有南工大“土生土长”的本土院士应汉杰......越来越多的南工大教师和校友相继走入院士名人堂,彰显了南京工业大学的深厚底蕴与实力。
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除了依靠自主培养,引进也同样重要,通过引进一批能深入专业探幽微、把握大方向的高水平人才,可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打造科研高地,实现高校和人才互相成就的同时,不断跑出“双一流”建设加速度。
例如广州大学邀请国际著名的电化学家及燃料电池催化剂专家、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教授全职加盟;福建师范大学迎来首批文科资深荣誉教授陈征、朱鹤健,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李建平、孙绍振、王耀华,有了五位大先生担任把握学科方向的“领头雁”、促进学术繁荣的“领航员”,将助力学校在发展建设上锻长板、补短板。
图源:福建师范大学
未来可期!全省之力,来支持
对于立下奋进目标的高校而言,能够获得地方的重磅支持,无异于如虎添翼。
在办学经费上,多地明确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力度,为高校发展鼓足底气。例如山东省提出,“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在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基础上,加大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河南省在2021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透露,在“十四五”期间,将投入50亿元引导资金支持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黑龙江省也将新一轮省“双一流”建设资金由以往每年5亿元增加到10亿元,广东省在2023年拟安排31.75亿元支持36所高校“冲补强”。
在办学环境上,山东省探索深化“放管服”改革试点,赋予高校更大科研决定权、资源调度权,实行干部分类管理,推动高校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建立以信任和绩效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让高校发挥更多能动性。
在学科平台支持上,安徽省在《安徽省支持高校学科建设若干政策》中明确,2020—2024年,省级财政在现有高校发展专项经费中统筹3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支持省属高校高峰学科建设,“十四五”时期遴选5个左右省部级创新平台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重点培育,在培育周期内(一般不超过4年)每年给予每个平台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加强学科支撑平台建设与培育。相信在各省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在各方面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双一流”动态建设的大背景下,有进有出,不搞终身制,代表着每一所有潜力、有能力的大学,都可能进入更高水平的队列。高校设定的目标无论是全国前50强还是百强,都颇具挑战性,但他们以过往的成绩证明,他们有底气、实力和信心去攀登高峰。
未来哪所高校会率先实现目标,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