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010-6950日,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实施“六大行动”,务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战犯城市。
在实施提高功能质量措施的同时,星火区提出要致力于提高城市功能质量,建设环境共同改善,在生活共同富裕的共享城市中扎实先行。
大力改善城市风貌,切实推进旧小区改造、后巷整治、农产品市长/市场优化、城市功能优化、“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攻坚工程”、“交通通行攻坚工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工程”。
还有今天,牛仔——2022年春季成都市“最美街道”评选活动结果正式公布!
经过市民网络投票、市级部门、社会大众评选等一系列严格审查,全市10条街道被授予“最美街道”称号,星火区在江欢街道名单上榜上有名。
不要多说话,牛仔会带你去这个玩家里的~
“唤醒”青龙场的记忆
创造街区美学应用空间
位于青龙街小青路小区的青龙街小青路小区,从江路和江远距离交叉口开始,到沿途大约有560米长,16米宽。
2020年12月,新北天地贸易旅游开发区城市空间质量提高改造工程、街道、社区与专业设计师团队沟通居民需求,根据居民需求结合社区特色,将“萨米”作为“生态环境美、心灵行动美、空间场景美、社区生活美”
为什么把“江欢街”命名为“小清丽”?牛仔明白了“小青”的意思,“乔”意味着“先导日出”,“晨光”意味着希望的开始。“青青”是指“青出鱼蓝胜蓝”,“超越”是指愿景和期待。江欢街(小清丽)正是承载着老百姓的愿景和期待,延续了大众的幸福生活。
“江欢街(小清丽)是以流线型表现,通过特色街区传承记忆,连接生活的线性室外空间。”据青龙街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主任雷恒介绍,江焕加(小清丽)是居民居住地连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特色街道连接、连接地区剧院、步行街、烟花馆、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活动美学空间、社区服务空间,满足了居民的绿色品质、新颖性和艺术时尚
牛仔现场看到步行街两侧以清淡的灰色为主色调,展示卢青龙庄镇的生活和建筑风貌,同时融入色彩的时尚元素,融合现代和历史。
有着百年历史的“比喻”美食温鸭、人声鼎沸的旧茶馆、停泊在林荫下的老式自行车、藏在树林里的“熊猫滚”元素,都唤醒了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展现了古今光辉的意义。
m/large/tos-cn-i-qvj2lq49k0/1f7375142503404297d75a8dbaaf2b10?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7047830&x-signature=7KX97vpxho%2B7i5xkTKFuQxwUeEM%3D&index=5" width="640" height="600"/>“这些墙画太有年代感了,让我情不自禁回忆起以前的生活。”住在青龙街道青乐苑的黄国芬告诉华仔,她闲暇时总爱来这里散步闲逛。但在过去,这条背街小巷曾面临建筑墙体斑驳、雨棚破烂、车辆乱停放等现象,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幸福指数是居民的迫切愿望。“街道和社区党委、设计团队、社区单位和我们居民代表还组成了规划众创组,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把这里改造得巴巴适适的!”
沿步行街而下,走进昭青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白色墙面简约清新,大厅宽敞明亮,环境舒适整洁。中心内设置有党员之家、解忧小站、儿童之家、文创空间、智慧社区工作室、健康中心等十余个功能室,让居民办事更便捷、更智能、更舒心。
“以前党群服务中心就是一个社区办公室,大家有事才会来,现在没事也可以过来看书聊天。”社区居民谭康盛说道,过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给人的印象比较陈旧、拥挤,改造后布局更加合理,办完事情居民还可以彼此交流下感情,这里更像是社区的“第二家园”。
距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到一公里处,还融入了微绿地、小游园等社区公共休闲活动场所,形成“金角银边、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让辖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宜人的城市环境。
社区建筑外立面、街边店铺店招也进行了统一提升,街沿宽阔平整,绿化美观宜人。“在致强环街(昭青里),不仅可以散步、学习,而且还有各种文化活动,还开设了一月一主题集市,生活在这里真是太幸福了!”社区居民王慧激动地说道。
坚持“四美”治理
共治共建共享美丽新家园
“一个街区,仅仅靠前期打造得好是不够的,后期的维护和治理也同样重要。”据雷恒介绍,自2021年10月致强环街(昭青里)正式“上新”后,街道就以其主线“生态环境美、心灵行为美、空间场景美、社区生活美”,开展了“四美”治理。
在“生态环境美”治理中,街道以居民的行为活动与体验感受为切入点,采取党建引领、多方联动、拆治同步、长效服务的工作机制,通过街区节点打造,以街区老旧场所再利用为基础,持续呈现古风牌坊、步行街、烟火集市等多样美空间。
同时,街道坚持“五社联动”机制,联合社会资源、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者等提供精准服务,撬动居民积极性,促使居民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融入,提升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展现“心灵行为美”。
去年以来,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院落微更新活动、“最美阳台”“最美家庭”评选等各类活动,以及以不同形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社区活力不断增强。
“此外,街道持续更新服务空间和活动阵地,充分打造‘空间场景美’。比如在社区剧场,不仅可展示文艺演出,还可开展电影放映、文创手工、技能培训、宣传讲座等;在社区新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增设了积分超市、文创空间、智慧工作室等服务空间。”
雷恒介绍,在打造“社区生活美”中,街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通过聚集商业、人文、生态文明等元素,融合传统与现代、美观与便利,营造绿色宜居环境,不仅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让外来游客能在有限时间里感受到社区的特色文化和积极向上的风貌,为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成华力量。
历史与现代,市井与时尚,坚守与创新,一座城市的味道也尽在这一条条街巷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各位来“最美街道”打卡哟~